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3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6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8篇
  1962年   6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跃环  闫喜武  杨凤  张国范 《生态学报》2008,28(9):4246-4252
通过对菲律宾蛤仔大连群体壳宽的选择,于2006年5月建立了壳宽型(WS)和壳扁型(PS)两个家系.对两种壳型亲本的鲜重、性比、产卵量及其子代的生长与存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亲贝的鲜重差异显著(P<0.05),WS、PS亲贝的雌雄比例分别为0.88 : 1、0.62 : 1,产卵量分别为124.19万/粒和408.50万/粒;两家系子代的卵径、D形幼虫大小、变态规格无显著差异(P>0.05),但单水管、双水管稚贝的大小差异显著(P<0.05);幼虫浮游期间(0~16日龄),WS和PS幼虫平均生长速度分别为(9.46±1.56)ìm d-1和 (9.60±0.38)ìm d-1,差异不显著(P>0.05).12日龄前,WS和PS幼虫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16日龄时,WS幼虫存活率明显低于PS (P<0.05).变态期间(16~24日龄),WS家系的生长速度((2.64±0.34)ìm d-1)显著地小于PS家系((3.91±0.67)ìm d-1) (P<0.05),WS家系的变态率(5.32%±1.53%)也显著地小于PS家系(15.68%±3.06%) (P<0.01).PS家系在稚贝的室内培育期间(24~60日龄)和生态池育成阶段(60~180日龄)的生长速度均显著地快于WS家系(P<0.05);PS家系的存活率也均显著地高于WS家系(P<0.05).  相似文献   
2.
杨凤  张跃环  闫喜武  张国范 《生态学报》2008,28(5):2052-2052~2059
在温度18.2~20.6℃,盐度23~25,pH 7.96~8.14 的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青蛤幼虫生长、存活及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饥饿状态下,幼虫具有生长现象,且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壳长逐渐接近一个常值而不再生长;幼虫可以由面盘幼虫发育到足面盘幼虫.随饥饿时间延长存活率下降;且足面盘幼虫及其变态规格、单水管稚贝规格随着饥饿时间延长而减小;幼虫的不可逆点(PNR)为12.48d;延迟变态时间长达12.7d.饥饿后再投喂相同的时间,幼虫能够恢复生长,存活的幼虫能够变态;稚贝表现出补偿生长现象,以壳长作为衡量标准,完全补偿生长能力依次为:S10>S11>S12>S1>S2>S3;超补偿生长能力依次为:S9>S8>S7>S6>S5>S4.  相似文献   
3.
生物入侵是继栖息地破坏之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驱动因素。近年来,原产于南美洲地区的斑纹小贻贝(Mytella strigata)在印度-西太平洋海区被陆续报道,而我国台湾、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省份同样发现斑纹小贻贝,且其已经建立可自我维持的种群。但是,作为一种新型入侵生物,斑纹小贻贝尚未引起国内海洋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足够重视,亟待查明其在我国沿海的分布现状、扩散趋势和生态影响等,为斑纹小贻贝的检测、监测、防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综述了斑纹小贻贝的基础生物学特征和全球生物入侵现状,发现国内的斑纹小贻贝源于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于2014年左右通过船舶压舱水或船体生物污损的形式侵入我国南方沿海并迅速扩散。此外,斑纹小贻贝在我国的生物入侵处于"引进-传播"阶段,即将大规模扩繁,因此亟需开展应急清除行动。  相似文献   
4.
甲壳动物精氨酸激酶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是调节无脊椎动物能量代谢的重要酶,在调节无脊椎动物体内磷酸精氨酸与ATP之间的能量平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甲壳动物是节肢动物门内最重要的类群之一,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综述了甲壳动物体内精氨酸激酶的分子构象、表达变化及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甲壳动物的能量代谢调控机制提供必要的参考。另外,文中对甲壳动物精氨酸激酶的重要性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沉积物中重金属源解析对甄别人为活动与自然变化对近海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污染物源解析常用的多元统计分析、地球化学方法和地质统计分析3种主要研究方法,剖析了不同方法的优劣及适用性,提出正定矩阵因子分析、Pb同位素示踪在重金属来源定量化研究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梳理了中国近海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的主要研究结果,发现河口和海湾是沉积物重金属受人为来源影响剧烈的典型近海区域,不同定量解析方法(多元统计分析、背景值估算、Pb同位素分析)均表明中国近海沉积物重金属的人为来源贡献率接近或超过50%.当前中国近海沉积物中重金属源解析研究还存在源识别端元模糊、解析结果缺乏相应的可靠性评价等问题.据此提出近海沉积物重金属源解析研究应使用多种解析技术手段综合、集成与优化,提高源解析的准确性;建立完善指标体系,筛选代表特定人为活动和自然过程的指标;甄别人为源重金属入海方式及过程,为沉积物数据信息的解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全球大洋氮循环的研究发现,大洋输入和输出的氮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所固定的氮中有相当一部分被还原为N2或N2O从大洋中流失,而海洋最小含氧带(OMZ)被认为是发生氮流失的最主要区域,通过反硝化作用和厌氧氨氧化作用,固定氮在OMZ海区内损失量可达40~450 Tg·a-1.对不同海区OMZ内固定氮损失的两种主要作用总结发现,异养反硝化作用在热带太平洋东部、阿拉伯海的OMZ内以及海洋沉积物内占有显著优势,在智利、秘鲁沿岸海域及阿拉伯海域也已发现自养反硝化作用的存在;而在黑海、非洲西南部的本格拉上升流、智利北部沿岸等地,厌氧氨氧化作用强烈,且其在陆架区的作用强度和面积要大于大洋区.OMZ氮的流失除受氮流失过程自身影响外,固氮作用、硝化作用、硝酸盐异化还原作用等都可能对OMZ海区内氮收支不平衡造成影响.其中固氮作用的影响最不能忽视,其在全球OMZ内固定的氮的总量可达15~40 Tg·a-1,是对OMZ氮流失量的重要补充.区分反硝化作用和厌氧氨氧化作用对OMZ氮流失的相对贡献,明确氮流失的另一产物N2O的形成机制和定量评估方法是当前OMZ氮流失研究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本文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研究设想,以期为海洋最小含氧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艳  赵卫红  苗辉 《生态学报》2015,35(8):2659-2666
在东海赤潮爆发区域运用围隔生态系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营养盐条件下围隔生态系内多胺浓度变化。结果表明:2010年选用东海原甲藻赤潮爆发处海水,东海原甲藻是各围隔生态系内主要优势种,没有种群演替现象发生。两种营养盐添加方式下各围隔内精胺浓度维持较高水平,都呈现先波折下降后波折上升的趋势,与东海原甲藻的生长变化正好相反;各围隔内腐胺浓度水平较高,变化起伏较大,其中有两个实验组腐胺整体变化趋势与东海原甲藻生长趋势类似;所有围隔内亚精胺浓度最低,波动较小。2011年取用中肋骨条藻赤潮爆发处海水,所有围隔生态系内优势种都发生了从中肋骨条藻到东海原甲藻的演替。各围隔生态系内腐胺浓度最高,在中肋骨条藻生长初期腐胺浓度下降,随着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有所上升,实验后期随着东海原甲藻的生长又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各实验组精胺浓度较低,在中肋骨条藻消亡东海原甲藻出现的种群演替期间,都呈现出较大波动;各围隔内亚精胺浓度较低,在整个种群演替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变化。围隔生态系中补充营养盐,通过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间接影响围隔生态系内的多胺变化。  相似文献   
8.
长江口及东海夏季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本泽  于婷婷  徐奎栋 《生态学报》2015,35(9):3093-3103
2012年7月,对长江口及东海海域的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该研究海域夏季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总体上自北向南递减,在长江口以东的海域由近岸向外海增加,至约45 m等深线达到最高,然后向深水区减少。其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203±191) 个/10 cm2和(723±171) μg 干重/10 cm2,略高于同一海域春季和秋冬季的数量,但明显低于以往夏季的数量,这可能与本年度该海域沉积物中叶绿素a含量明显偏低有关。在小型底栖动物11个主要类群中,自由生线虫在丰度上占绝对优势(94.1%),其次是桡足类(2.7%)和涡虫类(1.2%)。线虫在生物量上也是最优势类群(62.1%),其次是多毛类(18.8%)、桡足类(8.3%)和涡虫类(6.1%)。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桡足类和涡虫的丰度均与沉积物中有机氮含量呈负相关;多毛类的丰度与盐度、叶绿素a呈显著正相关;而线虫与所测环境因子未见任何相关关系。BIOENV分析显示,与小型底栖动物各类群的丰度相关性最高的环境因子组合为盐度、沉积物含水量和有机氮含量。研究发现,近10年该海域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呈总体下降趋势;而且,小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随时间推移趋向于向沉积物表层聚集,一定程度上显示沉积环境趋于恶化。通过对近岸和外海两个站位的702条线虫生物体积的测算,获得两个站位线虫的平均个体干重分别为0.186 μg/个体和0.281 μg/个体,两站位平均为0.214 μg/个体,与2009年秋冬季相邻两站位的0.213 μg/个体非常接近,但各站位的线虫个体干重变化相对较大。该结果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当前普遍采用的0.4 μg/个体系数高估了线虫的生物量,另一方面显示季节和站位差异影响了线虫个体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黄海鱼类组成、区系特征及历史变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标本馆馆藏标本、采集记录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黄海鱼类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和历史变迁.结果表明:黄海海域共出现鱼类113科321种.从适温类型来看,暖温性种类最多,有139种;暖水性种类次之-107种;冷温性种类70种;冷水性种类5种.从栖所类型来看,绝大多数为大陆架浅水底层鱼类,有193种,大陆架岩礁性、大陆架浅水中上层、大陆架浅水中底层、大陆架大洋洞游性中上层和大洋深水底层鱼类分别为41、34、29、15和9种.纵观历史文献资料,发现黄海鱼类群落结构和数量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以鳀鱼占绝对优势,传统经济鱼类如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太平洋鳕(Gadus macrocephalus)、太平洋鲱(Clupea pallasii)、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鲐(Scomber japonicus)、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镰鲳(ampus echinogaster)、鲆鲽类等在渔获物中所占的比例降低,昔日占优势的大型经济鱼类,逐渐被小黄鱼幼鱼、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angerii)、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方氏云鳚(Pholis fangi)、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等经济价值较低的种类所取代,鱼类物种多样性和资源量呈下降趋势.因此,加强黄海渔业资源管理和多样性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RpoS蛋白是RNA聚合酶的一种σ因子,能够调控一组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因此在细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细菌中,RpoS蛋白的表达受到严格的控制,主要表现在3个水平的调控:转录水平,翻译水平和翻译后水平.环境应力作用通过信号传导进入细菌细胞内,引起一系列微环境的改变,进而引起调控子的变化.通过调控于与RpoS蛋白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作用,达到控制其水平的目的.另外,由于RpoS蛋白在细菌中有特殊作用,因此RpoS蛋白水平的变化会引起众多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从而引起细菌对不同环境应力应答的变化以及细菌的某些特性的改变,为今后细菌病害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策略.综述了近年来对RpoS蛋白的表达调控以及在几种常见菌种中功能的研究进展,由于RpoS蛋白的功能的复杂性,仍有大量的未知功能有待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