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厦门凤林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摸清厦门集美凤林红树林湿地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现状,2002年1、4、7和10月在厦门集美凤林红树林区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4个季度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42种。生物量优势种是软体动物门的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cingulata)和节肢动物门的弧边招潮(Ucaarcuata)。密度优势种是软体动物门的短拟沼螺(Assimineabrevicula)和环节动物门的沼蚓(Limnodriloidessp.)。集美凤林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密度和年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990ind./m2和139.0g/m2。密度的季节变化是:1月>4月>10月>7月,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是1月>10月>4月>7月。聚类分析和数量分布表明,优势种珠带拟蟹守螺、短拟沼螺、弧边招潮和沼蚓的季节变化各不相同。与2002年10月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平均值(0.56)比较,厦门凤林红树林区的平均值较高(2.66)。文中分析了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抑制剂加入法估算了中肋骨条藻、棕囊藻和东海原甲藻在不同生长期内二甲基硫化物的产生与消耗速率.结果表明:颗粒态二甲基巯基丙酸(DMSPp)和颗粒态二甲亚砜(DMSOp)在3种藻类的不同生长期内均为净消耗,溶解态二甲基巯基丙酸(DMSPd)和溶解态二甲亚砜(DMSOd)的含量受藻类产生与细菌病毒消耗控制,在藻类不同生长期内存在不同的产生与消耗速率,而二甲基硫(DMS)在3种藻不同生长期内均为净产生.同一种藻在不同生长期内以及不同藻在相同生长期内二甲基硫化物的产生与消耗速率均存在较大差异,表明藻类的生理状态和种间差异均对二甲基硫化物的产生与消耗速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铁核结构对马脾铁蛋白释放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H^% 参与马脾铁蛋白释放铁的动力方程,H^ 以1/2级反应方式参与铁蛋白释放铁核表层的铁。在酸性介质(PH6.5)中,铁蛋白释放铁的总平均速率(332Fe^3 /HSF.min)比在碱性介质(P8H8.0)中放铁的总平均速率(73Fe^3 /HSF.min)高4.6倍,铁蛋白的铁核结构和外加的磷酸盐均能影响该蛋白释放的速率,但并不改变其反应级数。  相似文献   
4.
福建和溪亚热带雨林地表微生物的数量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枯枝落叶层、腐解层和表土层(0—20cm深)三个层次研究福建和溪亚热带雨林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三大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和月变化。结果表明:三个层次的微生物数量均以细菌最多,次为真菌,后为放线菌。比较三个层次,各微生物类群在各月份都是枯枝落叶层和腐解层数量较多。同一微生物类群在三个层次的数量均有明显而相似的季节变化;不同类群变化规律不尽相同,但基本只有一个高峰。细菌的高峰值在4月份,真菌约滞后一个月在5月份,放线菌则在8月份才出现高峰。各层次的细菌数和真菌数与月凋落物量、月降雨量和月平均气温各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1或0.05),而放线菌则仅与月平均气温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农业病虫害预测模型及其效果检验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李祚泳  彭荔红 《生态学报》1999,19(5):759-762
选取与病虫害有关的因子作为样本的输入特征,建立了农业病虫害年分类预测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该方法应用于稻瘟病的预测建模结果的拟合率为100%,预留样本检验报率为83%。  相似文献   
6.
白腐真菌吸附铅的研究   总被引:63,自引:1,他引:6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含重金属废水的传统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电解法和膜分离法等,它们虽然也能达到一定的净化效果,但因过程繁琐并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不够理想,尤其是金属离子浓度较低时,往往操作费用和原材料成本相对过高。近年来采用生物吸附法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7.
邱大俊  焦念志   《微生物学通报》2004,31(4):111-115
细菌的生物量是海洋微生物研究的关键参数之一。目前,细菌生物量估算方法主要根据其体积的大小进行换算,但换算的方式也不尽一致。对细菌体积和细菌碳含量主要的测定方法、体积与生物量之间换算系数、换算模式进行介绍,评述。认为流式细胞术是测定细菌体积较为合适的方法,X-射线微量分析法是测定单个细菌生物量(碳含量)最合适的方法,异速生长模式是目前生物量换算过程较为常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主要入海河流河口集水区划分与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良  李青生  黄玲  王菊英  胡莹莹  冯媛 《生态学报》2012,32(11):3516-3527
采用GIS技术开展中国主要入海河流的流域边界及其汇水单元、河口集水区的划分及其分类。基于ArcGIS水文分析模块划分出15条入海河流的汇水单元,并通过5种不同汇水单元面积等级的划分来表达各入海河流汇水单元的详细程度;划分的流域面积与相关文献资料对比偏差在10%以内;在流域与汇水单元划分的基础上,基于感潮河段的数据收集,确定出88个中国主要入海河流的河口集水区。通过建立分类指标体系,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出5类河口:第一类EDA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和广东沿海;第二类EDA主要分布在长江口和杭州湾周围;第三类EDA主要分布在江苏北部沿海和辽东半岛;第四类包括山东江苏交界处沿海、江苏南部沿海;第五类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沿海、珠江口、长江口、海河口附近、辽河河口附近,并利用快速生物评价法验证河口分类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开展我国近海河口和海域营养盐基准制订与生态分区提供基础空间数据与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d2+ 、Zn2+单一及复合胁迫(0.05和0.50 mmol·L-1 Cd2+,0.5和5.0 mmol·L-1 Zn2+)对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 Solms]幼苗根质膜3种氧化还原酶[NADH氧化酶、Fe(CN)63-还原酶和EDTA-Fe3+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Cd2+ 、 Zn2+单一及复合胁迫对凤眼莲根质膜NADH氧化酶、Fe(CN)63-还原酶及EDTA-Fe3+还原酶活性的影响效应有明显的差异.0.05或0.50 mmol·L-1 Cd2+单一胁迫处理20 h可使凤眼莲根质膜3种氧化还原酶活性均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0.5或5.0 mmol·L-1 Zn2+单一胁迫20 h可导致凤眼莲根质膜NADH氧化酶和EDTA-Fe3+还原酶活性也均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随胁迫时间的延长,Cd2+ 、 Zn2+单一及复合胁迫处理均可使凤眼莲根质膜氧化还原酶活性增强,胁迫处理20 d时凤眼莲根质膜3种氧化还原酶活性均高于胁迫20 h的活性.Cd2+-Zn2+复合胁迫对凤眼莲根质膜3种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效应因作用时间和胁迫浓度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在胁迫20 h时,Cd2+与Zn2+之间对凤眼莲根质膜3种氧化还原酶活性的作用关系较复杂,因胁迫浓度的不同表现出协同或拮抗的关系;胁迫20 d时,Cd2+与Zn2+对凤眼莲根质膜3种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复合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拮抗关系.研究结果显示,Cd2+ 、 Zn2+对凤眼莲根质膜氧化还原酶的复合作用效应与Cd2+和Zn2+的浓度比例及胁迫时间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红树林恢复对海岸湿地土壤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初步研究了不同林龄的再植红树林对海岸湿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树林恢复对深层土壤(20-25cm)的影响强于表层(0-5cm);与光滩相比,红树林恢复对表层土壤的氧化还原性无显著影响,但导致20-25cm土层氧化性增强;再植红树林对土壤营养盐有明显吸收作用。其中NH4^ -N含量显著高于NO2^--N,为主要吸收营养盐,PO4^3--P含量虽与IN相当,但红树林对P的吸收并不明显L随着红树林恢复时间的延长(树龄增加),20-25cm土层的pH值显著下降,红树林酸化作用增强;各样地表层土壤SO4^2-含量无显著差别,但恢复林地深层土壤明显高于光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