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米直链淀粉是在由蜡质基因Wx编码的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的催化下合成的。最近,在Wx基因的区段内发现了一段多态性微卫星序列(CT)n。对74个非糯籼稻和粳稻材料的(CT)n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与直链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在74个品种(系)中共发现7种(CT)n片段(Wx等位基因),即(CT)8,(CF)10,(CT)11,(CT)16,(CT)17,(CT)18,(Ch)19。在籼粳亚种间,不同(CT)n的分布存在差异较大:在籼稻中,以(CT)11和(CT)18为主,占92.6%,另有(CT)10和(CT)8各2份,(CT)17型1份;在粳稻中,以(CT)16、(CT)17为主,共占20份材料中的90.0%。在上述74个品种(系)中,以(CT)n表示的Wx基因型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决定系数R2达0.912,也即Wx基因型差异可解释这些材料直链淀粉含量变异的91.2%。还发现6份籼稻材料Wx座位上为杂合的(CT)18/(CT)11,其中2份为推广早籼优质品种浙9248和舟优903,并对其在遗传和育种研究中的意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选择长度为15~20mm的籼粳杂种幼穗接种于附加6-BA2mg/L(单位下同),NAA4,2,4—D0.5的N_6培养基上,直接诱导不定芽产生,将产生的不定芽转至增殖培养基上,可促进芽的快速繁殖,不定芽在增殖培养基上继代时间以20d为间隔,其增殖系数最高。此法具有得苗快和繁殖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The line-shaped filaments Sp-Z(L)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from Spirulina platensis Sp-Z. The growth rate of Sp-Z(L) was only 64% as much as that of SP-Z when the light intensity was 4000 Lux. The contentS (×10-3 g / g dry weight) of chlorophylls, carotenoids and phycobilins of Sp-Z(L) and Sp-Z were 20.6, 0.343, 5.00 and 24.1 0.297, 4.46, respectively. Moreover, as to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the three photopigments of SP-Z(L), red shifts were observed. Therefore, after the spiral Sp-Z breeded or changed…  相似文献   
4.
水稻白色转绿突变系W25转绿过程中,第5d后叶片内总糖、淀粉、蔗糖、还原糖及总氮的含量都逐渐增加,完全转绿后一星期达到亲本2177S水平。W25除还原糖含量一直较2177S高,蔗糖在完全转缓时已达2177S水平外,其叶片内总糖、淀粉和总氮的含量须再经一段时间才达到亲本的水平;总糖和淀粉含量在转绿开始时明显较亲本低,淀粉累积极微。总氮含量增加的幅度较条本明显,而蔗糖含量的变化与亲本相仿。2177S的C/N值一直大于W25。  相似文献   
5.
氚水在模拟水生-陆生生态系中的迁移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进入水体的HTO向陆地的迁移,1、进入水体的HTO将向系统各组分转移,池水中的 HTO单调地减少,底泥及水生生物中的HTO浓度皆在经历某一最大值后平缓地下降;2.HTO中的氚以自由水氚和结合态氚存在于水生动植物和底泥中;3、HTO还明显地向毗邻的陆地和作物迁移,在一个半月期间,陆地系统中的总氚约占水体的24%。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铈在模拟水生生态系中的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141Ce在水-底泥-水生动植物系统中的迁移和消长动态,结果表明,系统各组分中^141Ce浓度与时间关系由多项指数描述,其中池水中的^141Ce浓度随时间延长单调地降低,底泥中^141Ce浓度随时间延长增加,水生动植物中^141Ce浓度则各自经历某一最大值后逐渐降低,水生动植物对^141Ce皆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其大小次序依次为:金鱼藻〉螺狮〉鱼,而鱼体中的^141Ce主要集中内脏,螺壳与螺肉  相似文献   
7.
水稻转绿型白化突变系W25与亲本2177s苗期叶片内碳水化合物总量及蛋白质含量差异明显。亲本2177s幼苗叶片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代谢在两种温度下基本稳定。但W25却有明显不同,25℃下W25叶片内蔗糖和淀粉的含量比20℃下的低,但还原糖含量明显地高,蛋白质含量较高,丙酮酸激酶和谷氨酸胺合成酶活性强,游离氨基酸中Ser、Glu、Val的含量明显较低,Arg、Pro、Thr的含量明显较高,尤其是Thr含量接近了亲本水平。  相似文献   
8.
StudyonPlantletDirectFormationofRiceYoungPaniclesWithElectronBeamImplantationWUDian-Xing;XIAYing-Wu;SHUQing-Yao;XIEJia-Hua(InstituteofNuclearAgricultural-Sciences,Zheji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Hangzhou310029)##D1植物名称水稻(Oryzasativa)。2材料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DNA重组技术、遗传操作技术、水稻基因图谱的研究取得了显著发展,目前各国政府和大财团正投入大量的物力、技力和人力进行各种有益基因(如抗除草剂基因、抗虫基因、抗病毒基因、转座子等)导人水稻方面的研究,如杜邦(Dupont)公司和先锋(Pioneer)公司最近就联合投资额17亿美元开发转基因作物,包括水稻。目前水稻遗传转化体系已比较完善,中国科学院李绍清等‘’‘已详细综述了水稻遗传转化的方祛、受体系统和转化体后代遗传表达的研究进展及采用遗传工程技术改良水稻品种的现状。本文主…  相似文献   
10.
一个恢复力受单基因控制的水稻CMS育性回复突变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 ̄(60)Co-γ射线对具有印尼水田谷细胞质的籼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Ⅱ-32A干种子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了一育性回复突变体T24。育性基因未纯合的突变体分离出可育株和完全不育株,比例为3∶1;其与Ⅱ-32A和珍汕97A测交,F1代分离出1∶1的可育株和不育株。育性稳定株系与Ⅱ-32A和珍汕97A杂交,F2分离成3∶1的可育株和不育株。表明其育性回复是由一对基因显性突变所致。这一突变体对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机制不同于明恢63、20964等恢复系,后者表现为两对显性恢复基因作用。未观察到T24与亲本Ⅱ-32A除育性以外的其他性状的差异,因而两者构成育性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本文还对不育系育性回复类型和T24的理论意义与育种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