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38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树(Populus)是重要造林树种,也是研究林木基础生物学性状的模式材料。不仅如此,杨树可与多种细菌(内生细菌、内生固氮菌和根际促生菌)和真菌(外生菌根真菌、丛枝菌根真菌和内生真菌)类群建立共生关系,为揭示树木和微生物之间的互惠共生机制提供了理想模型。这些共生菌能积极调控林木生长发育、营养吸收和生理生态过程。目前在杨树-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形成的外生菌根发育、提高杨树耐盐、耐重金属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叶片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与病害发生、菌根辅助细菌和菌丝内共生细菌-真菌-杨树形成的三重跨界共生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近年来,一批模式草本植物微生物组(microbiome)计划相继实施,对共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以美洲黑杨、毛果杨和胶杨为代表的林木微生物组研究也已启动,表明宿主基因型和环境因子可显著影响共生菌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在根际(rhizosphere)和内生(endosphere)环境存在结构和功能迥异的菌群。另一方面,以根系为诱饵,通过宿主表型来推测菌群功能的反向“钓鱼”策略将推动林木根际微生物工程研究,为揭示杨树-微生物群落的相互关系、菌群进化搭建了研究模型。总之,深入认识多元微生物对林木表型和生理代谢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将为今后创制新型菌剂并用于高效育苗和抗性育种提供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氯化镉(Cd Cl_2)对猪肾PK-15细胞活性氧(ROS)生成和抗氧化酶活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Cd Cl_2(2、4、6、8μmol/L)处理PK-15细胞24 h,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用不同浓度Cd Cl_2或不同浓度Cd Cl_2+NAC(500μmol/L)处理PK-15细胞24 h,观察对细胞形态和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收集不同浓度Cd Cl_2处理24 h的细胞,用试剂盒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变化。结果:Cd Cl_2处理PK-15细胞24 h,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活性显著降低且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P0.01);随着Cd Cl_2浓度的升高,细胞逐渐皱缩、变圆,ROS荧光强度逐渐升高;Cd Cl_2+NAC处理组与Cd Cl_2处理组相比,细胞皱缩变圆程度明显降低且ROS荧光强度明显减弱;随着Cd Cl_2浓度增加,T-SOD活性及GSH含量显著提高(P0.05),CAT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镉胁迫PK-15细胞是通过氧化应激机制介导肾脏细胞损伤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Frster偶极-偶极无辐射能量转移机理估测溶液状态下能量给予体和接受体之间的距离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构象分析中,但仍局限于有机物基团之间的距离测定,Horrocks等人用铽和钴离子作为探针测定了嗜热菌蛋白酶分子内一个钙离子与锌离子之间的距离,测定结果与x-光衍射结果  相似文献   
4.
RUS4是拟南芥DUF647蛋白家族的一个功能未知的成员。沉默RUS4基因引起植株育性严重下降,但育性下降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通过观察RUS4基因沉默突变体(称为RUSamiRNA)不同时期花的发育情况,发现其雌蕊发育正常,雄蕊花丝伸长正常,主要缺陷是花药不能正常开裂;通过对RUS4-amiRNA植株花药发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发现其药室内壁缺乏次生加厚;qRT-PCR分析表明, RUS4-amiRNA花蕾中与植物次生壁加厚相关的转录因子基因NST1、NST2、MYB103和MYB85以及纤维素合成基因IRX1、IRX3、IRX5和IRX8的表达均大幅降低。该研究表明,RUS4可能通过影响次生壁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花药药室内壁次生壁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自噬和凋亡是哺乳动物清除体内自身物质的两种重要生理过程,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利于细胞生存,后者促进细胞死亡,它们在组织稳态、发育和疾病中起主要作用。Bcl-2蛋白家族对自噬和凋亡的信号通路存在交叉调控,使细胞的生死抉择具有可控性的同时形成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导致人们对其机制不甚清楚。该文首先总结了Bcl-2蛋白家族通过调节线粒体外膜通透和钙信号进而调控凋亡的分子机制,然后讨论了该家族成员的相互作用及其对钙信号的影响在自噬信号通路中的关键作用,最后提出了Bcl-2蛋白家族通过调节凋亡和自噬决定细胞命运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温度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因子,深刻影响松材线虫的生态分布,本研究旨在探讨松材线虫对温度的响应及其生态适应机制,为松材线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测定了不同龄期松材线虫在25和4℃条件下处理48 h后静息率、糖醇含量和蛔甙的变化,以及蛔甙常温处理18 h后对线虫成虫静息率的影响。[结果] 与25℃对照处理相比,4℃条件下L2、L3、L4和成虫的静息率大幅提升;4℃条件下海藻糖含量显著高于25℃对照处理,约为对照处理的2.32倍,而山梨糖醇、葡萄糖和甘油含量与对照处理均无明显差异;蛔甙测定结果显示,C5、C6和ΔC6含量均下调,C7和ΔC9停止分泌,而C9在4℃条件下开始分泌;生物测定表明,粗提物、C6、C7和C9能大幅增加线虫在25℃条件下的静息率。[结论] 几种蛔甙共同参与了松材线虫低温压力诱导睡眠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矿区不同复垦措施对土壤碳矿化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君剑  严俊霞  李洪建 《生态学报》2015,35(12):4178-4185
矿区废弃地生态退化形势严峻,生态修复已成为矿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目前关于矿区复垦后土壤碳矿化和酶活性变化的研究较少。以山西省孝义市露天矿区复垦区为研究对象,植被恢复类型包括了百脉根、苜蓿、油松和柳树-圆柏混交林,并对其分别进行不施肥(对照)、无机肥、复合肥和有机肥处理,从而研究植被类型与施肥方式对矿区土壤碳矿化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乔本比草本恢复类型的土壤有机碳矿化潜势大,不同施肥条件的土壤有机碳矿化潜势和累积量趋势基本为:对照无机肥复合肥有机肥;4种土壤酶活性因植被恢复类型和施肥处理的不同而差异显著,不同土壤酶与降解特性不同的有机碳间相关性有所不同。土壤碳矿化累积量和酶活性均受植被恢复类型、施肥处理及两者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因此对复垦措施敏感的土壤有机碳矿化和酶活性可作为评价复垦措施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利用扫描电镜对红环瓢虫Rodolia limbata Motschulsky成虫与幼虫的触角形态及化学感受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红环瓢虫成虫的触角为棒状,由柄节、梗节和6个鞭节组成。其上发现有毛形、刺形和锥形3种感器,各种感器长短不一,分布不同,其中锥形感器集中分布于鞭节的4~6亚节,以末节端部最为密集;幼虫触角短,圆锥状,分为3节,感器只有毛形和锥形2种,且数量极少。雌雄成虫与幼虫个体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基于叶绿体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绿色裸藻类的系统发育树,并对绿色裸藻类植物8个形态性状进行祖先重建分析,以明确绿色裸藻类植物的系统演化关系,为研究该类植物的起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贝叶斯法构建的绿色裸藻类系统发育树显示,双鞭藻属与拟双鞭藻属互为姐妹群,扁裸藻属、鳞孔藻属和盘裸藻属亲缘关系较近,而囊裸藻属和陀螺藻属亲缘关系较近,裸藻属、隐裸藻属、柄裸藻属和旋形藻属亲缘关系较近,表明裸藻属不是一个单系类群。(2)基于形态性状的祖先重建结果显示,绿色裸藻类相对原始的7个性状包括:表质柔软易变形,出现螺旋形线纹,细胞后端渐尖或尖尾刺状,无囊壳,叶绿体为片状、盾状或大盘状,具无鞘蛋白核,副淀粉粒为小颗粒状且数量不定,而鞭毛长度不能推断可能的祖先状态。(3)综合8种性状祖先重建结果发现,裸藻属和眼裸藻属植物具有所有原始性状,可能是最先出现的绿色裸藻类的祖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从西梅(Prunus domestica L.)果实表面分离到拮抗细菌XM2进行鉴定,研究其对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的梨采后黑斑病的生防作用。【方法】根据形态特征、理化性质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鉴定XM2的种类;在梨果伤口上进行活体(in vivo)的抑菌试验;在显微镜下观察XM2对病原菌丝的影响。【结果】XM2鉴定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XM2各种处理液对梨黑斑病防效均显著好于对照,效果由强到弱依次是:菌悬液、发酵液、过滤液和热杀死液,其中,菌悬液防效达97.73%;XM2使用浓度越大、病原菌接种浓度越低,防效越好;XM2接种时间相对早的处理防效显著优于相对时间晚的处理,即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菌株XM2可以较好的定殖于梨果伤口;显微镜观察发现,XM2可使病原菌丝部分断裂,细胞内含物外溢,扭曲变形。【结论】本文首次报道成团泛菌菌株XM2,其活菌体和代谢产物对梨采后黑斑病均有生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