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粘虫 Mythimna separata (Walker) 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幼虫经斑蝥素处理后,中肠组织发生明显的病变。粘虫幼虫中肠柱状细胞微绒毛脱落,杯状细胞变大,质膜消失;线粒体不规则肿胀,内嵴排列紊乱、溶解、断裂;粗面内质网扩张明显,核糖体脱落;细胞核肿胀,染色质浓缩,偏移。小菜蛾幼虫中肠组织病变更为明显。表明斑蝥素主要作用于中肠的膜系统,为进一步探讨其毒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蝴蝶新种、新亚种及新记录种(VI)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记述蛱蝶科12新种,2新亚种,1新型,6新记录,4个在《中国蝶类志》中未记载的已知种。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中国蝴蝶新种, 新亚种及新记录种(Ⅲ)(鳞翅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记述中国粉蝶科1新种,4新亚种,1新型,1中国新记录种及6个《中国蝶类志》未记述的已知种,所有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七种蝽mtDNA-16S rRNA基因序列多态性的研究(半翅目:蝽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测定蝽亚科2族4属7个种(宽碧蝽,辉蝽,凹肩辉蝽,角肩真蝽,褐真蝽,斑真蝽,全蝽)9个个体线粒体DNA(mtDNA)的16SrRNA基因片段,分析了其遗传多态性。通过测定该基因片段的序列发现,不同种群存在丰富的DNA序列多态性,同一种的不同个体差异较小,9个个体具有9种基因型。在扩增的长为400bp的基因片段中,通过排序,有338个碱基可用于这9个个体的比较。在这一基因片段中,共检测到122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约36.1%)。NJ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表明碧蝽属归于短中片族,全蝽属的分化较其它属要早。 相似文献
5.
6.
中国蝴蝶新种新亚种及新记录种(IV)(鳞翅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记述斑蝶科 1新种、1新记录种 ;蚬蝶科 2新种、3新亚种。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尾蛱蝶属雄性外生殖器比较形态学研究(鳞翅目,蛱蝶科,螯蛱蝶亚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国尾蛱蝶属Polyura9个种的雄性外生殖器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雄性外生殖器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种类鉴别依据;并根据雄性外生殖器特征编制了中国尾蛱蝶属的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9.
宁夏六盘山地区蝶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研究六盘山地区蝶类区系,结果表明:六盘山地区蝴蝶共有5科68属130种,其中宁夏新纪录种52种;组成以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为主体,占总种数的67.69%;区系过渡性明显。 相似文献
10.
同翅类昆虫的雄性生殖系统及精子发生(昆虫纲:半翅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比较了同翅类昆虫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减数分裂期间染色体的行为和精子尾部的超微结构。研究表明蜡蝉总科和异翅类的精巢具有被膜,而蝉总科、叶蝉总科、沫蝉总科、角蝉总科、木虱总科、蚜总科、粉虱总科和蚧总科的精巢均不具有被膜。也可以根据精巢小叶的形状将精巢分为三类,蝉总科、叶蝉总科、沫蝉总科、角蝉总科、蚜总科和粉虱总科的精巢小叶为球形,蜡蝉总科、木虱总科和蚧总科的精巢小叶为管状,而异翅类的精巢小叶为片层状。减数分裂可以被分为5类:①蝉型(Cicadoidtype);②蜡蝉型(Fulgoroidtype);③木虱型(Psyloidtype);④蚜型(Aphidoidtype);⑤粉虱型(Aleyrodoidtype)和⑥蚧型(Coccoidtype),至少具有四个类群的减数分裂前期I具有弥散期,它们是:木虱总科、蜡蝉总科、蚧总科和异翅类。除粉虱总科和蚧总科的精子尾部退化以外,其余种类的精子鞭毛均具有典型的9 9 2轴丝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