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水生生物海绵的纳米结构的硅质骨针及其相关酶,在微电子、光纤及生物医学等方面具有诱人的前景,硅生物技术研究的发展有望成为纳米生物技术的一个新亮点。简要综述了海绵骨针的结构、组成及其形态发生过程,骨针合成代谢相关酶——硅聚合酶、骨针分解代谢相关酶——硅分解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影响因子,海绵骨针硅材料及其相关酶的获得、体外催化活性及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2.
大弹涂鱼皮肤转录组测序及抗菌肽基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菌肽是鱼类用于抵御外界微生物入侵的天然防御多肽,也是开发新型药物的重要先导分子。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是一种特殊的可以营两栖生活的鱼类,其皮肤表面具有丰富的粘液,其中所含抗菌肽对其免疫防御和适应两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了解大弹涂鱼皮肤组织基因表达谱并从中筛选抗菌肽相关基因,采用新一代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大弹涂鱼皮肤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利用Trinity软件从头组装,从测得的78 608 366条双端测序读长(paired-end read)共计6 GB的序列数据中获得119 848条高质量的蛋白质编码基因(unigene)。经公共数据库序列检索和比对,发现7个unigene编码的多肽与已知的鱼类5大家族的抗菌肽高度同源,即β-防御素(β-defensin)、hepcidin、NK-lysin、piscidin和肝表达抗菌肽-2(liver-expressed antimicrobial peptide-2,LEAP-2)。最后,对上述抗菌肽相关unigene开展了组织表达差异分析、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大弹涂鱼适应两栖生活的免疫防御机制和利用新鉴定的抗菌肽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神经肽是一类由神经内分泌组织分泌的小分子多肽。近年来随着头足类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神经肽的研究也日趋深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质谱鉴定、免疫组化定位和分子克隆等技术方法发现神经肽对头足类的生殖调控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已发现的7类头足类神经肽的种类、分布、结构与功能进行了综述,同时,展示了目前头足类神经肽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头足类神经肽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刘阳  孙静亚  孔道春 《生命科学》2014,(11):1108-1119
DNA复制是细胞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之一,是生物体生存和繁殖的基础。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基本保守,分为复制起始和延伸两个阶段。复制叉是DNA复制的基本结构,它容易遭受多种内源或外源的DNA复制压力影响而停顿,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引起细胞凋亡、癌变或细胞死亡等严重后果。为了维持复制叉的稳定,细胞进化出了一系列机制,其中最重要机制之一便是S期细胞周期检验点。就影响DNA复制叉稳定的内外因素、S期细胞周期检验点与复制叉稳定性的关系以及复制叉稳定性与相关疾病的发生、治疗等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报道采自长白山地区克蚱属Clinotettix Bei-Bienko昆虫1新种,即长白山克蚱C. changbaishanensis sp.nov.,该种隶属于直翅目蚱总科,并与本属的其他种类进行比较.模式标本保存于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北地区蚱属一新种(直翅目,蚱总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采自东北地区蚱总科、蚱属昆虫1新种,即长春蚱Tetrix changchunensis sp.nov.;并与其近似种做了比较,模式标本保存于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海水养殖杂交鲟的行为习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海水养殖条件下杂交鲟的行为习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杂交鲟对干露的耐受力较强,干露1 h存活率100%,干露3 h存活率74.1%;食性可以驯化,能以全植物性蛋白源为饲料,耐饥饿能力强;摄食节律明显,在水泥池内养殖形成早晨、傍晚两个摄食高峰,深水网箱养殖在接近早晨、傍晚的平潮或停潮时间内形成两个摄食高峰,在这两个摄食高峰的摄食量超过日摄食总量的50%;水泥池养殖的杂交鲟具有昼伏夜出习性,深水网箱养殖的杂交鲟流急时在网箱底部活动、流缓时到水层中游动;杂交鲟抗流速、抗波浪能力较美国红鱼差、较大黄鱼强.杂交鲟能较快适应海水养殖环境,放入深水网箱养殖的杂交鲟规格宜在400 g左右.  相似文献   
8.
海绵放线菌Z0604的最优发酵条件选择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东海的一种海绵Hymeniacidon corticata分离出的1株放线菌Z0604,利用7种发酵培养基2种pH条件下培养后提取粗提物,检测其对人类病原菌及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拮抗作用以及对卤虫的毒性作用,结合TLC化学初筛及发酵过程生物量的变化,从中筛选出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pH 8.0下的M2 培养基发酵4~5 d.并对该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在各种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虾虎鱼类体态变异大、体型小、种类多, 形态鉴定及谱系分类较为困难。为深入开展虾虎鱼类的鉴定、分类及遗传进化等研究, 文章对已获得的26种虾虎鱼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虾虎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组成及排列模式与大多数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基本一致; 由于不同物种的控制区存在不同数量的重复序列而导致基因组序列长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26种虾虎鱼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及不同基因中A+T的含量均超过50%, 并存在碱基G偏倚现象。基于37个编码基因序列, 利用Kimura双参数法计算遗传距离, 发现矛尾刺虾虎鱼与斑尾刺虾虎鱼、斑纹舌虾虎鱼与钝吻舌虾虎鱼分别为同种异名。通过对26种虾虎鱼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序列的比较, 识别了终止结合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及保守序列区。利用26种虾虎鱼线粒体基因组的36个编码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发现部分聚类结果不同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方式, 虾虎鱼科中的5个亚科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近盲虾虎鱼亚科、背眼虾虎鱼亚科、瓢虾虎鱼亚科亲缘关系较近而聚成一大支, 然后与拟虾虎鱼亚科种类形成姐妹类群, 虾虎鱼亚科与其它的4个亚科亲缘关系较远, 单独成为一个类群。根据分子钟估算结果推测虾虎鱼科物种可能起源于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时段, 在中新世进一步分化为具有现代表征的虾虎鱼种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