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茉莉酸甲酯抑制拟南芥根伸长生长电生理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外源茉莉酸甲酯(JA-Me)处理拟南芥,运用膜片钳技术研究JA-Me、过氧化氢(H2O2)和内向K+通道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茉莉酸类物质(JAs)抑制根伸长生长分子机制。检测到10-4mol/L的JA-Me能抑制根细胞质膜内向K+电流,表明可能与根的伸长生长有关,并且发现H2O2可能作为第二信使参与了JAs抑制根伸长生长的过程,H2O2介导的JA-Me对根细胞内向K+通道的抑制是根生长受抑的可能电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酚酸物质对黄瓜幼苗及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大棚土壤中酚酸物质的种类、含量及其对黄瓜幼苗和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香草酸、对羟基苯甲酸及阿魏酸随黄瓜连作年限增加而呈现积累趋势;在连作7年的大棚土壤中3种酚酸类物质总量达29.8mg.kg-1干土,显著高于连作1年和3年土壤中的含量;酚酸物质可使黄瓜幼苗根长及茎粗显著降低,使株高及干物质量略有下降。与对照相比,酚酸物质使黄瓜幼苗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短期内升高,5d后又呈下降趋势;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也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高浓度酚酸使黄瓜幼苗丙二醛(MDA)含量持续升高。枯萎病菌菌丝生长测定表明:42h内,低浓度(≤50mg.L-1)酚酸对枯萎病菌丝生长有刺激作用;酚酸浓度高于50mg.L-1时,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随酚酸处理时间延长,枯萎病菌对酚酸物质的耐受性增强,对高浓度酚酸的生长抑制作用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不同培养基组合提高土壤细菌可培养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选择性采用多培养基组合以提高土壤细菌可培养性,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研究了贫营养、富营养和自然营养培养基在3种培养方式下获得细菌种群的差异。结果表明:平板培养条件下,细菌在贫营养培养基上生长较慢,菌落连续稳定形成。培养5d后,富营养的LB培养基和贫营养的R2A培养基获得菌落数最多,分别是贫营养的0.1×LB培养基获得菌落数的5.1倍和5.3倍。7种培养基中,LB培养基获得细菌种群数目最多,营养成分适当稀释后,培养物中有新的种群出现。贫营养培养基和富营养培养基培养物DGGE图谱相似性低,条带互补性强。三角瓶静置培养时,R2A和LB培养基获得细菌种群数目较多,其它几种培养基获得的细菌类群都能在这2种培养基中找到。试管静置培养条件下,LB培养基获得细菌种群数目最多,某些种群也只出现在R2A培养基和TSB培养基上,R2A及LB培养基与TSB培养基获得的细菌种群差异较为明显。研究结果为特殊培养基设计及选用合适培养基分离土壤细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效聚磷菌的分离、筛选与构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聚磷菌的获得是深入把握生物除磷的复杂机制以及优化生物除磷工艺设计的基础。该文对比分析了近年来对高效聚磷菌的分离、筛选与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嗜虫书虱性信息素的提取方法和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颖  鲁玉杰  魏宗烽 《生态学报》2006,26(7):2148-2153
首次利用嗜虫书虱Liposcelis entomophila雄虫分别爬向雌、雄虫的时间确定了嗜虫书虱是雌虫分泌的性信息素,而不是雄虫分泌的聚集信息素。首次在国内外对微小个体的啮齿目昆虫嗜虫书虱L.entomophila性信息素的提取方法和生物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在自制圆盘诱捕器的生物活性测定试验中,雄虫爬向雌虫平均只需要(20.00±2.44)min(N=10),而雄虫爬向雄虫的时间平均需要(70.50±6.56)min,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了是雌虫分泌的性信息素。采用有机溶剂(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浸泡法和顶空气体收集方法并用两种溶剂(正己烷和二氯甲烷)进行淋洗收集嗜虫书虱未交尾雌成虫性信息素,分别用自制的圆盘诱捕器和模拟仓诱捕器和“Y”型嗅觉仪三种方法对不同方法提取的性信息素粗提物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顶空气体收集法得到的正己烷淋洗液在自制的圆盘诱捕器诱捕法中对雄虫的引诱活性最强,其诱集系数和诱虫数分别是46.3%±4.2%和14.0±1.0,与未交配的雌虫的相当,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与顶空气体收集法得到的二氯甲烷淋洗液及正己烷浸泡液和二氯甲烷浸泡液的差异均显著(p<0.05)。说明顶空气体收集法用正己烷淋洗方法可以用来收集嗜虫书虱雌成虫性信息素。不同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研究表明“Y”型嗅觉仪是在理想的状态下进行的选择性试验,其对正己烷淋洗液的诱集系数和诱虫数均较高,分别为55.3%±6.3%和15.0±1.8,与圆盘诱捕法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和模拟仓诱捕法相比差异显著(p<0.05)。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主要考虑利用圆盘诱捕法对嗜虫书虱进行诱捕。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湿垃圾产量与日俱增,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迫在眉睫。利用蚯蚓处理湿垃圾制作蚯蚓粪肥用于农田土壤改良,是一项有效的湿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以及有利于缓解蔬菜连作障碍方面问题。该文以常规有机肥为参照,选取以湿垃圾及其厌氧沼渣为原料制作的蚯蚓粪肥为研究对象,研究连续3年施加蚯蚓粪肥对黄瓜(Cucumis sativus)土壤综合质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3年的改良后,施加60.0 t/hm2蚯蚓粪肥的黄瓜产量提高了5.6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50.0%,且蚯蚓粪肥的效果要高于常规有机肥;土壤全氮含量达到最高,高于背景值33.0%;土壤的养分含量(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也得到了提高,其中速效钾含量升高了94.0%。经过3年的改良,土壤中的细菌数量在施加了有机肥后明显增加,其中以添加30.0t/hm2蚯蚓粪肥的细菌数量最多;土壤细菌/真菌的比值有所提高,土壤生物性状得到改善。土壤的呼吸强度随着有机肥的施入而升高,以施加60.0t/hm2蚯蚓粪肥的最大;土壤pH略有降低,盐度无明显变化。因此,湿垃圾来源的蚯蚓...  相似文献   
7.
【背景】糖精钠废水是一种难处理的高盐有机工业废水。【目的】为了提高糖精钠废水的生物降解效果,需要研究糖精钠废水降解菌的特性。【方法】采用纯培养技术从处理糖精钠废水的多级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内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糖精钠废水降解菌,对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考察分离菌株降解糖精钠废水的最佳条件。【结果】筛选获得一株糖精钠废水降解菌A20,归属于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当糖精钠废水的盐分为5%,菌接种量为15%,pH值为8.0,温度为30°C时,菌株A20对糖精钠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cr)去除率在60%以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菌株A20降解糖精钠废水的最佳条件为:pH 8.0,温度为30.3°C,接种量为14.1%,其CODcr去除率为65.4%。【结论】分离到一株能高效降解糖精钠废水中有机物的耐盐菌Halomonas sp. A20,可为高盐、高浓度糖精钠废水的处理提供优良的微生物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8.
双功能枯草杆菌诱导型高效表达分泌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肠杆菌质粒pSP72和枯草杆菌质粒pUB18共整合得到双功能克隆载体pSB。在pSB多克隆位点依次引入枯草杆菌果聚糖蔗糖酶基因启动子-信号肽序列sacBp.s.、地衣芽孢杆菌淀粉酶基因终止子序列α-amyT和短小芽孢杆菌增强子基因degQ,最终构建了双功能枯草杆菌诱导型高效表达分泌载体pSBPTQ。将VasostatinⅠ基因作为靶基因检测sacBp.s.、α-amyT和degQ在pSBPTQ进行外源基因表达时的功能,结果表明,在蔗糖诱导下,sacB启动子有效启动了Vasostatin I基因的表达和分泌,α-amy T提高了VasostatinⅠ基因的转录效率,而degQ明显增强了VasostatinⅠ基因的表达水平。VasostatinⅠ基因在蔗糖诱导下成功表达并分泌到枯草杆菌细胞外,蛋白质分泌效率达到90%左右。质粒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经过40个世代之后,质粒pSBPTQ在枯草杆菌DB1342中仍旧保持在83%以上。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保存菌Fh对番茄灰霉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初步鉴定归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circulans)。从质粒pUC1965中得到含有几丁质酶基因的6.5kb DNA片段,将该基因片段与大肠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穿梭质粒pBE2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BE2-chib。将重组质粒转入芽孢杆菌Fh中获得工程菌株Fh-chib。几丁质酶基因的PCR检测和几丁质平板实验表明几丁质酶基因被成功转入,工程菌株Fh-chib的原始粗酶液几丁质酶活为4.06U/ml。与野生菌相比,Fh-chib工程菌株对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抑菌效果提高34.46%。  相似文献   
10.
谷蠹感染的小麦储存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殿轩  唐多  朱广有 《昆虫知识》2012,49(2):490-495
在25℃和密闭条件下测定了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F.)密度分别为0、2、5、10和20头/kg的小麦储存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主要结果为:含水量为12%的小麦,未感染谷蠹成虫时,在180d内二氧化碳浓度从0.048%增加到1.157%;以2头/kg密度感染后,同样时间内二氧化碳浓度从0.048%上升到9.910%。害虫密度增加,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都相应地增高,但二氧化碳的浓度与害虫密度不是相应地成比例升高。感染不同害虫密度的粮食,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呈"S"型曲线增长。这些结果表明,小麦感染谷蠹后在很短时间后即可检测到储存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显著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与虫口密度相关。同样害虫密度时,储存时间延长,二氧化碳浓度呈"S"型曲线增加。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检测二氧化碳浓度反映粮情和虫情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