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南阔叶树种幼苗叶片的养分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阔叶树种幼苗山杜英、红锥、海南红豆、火力楠、红花油茶、枫香、黎蒴、米老排和樟树的N、P、K浓度和单位叶面积含量。结果表明,海南红豆、黎蒴和樟树的N、P、K浓度较高,而红花油茶、黎蒴和樟树的单位叶面积N、P、K含量较高,9种树种的上部和下部叶片的平均养分浓度分别为N16.67和17.09g·kg^-1,P1.29和0.84g·kg^-1,K11.77和6.65g·kg^-1,平均养分含量分别为N0.871和1.069g·m^-2,P0.065和0.052g·m^-2,K0.608和0.426g·m^-2,各树种上部叶片的P和K浓度和含量大于下部叶片,从养分含量的角度考虑,红花油茶与其他8种树种混交,红锥或米老排与山杜英、枫香、海南红豆、黎蒴、樟树混交,火力楠与黎蒴、樟树混交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冀中农区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栖息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专  吕小红  胡德夫  陈合志  李凯 《生态学报》2007,27(8):3379-3383
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是华北农区的主要天敌昆虫,研究了作物主要生长季节大草蛉的分布动态及其对栖息地的选择取向,结果表明,(1)大草蛉对栖息生境有较强的选择性,明显趋向于田间杂草地生境;(2)大草蛉在田间草地带上的栖息较为稳定,且受田间草地带宽度的直接影响,宽度1m左右的草地带有更高的大草蛉密度;(3)林带对大草蛉分布显示出积极作用,其效应范围因林带结构不同表现各异;(4)作物生长后期林带逐渐成为大草蛉栖息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3.
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黄灌区绿洲边缘早期营造的人工固沙花棒林、沙拐枣林和梭梭林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附近天然植被为对照,采用连续小样方组成的样带法调查,分析了已进入衰老期的3种人工固沙林的多种群多尺度格局特点及种间关联.结果表明:对照区的天然植被中, 74.29%以油蒿单种群格局出现,24.99%以白刺单种群格局出现;人工固沙林逐渐演替成为近天然植被.与对照区天然植被相比,人工固沙林格局强度较高,在防风固沙,促进天然固沙植物恢复、演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演替进程,人工种植灌木将衰退减少,天然植物种逐渐成为林分的优势种.在环境条件差异较小情况下,植被的格局尺度受斑块内优势植物种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较大.种间关联与斑块的大小、植物种组成及不同植物种对斑块的贡献率有关.  相似文献   
4.
吴专  吕小红  胡德夫  陈合志  李凯 《生态学报》2007,27(8):3379-3383
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是华北农区的主要天敌昆虫,研究了作物主要生长季节大草蛉的分布动态及其对栖息地的选择取向,结果表明,(1)大草蛉对栖息生境有较强的选择性,明显趋向于田间杂草地生境;(2)大草蛉在田间草地带上的栖息较为稳定,且受田间草地带宽度的直接影响,宽度1 m左右的草地带有更高的大草蛉密度;(3)林带对大草蛉分布显示出积极作用,其效应范围因林带结构不同表现各异;(4)作物生长后期林带逐渐成为大草蛉栖息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5.
周帅 《广西植物》2023,43(8):1478-1487
森林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障,森林面积的损失常常会导致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降低或丧失。为探讨新冠疫情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该文利用Image J软件筛选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占国土面积超60%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以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森林损失面积、生物多样性完整性数据、年度(2020年和2021年)新冠疫情感染数据、国内生产总值(GDP)为研究对象,进行关联分析、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构建和回归预测。结果表明:虽然新冠病毒的每百万人口感染数量与森林损失面积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具体表现为新冠疫情显著减少了因城市和农业大规模扩张而导致的森林损失面积,但在新冠疫情暴发的2年(2020年和2021年)期间,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森林损失总量仍然持续上升,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间接加速了人工林和天然林的采伐。回归模型预测显示,新冠疫情期间,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森林损失面积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增加了5.83%和21.78%。综上表明,虽然新冠疫情对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森林损失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森林损失面积仍然在增加。该研究结果为制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害虫及其共生真菌是针叶树生长、繁衍的一个灾害性的问题,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很多针叶树种发展了高度发达的固有和诱导树脂防御系统来抵御侵害。树脂的抗害过程,也即树脂的分泌过程,树脂是由单萜、蓓半萜和二萜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文章介绍树脂的组成及其抗害功能,分析外界环境条件对树脂防御功能的影响,阐述诱导树脂生物合成的途径、路线及其一般规律和树脂萜的基因鉴定,讨论开发、利用树脂优良特性保护针叶树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崔亚琴  樊兰英  刘随存  孙拖焕 《生态学报》2019,39(13):4732-4740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森林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基于山西省2016年森林资源2类调查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山西省11个地市的主要植被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2016年,山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172.64亿元,其价值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环境、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林木积累营养物质、森林游憩,其中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环境和保育土壤的价值量共占山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的78.98%;2)山西省各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吕梁市、忻州市、临汾市、晋中市、长治市、运城市、晋城市、大同市、太原市、朔州市、阳泉市,而单位面积价值量最大的是晋城市,最小的是朔州市;3)不同林分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乔木林(油松、栎类、针阔混、阔叶混、桦木及山杨类、落叶松、杨树及软阔类、槐类、柏木、针叶混、云杉、硬阔类和竹林)、灌木林和经济林;4)不同龄组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中龄林、幼龄林、成过熟林、近熟林。  相似文献   
8.
美国煤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成梁 《生态学报》2011,31(1):276-285
在对美国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项目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介绍了其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管理体系、资金来源及使用\\技术路线及保障措施。结合实例介绍了美国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工程措施,并重点介绍了"师法自然生态修复法"的新理念及其指导下的生态修复设计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师法自然生态修复法"是基于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气候等条件,模拟自然的生态修复过程。"师法自然生态修复法"将会对我国的生态修复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背景】解析植物微生物群落结构是利用微生物组工程强化植物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水平、提高农林产品质量和品质的基础。固氮根瘤是沙棘具有抗旱、抗寒和抗贫瘠等多种优良生物性状的关键。【目的】比较分析沙棘根际土和根瘤内细菌群落结构的组成及影响因素,为揭示沙棘-弗兰克氏菌共生和植物-微生物互作协同抗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辽宁、陕西和山西采集样品,通过16SrRNA基因V3–V4可变区的高通量测序技术,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分析沙棘根际土和根瘤内细菌群落组成和丰度差异,并探索土壤土理化性质对根际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沙棘根际土和根瘤内的细菌群落均以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主要优势菌门,且根瘤内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为绝对优势菌属;根际土前10个优势菌门的丰度在三地样品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仅存在唯一共有的优势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且前35个优势属中有27个属在三地间存在明显丰度差异;土壤pH和速效钾是沙棘根际土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根瘤内优势门和属在三省份间存在高度的保守性,仅异根瘤菌属...  相似文献   
10.
研究川西亚高山地区米亚罗林区云杉低效林不同面积林窗(50、100、150 m2)对表层(0~15 cm)、亚表层(15~3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动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照以及50、100、150 m2林窗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在4个季节中均显著高于亚表层;各林窗处理下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在不同季节存在差异;林窗处理显著提高各季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50、100、150 m2林窗表层年均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35.4%、21.2%和10.3%,亚表层提高45.5%、25.0%和12.1%,在土壤表层和亚表层年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提高26.7%、16.7%、11.3%和24.4%、12.6%、7.3%.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pH、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受土壤有机碳以及土壤pH、含水量、温度变化的影响显著.林窗改造可以改善林内环境,林窗面积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微生物活性和凋落物分解速率,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