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为了探索鹤类精液冷冻保存和使用技术,2003~2005年,进行了白鹤(Grus leucogeranus)的冷冻精液保存及人工授精实验。使用Beltsville家禽精液稀释液作为白鹤精液稀释液,12%的二甲基亚砜(DMSO)为冷冻液。精液样本冷冻经过三个阶段的降温,最后保存在液氮中。成功保存了编号93001雄性白鹤精液36 支(0.2 ml/支)。冷冻精液在0~4℃冰水中解冻3~5 min,解冻后白鹤精液精子活率为29.3%±15.5%(n=16),2004和2005年分别为92101号雌鹤产的两窝卵进行人工授精实验,2年共产卵5枚,其中1枚卵受精并成功孵化。实验发现在雌鹤产卵前一周和产卵期间每天输精,并增加每次输精量,同时在产完1枚卵后4 h内完成一次输精,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圈养川金丝猴生命表和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通过对全世界785只圈养川金丝猴的年龄分布、繁殖率、性比进行统计分析,编制圈养川金丝猴种群的生命表,绘制死亡曲线及存活曲线,计算川金丝猴的内禀增长能力。结果显示:圈养川金丝猴的寿命期望值较长,死亡率低,种群数量波动小,具有相对稳定的生态学特征;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分别为2.674 6、0.095 28/年和1.100 0,说明圈养川金丝猴种群目前仍存在上升的空间,种群结构整体上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
川金丝猴圈养种群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rtae)圈养种群大多饲养在中国的动物园中。根据《川金丝猴国际谱系簿2002》记录,到2002年12月31日种群存活数量185只,包括野外捕获个体和圈养出生个体。近年圈养出生数量一直保持增加,到2000年超过野外捕获个体数量,现在种群的增加更多地依靠圈养出生个体数量的增加。近12年中种群繁殖率不断提高。每年新生幼仔中野外捕获个体组产仔比率逐年减少,圈养出生个体组产仔比率逐年增大,但到2002年前者仍高于后者40%。两组动物的繁殖率都有上升趋势,野外捕获个体组的繁殖率大多高于圈养出生个体组的繁殖率,二者有明显差异。种群遗传状况是基因多样性保存量较高,各小种群的基因多样性却处于较整体低的水平。提高子代的繁殖率,增加各机构之间的合作繁殖以提高小种群的基因多样性保持量,这两者对于种群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使用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高笼养鹤的卵受精率。人工授精时精子的密度和活率是影响卵受精的重要参数,输精间隔和部位也是影响卵受精的因素。为了解人工授精时输入的活精子数与卵受精率的关系,2006年~2007年对3只白鹤Grus leucogeranus、1只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和1只蓝蓑羽鹤Anthropoides paradisea雌鹤进行了人工输精实验,采用输卵管内输精,输精间隔2 d,产完一枚卵后尽早完成一次输精的方法,采精后共输精56次,每次平均输入的活精子数为1.2×107个,3种鹤所产26枚卵中有20枚卵受精,卵受精率为77%。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为我国特有濒危物种。圈养大熊猫是大熊猫保护的一项重要策略,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大熊猫的繁育保护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圈养种群规模快速发展。为评估圈养大熊猫种群的发展与圈养种群的未来增长趋势的关系,通过对大熊猫国际谱系(2015)内990只圈养大熊猫基本信息进行分析,统计各年内存活超过100 d的个体数量并绘制其存活曲线;编制圈养大熊猫种群的生命表,绘制死亡曲线及存活曲线,计算其内禀增长能力。结果显示:自2005年之后,每年存活的圈养大熊猫个体数量均超过20只,个别年份超过30只,2013年和2015年则超过40只;圈养大熊猫的寿命期望值较长,2~25岁死亡率低,绝大多数圈养个体都能活到生理年龄,在生理寿命上特征稳定;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分别为2.248 4、0.062 3和1.064 3,说明圈养大熊猫种群目前仍存在发展上升的空间,种群结构整体上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
威严的老虎在园子里悠闲地散步,憨厚的黑熊惬意地享受着阳光的温暖,调皮的金丝猴朝游客挤眉弄眼,可爱的熊猫宝宝在竹林里嬉戏……这是我们逛动物园时经常可  相似文献   
7.
根据《圈养白鹤中国地区谱系簿2012》提供的数据,应用种群管理软件SPARKSv1.6和PMxv1.0对中国动物园白鹤圈养种群进行统计学和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该种群面临着许多困难,未知性别比例过高(截止到2012年10月31日,中国动物园白鹤圈养种群数量达到92只,其中雄性24只,雌性29只,未知性别39只)、年龄结构不合理(育龄个体数量充足,但幼龄个体数量仅有14只,约占现存种群的15.22%)、基因多样性丢失快(野外来源个体数量较多,达到58只,约占总数的63.04%,但是实际参与繁殖的奠基者仅有7只;该群体中某些奠基者的后代数量较多,种群平均亲缘关系值MK=0.15,从而导致现有种群只保留了野生个体85.25%的基因多样性)、种群数量增长乏力(2006~2012年种群的平均增长率λ=0.98)。因此,为了建立一个健康的白鹤圈养种群,应尽快开展性别鉴定工作,改善饲养环境条件,减少创伤引发的死亡,同时采用各种技术(如人工授精)增加潜在奠基者的繁殖机会,从而尽快扩大种群数量,并减少后代过多个体奠基者的繁殖机会。  相似文献   
8.
许多国家的首都动物园都扮演着国家动物园的角色,它们是这些国家动物园行业的代表,北京动物园也存在这样的状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动物园已经开始关注科普教育,从理念到方向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到了七八十年代,当国际动物园观念发生转变,新型理念下的动物园将功能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保护、一个是教育,现在国外一些动物园开始将就地保护作为中心工作,比如美国的布朗斯科动物园跟中国有50多个合作项目,不是我们观念中那种动物园系统内的合作,而是直接跟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共同在野外进行的,英国切斯特动物园为了保护一种鸟跟中国合作,内容就是在中国建立一个该鸟类的保护区,对比这些新的发展和做法,我们的动物园显得滞后了。  相似文献   
9.
动物园掠影     
《生命世界》2008,(2):12-15
北京动物园前身是皇家苑囿乐善园,也是中国开放最早,饲养动物最多的动物园之一,距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北京动物园在野生动物的饲养繁殖和人工哺育方面都颇具成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