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河北省赤城县大海坨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从2002年到2004年应用生命表方法研究了在同一网络斑块中共存的金堇蛱蝶Euphydryas aurinia和大网蛱蝶Melitaea phoebe两个世代的幼期各阶段的死亡情况,目的是了解影响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为它们的长期保育提供信息。结果表明,金堇蛱蝶幼期总累积死亡率都较小,两个世代分别为59%和72%; 而大网蛱蝶总累积死亡率较高,两个世代分别为89%和80%。影响大网蛱蝶死亡的最重要因子是放牧,两个世代与放牧相关的k值分别为0.559和0.167;尤其是在越冬后大网蛱蝶幼虫组聚集取食阶段,导致两个世代分别有50%和25%的幼虫组死亡。寄生蜂在大网蛱蝶小种群下也分别使两个世代4%和9%的5~6龄期幼虫以及13%和24%的蛹死亡。金堇蛱蝶死亡主要发生在越冬期,与越冬死亡相关的k值两个世代分别为0.073和0.199, 而寄主植物的质量影响越冬期幼虫组死亡; 寄生蜂则对金堇蛱蝶种群的调控作用极小,只有在2003~2004世代有4.0% 的越冬后幼虫被寄生和7%的蛹被寄生。影响两种蛱蝶种群动态的关键因子不同,采取的保护措施应有所不同。在春季减少源斑块内的放牧,对于以源-汇集合种群形式存在的大网蛱蝶种群恢复和增长十分必要; 而对以经典集合种群形式存在的金堇蛱蝶, 通过适当植被管理提高繁殖区域内寄主植物质量,可以提高越冬期幼虫组存活率,有利于其长期持续生存。  相似文献   
2.
3.
入侵植物凤眼蓝繁育系统在中国境内的地理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中国境内的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进行了大规模地理范围的调查,分析了24个地点40个种群的克隆繁殖与有性繁殖的相对水平、三型花柱的花型变化以及花部综合特征的变异。40个种群都以克隆繁殖为主要更新方式。其中36个种群只有三型花柱中的M花型;南宁、重庆的种群中出现了频率极低的L花型;南宁、重庆、福州和海口种群内,出现了具有促进花内自交潜能的半同长花柱花型(柱头与花药相靠拢的M花型变异体或L花型变异体)。与其它地方种群相比,西南和海南岛的种群表现出较多样化的繁育系统。M和L花型个体的结实个体率都约为4%,没有显著差异,种子产量在两花型个体之间也没有差异。由于种群内花型的残缺,作为促进花型之间异交传粉适应机制的三型花柱繁育系统已经解体,部分种群中出现了可以促进花内自交的半同长花柱变异体。克隆繁殖是凤眼蓝适应入侵生境的一种形式,花内自交是凤眼蓝繁育系统在入侵过程中可能的进化方向,这些繁育系统上的变化对该植物的入侵机制和途径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雌雄同体植物的性别干扰及其进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雌雄同体植物在传粉和交配过程中两性功能存在潜在的冲突和妥协。除自交和近交衰退外,人们近年来更加强调导致配子浪费和适合度减少的繁殖代价——性别干扰。性别干扰潜在地存在于雌雄同体植物中,尤其是花粉和柱头空间位置接近而又同时成熟的两性花中。该文首先介绍了雌雄同体植物性别干扰的含义及其各种形式,进而用性别干扰理论来解释各种花部性状的适应意义,同时还回顾了植物中关于性别干扰的少数实验证据。该文强调,通常被解释为避免自交的花部机制实际上更大可能是为了避免性别干扰。从更广泛意义上,自交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形式的性别干扰。  相似文献   
5.
阿拉善荒漠灌丛群落谱系结构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瑞亚  娄安如 《西北植物学报》2019,39(11):2072-2081
为探究阿拉善荒漠灌丛群落的构建机制,该研究选取净亲缘关系指数(NRI)作为谱系结构指数,在对阿拉善荒漠灌丛群落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群落物种组成为基础数据,计算各样地群落的NRI,并分析NRI在经纬度梯度上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土壤因子和水热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阿拉善荒漠灌丛群落谱系结构在阿拉善高原东南部以发散状态为主,在阿拉善高原西部和北部地区以聚集状态为主。(2)阿拉善荒漠灌丛群落的NRI随经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3)阿拉善荒漠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其群落谱系结构均无显著相关性;在降水因子和温度因子中,与群落谱系结构相关系数最大的分别为年降水量和年温度变化范围(最暖月最高温与最冷月最低温的差值),其中:年降水量与NRI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年温度变化范围与NR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最暖月最高温和最冷月最低温与NRI均有显著相关性,推测年温度变化范围对阿拉善灌丛群落谱系结构的影响是通过最暖月最高温和最冷月最低温起作用的。研究发现,阿拉善高原东南部区域的荒漠灌丛群落构成主要受竞争排斥的作用,其西部和北部地区的群落构成主要受环境过滤的影响;阿拉善荒漠灌丛群落的谱系结构主要受年降水量和极端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野猪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大型哺乳动物之一,也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主要的有蹄类动物,东北虎主要的猎物之一。本文采集了中国虎豹观测网络架设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部区域的红外相机完整一年的拍摄数据(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通过占域模型和核密度分析,获得不同季节的野猪生境利用情况和日活动节律,探究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对野猪生境利用的影响。结果显示,野猪偏好于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在靠近居民点的区域活动增加。不同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对野猪的生境利用产生不同影响,受捕食者压力野猪会倾向于躲避东北虎,但东北豹对野猪占域显示为正向影响。梅花鹿和狍对野猪的影响在不同季节呈现相反,梅花鹿对野猪的占域在冬季呈负向影响,而狍对野猪的占域则在夏季呈负向影响。本研究区域内的野猪夏季有2个活动高峰,冬季有1个活动高峰,在不同季节都倾向于白天和晨昏活动,在日落前达到活动最高峰。本研究揭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部区域的野猪生境利用和活动节律是受到植被生境、大型食肉动物和人类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长期相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森林放牧是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影响最广泛且强度最大的人类干扰之一。研究放牧对有蹄类动物食物资源的影响,是估算当前状态下东北虎和东北豹主要猎物承载力的关键,可以为国家公园的管理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16年在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部的牧场和非牧场区域分层抽取50个林下样地设置围栏对照实验,于2017年生长季进行灌草层植被调查 (每个样地的围栏与对照各随机调查3个1m×1m的样方,共调查300个植物样方) ,并应用红外相机技术获取对照样地内有蹄类动物丰富度和活动情况,研究放牧对研究区灌草层植物及动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生长季内,森林放牧显著降低林下灌草层植物生物量 (减少约24%),牧场样地的嫩枝叶显著降低。除禾草外,牧场样地中其他类别植物的氮含量均显著高于非牧场样地 (平均超出非牧场样地25 %)。非牧场样地梅花鹿的相 对丰富度指数 (RAI) 显著高于牧场样地,而狍与野猪的相对丰富度指数 (RAI) 在这两类样地之间没有显著差别。研究结果表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部森林放牧,减少了有蹄类动物灌草层食物资源,降低了有蹄类动物的多度。建议停止森林放牧,恢复有蹄类动物栖息地。  相似文献   
8.
东北虎和东北豹主要捕食马鹿、梅花鹿、狍  及野猪等大中型有蹄类动物,而这些有蹄类的生存依赖森林灌草层的植食性食物资源,形成了东北亚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完整的啃食食物链 (grazing food chain) 主体。本研究通过对建设中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部地区有蹄类栖息地的灌草层植物进行本底调查,获得有蹄类动物的食物资源基线数据。2015年及2016年生长季,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部,随机选择141个样地嵌套496条样线,1948个样方,对不同森林结构 (郁闭林及开阔生境,开阔生境包括林窗、林缘和河岸带) 的灌草层植物生物量、食物类别组成 (嫩枝叶、禾莎草、杂类草和蕨类) 及碳、氮含量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灌草层生物量在开阔生境显著高于郁闭林下 (94.91 g/m2 vs. 30.15 g/m2),达到3.15倍。三种开阔生境下的灌草层食物资源类别组成差异显著,在林窗内以嫩枝叶优势,在林缘以杂类草占优势,在河岸带以蕨类占优势。灌草层中杂类草和嫩枝叶平均氮含量高,杂类草碳含量低、C/N低;四类植物热值均超17kJ/g,其中嫩枝叶最高。嫩枝叶、杂类草占优势的高生物量 (生物量大于40 g/m2) 斑块占郁闭林下的16 %、占开阔生境的50 %左右,可能是精食者 (browser) 的取食热点区域。建议在未来国家公园建设中,在合适的地段保留一定的开阔生境,为梅花鹿等食草动物补充高质量的灌草层食物资源斑块,促进有蹄类动物种群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恢复虎豹种群。  相似文献   
9.
不同多糖对史氏鲟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注射不同多糖后史氏鲟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差异。分别将4种不同来源的多糖(壳聚糖、水苏糖、酵母聚糖和米糠脂多糖)腹腔注射到史氏鲟体内,注射9d后,观测血液中淋巴细胞α-醋酸萘酯酶(α-naphthyl acetate esterase,ANAE)阳性率、血清溶菌活性(Bacteriolytic activity)和血清旁路补体途径溶血活性(ACP hemolytic activity)。结果显示壳聚糖(Chitosan)在几种多糖中免疫刺激作用最强。壳聚糖组与对照组相比,所有的免疫指标活性均有显著提高。壳聚糖组ANAE活性和溶菌活性与其他实验组相比也有显著提高。水苏糖(Stachyose)组、酵母多糖(Yeast polysaccharide)组和脂多糖(LPSR)组与对照相比血清旁路补体途径溶血活性增强,而对ANAE活性和溶菌活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四种同域分布洞巢鸟的巢址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洞巢鸟集团是中国东北地区温带次生林内鸟类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巢址特征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鸟类群落动态的内在机制。作者于2008年4-7月,对吉林大岗林场4种主要洞巢鸟的巢址特征进行了调查,并从多尺度(巢树、巢址和活动区)比较分析,进而探讨了初级洞巢鸟与次级洞巢鸟的关系。共发现160个繁殖巢,其中初级洞巢鸟58巢,包括大斑啄木鸟(Dendrocopos major)24巢和灰头绿啄木鸟(Picus canus)21巢;次级洞巢鸟102巢,包括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38巢和普通?(Sitta europaea)45巢。初级洞巢鸟对巢树无显著选择性,而次级洞巢鸟对巢树有显著选择性,以白皮柳(Salix pierrotii)为主。灰头绿啄木鸟的洞口主要朝南,而其他3种洞巢鸟对洞口朝向没有显著的选择性。初级洞巢鸟巢址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巢树和巢址尺度上,而次级洞巢鸟在3个尺度上均有显著差异。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表明,区分大斑啄木鸟和灰头绿啄木鸟洞巢的关键因子为洞口直径和洞巢内径,即洞巢的大小;区分白眉姬鹟和普通?洞巢的关键因子为巢树树冠高度和洞口深度。也就是说,初级洞巢鸟之间以及次级洞巢鸟之间巢址特征的最主要差异均在巢树尺度上。判别分析表明,普通?倾向于选择灰头绿啄木鸟提供的洞巢,而白眉姬鹟偏好于大斑啄木鸟提供的洞巢。由于啄木鸟所凿洞巢的大小不同,导致了次级洞巢鸟对其巢址的差异性选择。因此,洞巢的大小是影响同域分布的洞巢鸟巢址利用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