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毛果苔草湿地枯落物及地下生物量动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网袋法和土柱法分别对三江平原湿地毛果苔草(Carex lasiocarpa)种群枯落物及地下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毛果苔草的立枯物总的变化趋势是其拟合曲线符合指数方程。以其凋落物的失重率表示分解速率,而日失重率是随着时间增长而不断减少,且日失重率的变化在0.7058%-0.2372%之间。毛果苔草全生长季(1999年5月2日-10月10日)枯落物总量为210.8876g·m^-2。毛果苔草地下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呈倒金字塔形,数学模拟近于抛物线型。  相似文献   
2.
毛果苔草种群地上生物量与株长或鞘高分形特征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相似文献   
3.
毛果苔草湿地植物营养元素分布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研究生物与环境中化学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主要是指化学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运移、转化及归趋与效应。化学物质包括营养物质、污染物质和在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起媒介作用的次生代谢物质[1] 。对植物不同组织营养成分的季节性变化研究多集中于叶子 ,但对其他部分的研究则较少[10 ] ,分解过程并不是完全始于凋落物到达地面 ,在凋落前就受到渗滤、裂解和真菌的作用[12 ] ;对枯落物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浓度的了解可以预测枯落物的分解速率[11] 。目前 ,湿地的研究偏重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而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的定位…  相似文献   
4.
三江平原毛果苔草湿地光辐射能的利用与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果苔草湿地的物理过程观测设在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实验站内,用美国CID公司出品的光合仪对典型湿地中几种优势植物的光合能力进行测定;在80℃干燥的植物样品(含各种不同的构件),粉碎后,分别称量约1g左右,用美国公司Parr型氧弹式热量计测定;研究发现毛果苔草湿地建群种中毛果苔草的净光合速率最大,为47.41μmol/m/s。以太阳总辐射能和生长季内光合有效辐射为基础计算出各器官的能量利用效率计,极大值是细根,分别为1.3945%和3.1879%,极小值是穗,分别为0.0020%和0.0046%,毛果苔草种群的能量利用率为2.54%。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地下部分的能量含量分布中毛果苔草群落的地下部分能量含量的平均值最大。这说明毛果苔草种群具有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并将大部分能量储存在地下部分。在不同层次的能量含量分配中,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地下部分的能量含量趋于递减。  相似文献   
5.
三江平原毛果苔草湿地能量流动过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池全 《生态学报》2002,22(8):1350-1353
太阳辐射能在生长季内 (4月 3 0日至 9月 3 0日 )到达毛果苔草湿地的太阳总辐射能为 2 673 .0 6MJ· m- 2 ,以此为1 0 0 %进行分析计算 ;其中 ,有 5 7.92 %被植被层吸收 ,为 1 5 48.2 3 6MJ· m- 2 ;在被吸收的能量中 ,仅有 2 .5 5 %的能量通过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固定下来成为毛果苔草湿地的净生产量 ,为 68.2 4997MJ· m- 2 ;生物量年积累量占太阳总辐射能的 2 .2 41 % ,为 5 9.90 3 MJ· m- 2 ;用于形成地上、地下不同器官的太阳辐射能分别为 0 .2 642 %和 1 .9768%。将上述过程予以简化 ,形成该系统能流过程的分室模型 ,该模型将可以对毛果苔草湿地生态系统的季节性动态进行分析、模拟与预测。  相似文献   
6.
区域景观格局与地表水环境质量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军  杨凯  邰俊  单福征 《生态学报》2011,31(11):3180-3189
摘要:区域景观格局对地表水环境具有重要影响,1970s以来国外学者对区域景观格局与地表水水质之间的关系开展了大量研究。在系统梳理景观格局与水质关系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文献探讨了水化学离子、常规污染物、营养物、重金属、有机物、水生生物,直至当前的河流健康等各类水环境指标对景观格局的响应程度,以及景观格局影响水环境的尺度效应问题。认为当前研究存在划定流域边界未能严格避免流域嵌套及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选择景观格局变量尚未充分重视空间结构和水文地貌因素、数据分析技术多限于半定量分析等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试探性地提出国内研究的未来方向,指出在关注研究区域的流域边界是否明确和点源污染是否控制两个理论前提基础上,进一步根据非点源污染物在景观格局中的累积和迁移转化行为特征,进行相应的土地利用景观分类将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基础性工作,提出了将景观格局与过程关系理论应用于城市面源污染调控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非点源与目标水体的空间位置关系、不透水面和透水面的空间格局关系、区域不透垫面比例是否存在阈值,以及设置透水面的最佳空间尺度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