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明田间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巢的发育状态及其变化,为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发生和迁飞动态提供精准监测依据。【方法】采用雌性生殖系统解剖法,比较不同日龄和地区的田间草地贪夜蛾雌蛾卵巢的形态差异,分析卵巢成熟状态与雌蛾交配的关系。【结果】草地贪夜蛾雌蛾生殖系统包含卵巢、输卵管、交配囊、导精管、受精囊、附腺和产卵器。根据形态特征可以将田间草地贪夜蛾卵细胞分为卵黄发生前期、卵黄期和成熟期3个时期。田间雌蛾1日龄卵巢中发育最快的卵仅处于卵黄期中期,卵巢管柄为空;3日龄卵巢出现分化,一部分卵巢仍然和1日龄相似,另一部分卵巢中存在成熟卵;这种卵巢发育分化到羽化后11 d时仍然存在。云南江城、弥勒,广西田阳以及浙江瑞安和镇海等地的田间雌蛾,到死亡时分别有61.5%, 51.7%, 41.7%, 42.1%和35.5%卵巢发育不成熟。室内饲养第1代雌蛾中,有39.6%的个体到死亡时卵巢未发育成熟,和田间雌蛾比例相似。交配雌蛾卵巢可以是发育成熟和未成熟的,但是未成熟卵巢的比例仅为18.0%±5.0%。【结论】结果提示同一代次的田间草地贪夜蛾可能同时存在迁飞和非迁飞个体,其比例随地理位置和季节发生变化。本研究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单纯依据化学农药难以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原因,也为田间草地贪夜蛾的迁飞监测和绿色防控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泰和县近年来晚稻田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连年暴发的规律。通过分析泰和县2008—2013年褐飞虱的田间调查及灯诱数据,并结合气象条件,研究了泰和县晚稻田褐飞虱暴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危害早稻田的褐飞虱以2、3代为主,其田间种群数量的多少主要受春季迁入虫量的限制,本地早稻收割后的滞留虫源对晚稻种群数量的影响很小。(2)危害晚稻田的褐飞虱以5、6代为主,后期迁入虫量、秋季温度以及晚稻田初期外来迁入虫量是影响晚稻田后期暴发的关键因子。(3)不同年份间晚稻田褐飞虱暴发类型不同。2008和2009年属后期迁入虫量与"暖秋"共同影响类型;2010年是"暖秋"影响类型;2011和2012年是后期迁入虫量影响类型;2013年是晚稻田早期迁入虫量积累影响类型。后期迁入虫量、秋季温度以及晚稻田早期迁入虫量是导致泰和县晚稻田褐飞虱连年暴发的主要原因。这些结果为褐飞虱暴发规律的阐明及可持续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性诱防控和监测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有效性在田间已经得到认可。但雄蛾具有多次交配能力,致使性诱防治二化螟的应用策略一直存在争论。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二化螟雄蛾的多次交配及其对雌蛾繁殖力的影响,认识性诱防控害虫的机理。【方法】利用行为学方法调查了雌雄蛾以不同比例配对(1∶1, 4∶1和10∶10)时雄蛾的交配次数和交配持续时间,并结合解剖学方法,观察分析了二化螟雄蛾的交配次数对精巢、交配囊和精包大小以及雌蛾产卵量的影响。【结果】二化螟雌雄蛾按1∶1配对时,交配雄蛾和多次交配雄蛾的比例分别为74.0%和36.0%,平均交配1.7次,首次交配主要发生在0-1日龄,绝大部分具有多次交配能力的雄蛾的首次交配发生在0-1日龄。雌雄蛾按4∶1配对时,交配雄蛾和多次交配雄蛾的比例分别为69.4%和51.3%,平均交配2.1次,显著高于按1∶1配对。雌雄蛾按10∶10配对时,交配雄蛾和多次交配雄蛾的比例分别为65.5%和37.8%,平均交配1.9次。雄蛾第3次交配的持续时间显著长于第1和2次交配,但是交配1-3次雄蛾的精巢体积无显著差异。与不同交配次数雄蛾进行交配的雌蛾交配囊和精包体积无显著差异,雌蛾产卵量也无显著差异。【结论】二化螟中仅有部分雄蛾能够多次交配,多次交配雄蛾的首次交配主要发生在0-1日龄,部分雄蛾一生都不会交配。研究结果为二化螟的性诱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暖、干旱加重江西省森林病虫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50年来,气候变化加剧、全球变暖明显、陆地表面趋向干旱,与此同时,森林病虫灾害损失不断增加,两者关系密切。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域,采集1961-2010年气温、湿度、日照等气候要素及1992-2010年森林病虫灾害发生面积、程度数据,获知研究区过去50年年均气温、冬季均温都在以0.16℃/10a、0.27℃/10a速率在上升,而年均相对湿度则以-0.45%/10a的速率在下降,显示其气候变暖、干旱化趋势显著。同时,其森林病虫灾害面积则以58125hm~2/10a速率扩增。研究以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对所选24个气候要素降维、筛选,以逐步回归法构建模型,以小波分析研究区内时空变化等分析两者关系。得到16(与病害发生)或17(与病虫害与虫害发生)个显著相关气候要素,最大正相关要素为夏季均温滑动均值等,而最大负相关要素三者均为温湿系数滑动均值(温湿系数=年均相对湿度/年均温);获得4或5个主成分,而代表温度或温湿度联合变量特征主成分贡献率最高(病虫害、虫害:41.43%病害:42%);建立3个以森林病虫灾害为纵轴、温湿系数滑动均值作横轴且具预测能力的最优回归模型(Y_(病虫害)=3.582×10~6-7.750×10~5X、Y_(虫害)=-6.375×10~5X+2.95×10~6与Y_(病害)=-1.375×10~5X+6.321×10~5),其线性拟合度分别为77.9%、79.1%与56.7%,平均预测准确率分别为66.2%、68.6%、47.9%,而研究区温湿系数滑动均值过去50年在显著下降,并在1993年后转向负距平。这说明气候变暖与环境干旱化对区内森林病虫灾害发生具驱动作用,促使其发生加重,尤其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表现更烈。得知温湿系数滑动均值具29a周期变化,若以1993年为起始,不考虑非气候要素作用则其病虫害加重态势将持续到2022年。在空间上,过去50年赣南温湿系数滑动均值最低,预判其森林病虫灾害将较其他区域发生更重,而赣东、北温湿系数滑动均值倾向率最高,预判其森林病虫灾害发生的变动性可能更大。以上结果说明,气候变暖与环境干旱加重江西省森林病虫灾害,赣南应为重点防治工作区域,要加强赣东、北的监测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江西水稻种植区稻巨座壳菌(稻瘟病病菌)的年际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7个中国鉴别寄主与30个单基因鉴别品系两套鉴别寄主分别鉴定分析了2006-2018年间从江西37个水稻主要种植县市分离的1 161个稻瘟病单孢菌的生理小种、致病力、致病类型与无毒基因型等。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稻瘟病菌可以分成7群49个生理小种,其中ZA、ZB、ZC群为优势种群,ZB13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18.00%,以毒性较强的强致病力菌株为主;江西稻瘟病菌在生理小种构成、优势小种、致病力年际变化方面均具有3-5年的周期性;江西历年稻瘟病菌的致病类型较为丰富且存在年度差异,菌株致病类型占各年度总菌株数的82.79%-98.21%,优势致病型菌株占当年总菌株的3.57%-5.77%;历年稻瘟病菌的无毒基因个数为24-29个,其中Avr-PiztAvr-Piz5Avr-PikAvr-Pik(C)在历年供试菌株中出现频率较高,说明与之相对应的抗瘟基因在江西抗病育种与抗性品种布局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