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立名  殷秀琴 《蛛形学报》1999,8(2):106-108
报道中气门地螨股10种螨为中国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2.
周边区域景观破碎对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压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铜鼓岭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4年的SPOT-5卫星遥感数据,应用ERDAS、ArcGIS等遥感和GIS软件提取出研究区的景观要素分类信息,并选用斑块密度(PD)、最大斑块指数(LPI)、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AWMSI)、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AWMPFD)、斑块面积变异系数(PSCOV)等景观指数和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缓冲区)进行景观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铜鼓岭地区景观破碎化趋于严重,在保护区外1 km的范围内,海防林破坏,红树林锐减,生态压力大;高位养虾池的大量建造是威胁保护区生态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作为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的一个重要因素,火对泥炭地优势植物泥炭藓(Sphagnum)孢子库的影响尚不清楚.以采自长白山区泥炭地的泥炭土和3种泥炭藓的成熟孢子为实验材料,室内模拟火烧,以此设置不同温度水平(20、40、60或100℃,持续0.5、1、2、4或10 min),对泥炭藓孢子进行热激处理,经萌发实验后,研究火烧高温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火烧期间各层土温随深度而递减,表层泥炭可达300℃的极端高温,而1 cm深温度仅为70℃,体现出泥炭土良好的热缓冲性;40℃的热激可使锈色泥炭藓(S.fuscum)与中位泥炭藓(S.magellanicum)孢子萌发率提高20%与50%;60℃的热激使尖叶泥炭藓(S.capillifolium)孢子的萌发率提高1倍;100℃热激对3种泥炭藓孢子萌发则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泥炭藓孢子耐受高温的能力有限,但土壤中的孢子凭借泥炭的良好热缓冲性,可以躲避火烧高温造成的致命伤害,适度的热激甚至能提高其萌发力,对其在火后的建植及种群的长存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谢致敬  乌云嘎  孙新 《生物多样性》2022,30(12):22405-25
以长白山弹尾纲为研究对象, 基于1758‒2022年度发表的分类学和生态学文献资料, 编制了长白山垂直自然带弹尾纲物种名录, 分析了首次发表物种的学者贡献、出版物、发表时间和各属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共梳理弹尾纲物种92种, 隶属于3目11科46属, 长角䖴目、原䖴目和愈腹䖴目的物种分别占比61%、31%和8%, 其中长角䖴目的等节䖴科(该类群物种数占总体比例, 26%)、长角䖴科(16%)和鳞䖴科(16%)、原䖴目的棘䖴科(26%)是该地区的主要类群。统计的92种长白山弹尾纲物种由36位学者首次定名和报道, 中国学者占主要贡献(33%), 其次为波兰(11%)、瑞典(11%)、俄罗斯(8%)和美国(8%); 相关论文多发表在国际期刊上, Zootaxa是发表的主要期刊。基于海拔梯度的统计发现, 鳞䖴属(Tomocerus)和符䖴属(Folsomia)的物种沿海拔梯度的分布范围最广(海拔800‒1,700 m), 分布在海拔800 m (15个物种)、1,100 m (20个物种)和1,400 m (14个物种)的物种最多。基于以上结果, 本文讨论了长白山弹尾纲分类学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2017-2020年期间,每年1月份对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布袋沟水库人工引水渠隧道内蝙蝠进行冬眠生态学特征调查,共发现2科5属7种蝙蝠在此冬眠,包括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小菊头蝠(R.pusillus)、华南水鼠耳蝠(Myotis laniger)、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金管鼻蝠(Mu.aurata)、奥氏长耳蝠(Plecotus ognevi)和亚洲宽耳蝠(Barbastella leucomelas)。马铁菊头蝠是优势种(约52%-73%的冬眠个体),其次是小菊头蝠(约19%-37%)、华南水鼠耳蝠(约5%-8%),其余蝙蝠物种数量不足3%。2017-2020年冬眠蝙蝠个体总数呈增长趋势,但仍少于早期报道的数量。有42个隧道每年均有蝙蝠冬眠,而且不同年度冬眠数量也不尽相同。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隧道长度可能是影响蝙蝠冬眠栖息场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Adjusted R2=0.208,P=0.001)。每个隧道内,蝙蝠具有不同的冬眠栖点位置,约4/5的蝙蝠选择温暖且环境相对稳定的隧道深处(> 30 m)作为冬眠栖点,超过95%的个体选择长度> 60 m的隧道冬眠。蝙蝠具有不同的冬眠方式,绝大多数个体采用独栖方式进行冬眠(> 90%),少数采用聚集方式。不同的冬眠栖点和冬眠方式可能有利于冬眠成本优化。此外,栖点温度与蝙蝠体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2=0.98,P < 0.001),而且蝙蝠冬眠期间的栖点温度具有种内和种间差异。研究结果为我国蝙蝠种群保护和冬眠场所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放牧、刈割及摘顶对亚热带人工草地牧草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比较放牧、刈割及摘顶3种干扰发现,适度放牧、刈割提高了亚热带高山人工草地鸭茅、黑麦草种群的适应性,部分原因在于2种干扰均对牧草进行了摘顶.摘顶解除了牧草的顶端优势及生殖生长。放牧、刈割对牧草产生的生态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通过摘顶而实现。从而提高种群密度、热值及能量积累.单因子的人工摘顶试验表明,牧草顶端优势的维持降低了牧草种群密度,抑制了能量积累。从抑制了种间竞争.持续摘顶解除了牧草的顶端优势。促进了牧草密度及能量的增长,从而提高了牧草种群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态学报》2014,38(5):405
功能多样性-生产力关系研究结果支持质量比假说和多样性假说, 但对于这两种假说的适用条件尚有争议。通过对吉林省西部草甸和沼泽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2个物种多样性指标(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eaver指数)、7种植物性状的两类功能多样性指标(群落权重均值和Rao二次熵), 以及土壤环境因子进行调查测量, 研究了群落功能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结果表明: 1)功能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比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更为密切; 2)功能群落权重均值解释生产力变异的能力好于Rao二次熵, 即优势物种对群落生产力的影响作用更大; 3)水淹条件影响着功能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 以群落权重均值为基础的质量比假说适于解释草甸群落功能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 而以Rao二次熵为基础的多样性假说适于解释有强烈环境筛(水淹)的沼泽群落功能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乌苏里土厉螨 Ololaelaps ussuriensis Bregetova et Koroleva,1 96 4和维内土厉螨 Ololaelapsveneta( Berlese,1 90 3)在所查到的文献中仅描述了雌螨和雄螨[1 ,2 ] ,本文描述其若螨。文中测量单位为μm,括号内为测量均值。1乌苏里土厉螨 Ololaelapsussuriensis Bregetova et Koroleva,1964  形态描述 后若螨 (图 1 - 3)体黄色 ,近圆形 ,长宽 51 7- 6 55× 4 0 2 - 540 ( 577× 4 6 6 )。背板覆盖整个或几乎整个背面 ,有深而狭的侧切口。背板前区有毛 1 9对 ,后区 1 4对 ,均细小 ,另有若干对小圆孔。胸板长 2 30 - 2 6 4( 2 37) ,St2…  相似文献   
9.
在所查到的文献中,胸前下盾螨 Hypoaspis praesternalis Willmann,1949和茅舍血厉螨Haemolaelaps casalis(Berlese,1887)已描述了雌螨和雄螨[1-6],本文描述这二种螨的后若螨及前若螨。1 胸前下盾螨 Hypoaspis praesternaltsWillmann,1949 后若螨(图1-3)体黄色,卵圆形,长宽 379-437 X 218-264(414 X 239)μm。背板覆盖背面大部,有狭而深的侧切口,前区有刚毛22对,后区有刚毛17对,均光…  相似文献   
10.
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系统兼受农业和牧业的影响, 属于脆弱生态系统, 尤其是养分贫瘠的盐碱化草地, 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外界干扰的响应更加强烈。位于晋西北地区的农牧交错带盐碱化草地, 地理位置独特, 区别于天然牧区草地生态系统。由于毗邻农田, 农业氮肥的过量使用促进了活性氮气体排放, 同时使得农牧交错带草地土壤碳氮循环发生改变。刈割是北方农牧交错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管理方式, 为了深入探究氮添加和刈割管理方式对农牧交错带草地碳循环的影响, 进一步厘清该区域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动态问题, 该研究设置了一个不同形态氮添加和刈割的裂区实验, 测定土壤呼吸对不同形态氮肥添加和刈割的响应, 为进一步科学管理该区域草地提供可靠的依据。实验样地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境内的“山西农业大学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 于2017年设置不同形态氮添加和刈割处理, 实验处理包括对照(不刈割和刈割)、尿素添加、缓释尿素添加、刈割+尿素添加、刈割+缓释尿素添加, 每种处理6个重复, 共36个小区。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无机氮含量、植物地上和地下生物量, 并计算土壤累积碳排放量及CO2通量。研究结果表明: (1)短期(2017-2018年)尿素和缓释尿素的添加显著提高了该地区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累积碳排放量。与添加缓释尿素相比, 添加尿素处理下的土壤呼吸速率和累积碳排放量更高; (2)刈割显著降低土壤呼吸速率和累积碳排放量; (3)短期氮添加和刈割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呼吸速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 短期氮添加促进了北方农牧交错带盐碱化草地土壤碳释放, 刈割抑制土壤呼吸, 降低了累积碳排放量, 这可能是由于刈割移除地上植物, 减少了凋落物的输入, 底物减少导致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但是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氮添加和刈割对该农牧交错带盐碱化草地土壤碳动态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探究和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