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米稻为中国著名的珍稀稻种。黑米不仅富含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钙、铁、锌、硒等矿物营养元素,而且还含有具重要天然色素"黑米色素"。由于黑米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稻米,且富含花色甘类抗氧化色素,是现代食品行业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来源。以黑糙米作为研究材料,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萃取法对黑米色素的提取工艺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作为黑米色素萃取剂时,按照料液比(w/v)1∶8,萃取时间60 min,萃取温度80℃,黑米色素提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长江安庆段江豚主要栖息地鱼类群落结构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长江皖河交汇处(皖河口)是安庆江段江豚主要的栖息地之一。为了解江豚主要栖息地鱼类群落结构,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对皖河口及其附近4个断面逐月进行了鱼类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共采集鱼类35种,与历史资料相比,鱼类物种多样性已经严重下降,并且小型化趋势明显。5个断面当中,皖河口鱼类种数最多,为27种,且以中上层鱼类餐和油餐为主要优势种;其余4个断面分别为16、20、19和14种,且多数断面以底层鱼类黄颡鱼和长须黄颡鱼为主要优势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皖河口渔获物的总数量和总重量与其他断面无显著差异,但总种数却显著高于断面1和5。对中上层、中下层和底层鱼类的进一步分析发现,5个断面的显著差异仅存在于中上层鱼类,且皖河口中上层渔获物的数量和重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断面。由此推断,江豚选择皖河口作为主要栖息地可能主要由于其更加丰富的中上层鱼类资源。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鱼类资源的变化,还对江豚的原地和迁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镉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分别暴露于加Cd2 的自来水和去离子水中,统计得出24、48、72和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全致死浓度(LC100)、零致死浓度(LC0)和安全浓度(SC)。结果表明,随着Cd2 浓度的升高和染Cd2 时间的延长,蝌蚪的死亡率增高,Cd2 加入去离子水中对蝌蚪的毒性比在自来水中更强。另外,将26~27期林蛙蝌蚪饲养在含Cd2 0.05、0.1、0.2和0.4 mg.L-1的自来水中直至完全变态,通过对完全变态所需时间、平均体重和长度增长率的测定,研究在SC以下Cd2 对林蛙蝌蚪胚后发育的影响。随着Cd2 浓度的升高,蝌蚪的平均体重和长度的增长率降低,完全变态所需时间增长。说明Cd2 污染在SC以下仍可抑制中国林蛙蝌蚪的生长发育,延缓变态。  相似文献   
4.
《植物学》是生物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与实践教学联系紧密。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野外实习、科研实践等4个方面阐述了实践教学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试图为植物学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森林循环理论, 森林群落的动态是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镶嵌系统。通过调查太白山亚高山针叶林带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林的结构, 确定出4种斑块阶段(林窗阶段、建立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研究了森林斑块动态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 并测定分析了不同斑块类型内光照和温度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1)群落内不同斑块类型的比例分别是: 林窗阶段40.3%, 建立阶段34.0%, 成熟阶段17.2%, 退化阶段8.5%。2)不同斑块类型内, 环境因子(光照和温度等)的日变化差异明显。其中, 在林窗阶段的光照强度和土壤表面温度要比其他3个阶段变化更大。3)森林循环过程中, 不同高度和不同径级个体的密度存在着明显差异。4)平均胸径、高度和平均基面积、个体平均体积和立地材积均随着森林的循环而增加。5)森林循环过程中, 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为波形的。运用自然干扰与斑块动态理论, 解释了太白红杉林循环过程中不同斑块之间生物多样性存在差异的可能原 因。  相似文献   
6.
陶冶  张元明  周晓兵 《生态学杂志》2016,27(7):2239-2248
对伊犁河谷野果林20个群落60个样方土壤及环境因子调查取样,研究了野果林0~10和1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及全钾(K)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伊犁野果林0~10 cm土层土壤C、N、P、K含量分别为73.15、7.00、1.14和14.74 g·kg-1,C:N、C:P、C:K、N:P、N:K、P:K分别为10.37、62.73、5.05、6.05、0.48和0.08;除K和C:N外,0~10 cm土层均显著高于10~20 cm土层.P、K、C:N及P:K具有较高的稳定性(CV=8%~24%),其他指标具中等变异性(CV=28%~46%).土壤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在不同取样地点、不同群落类型及不同坡向间均有显著差异.除C、N之间为幂函数关系外,土壤养分含量及其与化学计量比之间均为二次函数关系,体现了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的非线性耦合特征.坡向、降水量及温度是野果林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7.
太白红杉种内和种间竞争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确定影响对象木(Objective tree)的最佳竞争范围,利用单木竞争指数的改进模型对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讨论了不同竞争强度下太白红杉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随对象木胸径的增大,由于太白红杉种群自然稀疏过程中密度调节作用,植株距离增加,种内竞争强度降低;太白红杉主要分布于亚高山地段,群落内其它物种较少,个体普遍较小,结果种间竞争相对较弱,种内与种间竞争关系顺序为:太白红杉 太白红杉>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 太白红杉>牛皮桦(Betula platyphylla) 太白红杉>其它树种 太白红杉;竞争强度和对象木胸径的关系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当太白红杉胸径达到35 cm以上时,竞争强度几乎没有变化,所得的预测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太白红杉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强度;不同竞争强度下,太白红杉主茎各层的分枝角度、总分枝数、当年生枝条长、平均枝长和活枝数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表明采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能有效地确定竞争木范围,较好地反应太白红杉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关系。同时,太白红杉通过自身形态变化,提高了对光的截获能力和对不同竞争强度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干旱和复水对草莓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日本丰香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cv.Toyonoka)品种进行实验,研究干旱和复水对其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草莓叶片的最大荧光(Fm)、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光化学猝灭系数(qP)都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下降。干旱胁迫14d后,不同处理组草莓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复水后,低度胁迫和中度胁迫处理组能较快地恢复到正常水平,但重度胁迫组与对照组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墨龙与红鲫的视网膜和视盖解剖结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龙是一种由红鲫进化来的龙睛种金鱼(Carassius auratus)。随机取体长10—12 cm, 重约35 g的墨龙和红鲫各4尾, 解剖取出整个眼球及脑, 并常规石蜡切片, 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墨龙和红鲫的视网膜、视盖系统的显微结构变化并比较各层厚度, 发现与红鲫相比, 墨龙视网膜的总厚度下降29.9%, 其中外网状层厚度增加2.5%、内网状层厚度增加11.8%; 而内核层厚度下降21.6%、外核层厚度降低35.6%, 神经节细胞层、杆锥层也变薄, 且后两者分层不规则; 墨龙视盖壁整体厚度增加28.9%, 其中除围脑室层厚度减少22.6%外, 中央纤维层厚度增加12.8%, 中央细胞层厚度增加30.6%, 表面纤维层厚度增加21.9%, 且纤维远较红鲫密集, 视神经层厚度增加91.7%, 边缘层厚度增加35.6%。结果表明长期的人工选择不但改变了墨龙的外形, 而且使其中枢神经组织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并推测墨龙的眼球直径及视网膜面积较大, 从而导致自视网膜传入视盖的纤维增多, 是视网膜和视盖中的传递神经冲动的神经元、神经纤维所在层段增厚的主要原因; 同时墨龙视网膜中色素上皮层向杆锥层交错对插, 富含神经元的视网膜外核层、内核层以及视盖中的围脑室层厚度也降低, 可以减少因视网膜面积大而造成的强光伤害; 此外由于墨龙的围脑室层厚度降低, 导致其游动及平衡能力较红鲫差。  相似文献   
10.
猫小脑皮质浦肯野细胞超微结构的年龄相关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观察青年猫(1-3岁)和老年猫(12-13岁)小脑皮质浦肯野细胞(Purkinje cell,PC)的超微结构,探讨其年龄相关变化的生理意义。方法常规电镜包埋、切片、染色,透射电镜下观察并拍照。结果老年组PC粗面内质网碎裂,核糖体解离;线粒体膨解,嵴减少;高尔基复合体扁平囊扩张,极性退化;脂褐素聚积;膜性髓样结构与空泡变性出现;核膜内陷,染色质固缩;生物膜系统结构破坏等。结论衰老过程中细胞器结构退化可能影响老年PC物质合成、能量供应、信息传递及神经元的结构稳定,导致衰老PC死亡,推测与老年个体运动调节和运动学习等小脑功能退化有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