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0篇
  222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探讨亚成体端脑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点,充实比较发育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资料,本文采用脊椎动物神经标本制作技术和常规HE染色法,初步研究了亚成体中华蟾蜍端脑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嗅球位于大脑半球的腹前外侧,细胞从外到内大致可分为7层结构;大脑半球内原始海马较原始梨状区发达;隔区位于原始海马的下方,有外侧隔核和内侧隔核之分;侧脑室的侧壁有内侧界沟区将始海马和隔区分开,也有外侧界沟作为原始梨状区和纹状体的分界;少量脉络丛伸入侧脑室;杏仁核是位于第三脑室两侧的两个细胞核团;纹状体是位于原始梨状区下方和侧脑室底部的细胞团,在两个侧脑室连通时较明显.此外,亚成体端脑内细胞形态和大小分化较为单一.本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有关无尾两柄类神经系统资料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环境温度对爪鲵体温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封闭式小动物能量代谢仪测定了爪鲵在6℃、10℃、15℃、20℃和25℃环境条件下的体温和能量代谢以及在极端环境中的耐受性,探讨环境温度对爪鲵体温及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爪鲵体温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其直线回归方程为:Tb=0.6966 0.9518Ta,相关非常显著.爪鲵对极端环境温度的耐受力较弱,在32℃-35℃高温和-2℃到-6℃低温 环境中的致死体温(TbL50)分别为27.7℃±0.9165℃和2.85℃±0.1539℃.在环 境温度为6℃-25℃的范围内,爪鲵的能量代谢与环境温度呈指数回归相关,指数方程为MR=0 .7495e0.0408x,相关显著.其代谢水平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不同于内热源动物的代谢特征,爪鲵的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显示出外热源动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绿海龟稚龟性别鉴定及临界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组织形态学鉴定、羊水和血液中性激素测定等手段,对惠东港口海龟保护区不同恒温下孵化的绿海龟(Chelonia mydas)进行研究,寻求绿海龟稚龟性别鉴定的最佳方法。结果显示,(1)组织形态学,绿海龟性腺切片分皮层和髓质两部分,卵巢的皮层较厚、基质中有大小不一的未成熟卵细胞,髓质中空腔较少;睾丸的皮层较薄,髓质中空腔较多,呈现出显著的被基质包围的髓质索。(2)性激素测定,当雌二醇与睾酮含量之比E2∶T1.5时,孵出的稚龟为雄性(♂);当E2∶T1.5时,为雌性(♀)。(3)绿海龟性别决定的临界温度在29.4~29.5℃之间,此时孵出稚龟的性比约为1∶1。本文还讨论了各种不同性别鉴定方法的优劣和时期选择。  相似文献   
4.
桓仁滑蜥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大量农田的开垦使得该物种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导致其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其次,大量捕捉使得这一物种遭受了更为严重的生存压力。对野外捕获的12只桓仁滑蜥(Scincella huanrensis)进行实验室内饲养,现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5.
辽宁是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主要分布地之一,种群数量巨大,其群体遗传多样性有待评估.本研究应用ISSR标记技术对东北林蛙4个种群105个样本进行研究,5个引物共获得44条清晰谱带,4个种群的多态位点率均大于75%,Nei's基因多样性为0.2851,Shannon信息指数为0.4476,显示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对遗传分化系数、Nei's遗传距离、AMOVA分子变异巢式方差分析和F-统计量等遗传参数的统计结果表明,辽宁东北林蛙种群间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分析认为,自然屏障(高山和平原等)以及栖息地片段化是其遗传分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碳氮比对固氮菌株WN-F合成胞外多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站的栽培玉米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到高产多糖固氮菌株WN-F,从菌株鉴定、培养条件优化和固氮与产糖关系进行初步研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酶标仪分析菌体生物量法确定菌株的生长培养条件,并分析其固氮与产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阿氏芽孢杆菌,并命名为Bacillus aryabhattai WN-F。WN-F菌株在37℃,180 r/min情况下12 h时生长量达最高值。其培养基优化配方为(L~(-1)):蔗糖20.0 g,牛肉膏2.0 g,KH_2PO_4 0.4 g、MgSO_4·7H_2O 0.4 g、NaCl 0.4 g、CaSO_4·2H_2O 0.4 g和CaCO_3 2.0 g。菌株WN-F的产糖情况随着初始氮浓度的增加,呈现出抛物线关系,适宜碳氮比促进菌体合成胞外多糖。Bacillus aryabhattai WN-F是长期定位试验玉米土壤中的优势菌株,高产胞外多糖且有固氮作用,是发挥玉米联合固氮作用,减少化肥施用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7.
从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站的栽培玉米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到高产多糖固氮菌株WN-F,从菌株鉴定、培养条件优化和固氮与产糖关系进行初步研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酶标仪分析菌体生物量法确定菌株的生长培养条件,并分析其固氮与产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阿氏芽孢杆菌,并命名为Bacillus aryabhattai WN-F。WN-F菌株在37℃,180 r/min情况下12 h时生长量达最高值。其培养基优化配方为(L^(-1)):蔗糖20.0 g,牛肉膏2.0 g,KH_2PO_4 0.4 g、MgSO_4·7H_2O 0.4 g、NaCl 0.4 g、CaSO_4·2H_2O 0.4 g和CaCO_3 2.0 g。菌株WN-F的产糖情况随着初始氮浓度的增加,呈现出抛物线关系,适宜碳氮比促进菌体合成胞外多糖。Bacillus aryabhattai WN-F是长期定位试验玉米土壤中的优势菌株,高产胞外多糖且有固氮作用,是发挥玉米联合固氮作用,减少化肥施用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8.
Wang XF  Chen XY  Zhang XM  Zhou Y  Zhang HC  Miao QM  Fang J  Xu JF 《遗传》2012,34(2):208-214
转Cry1Ab基因水稻Bt01为一种新型的转基因水稻,文章首先利用Southern blotting验证了外源基因Cry1Ab转入了Bt01中,且为单拷贝,再利用TAIL-PCR方法获得了其插入位点信息,根据获得的Bt01的5′端插入位点序列,设计了相应的定性与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引物及探针,实验结果显示,定性PCR检测体系的最低检测极限(LOD)为10个拷贝,定量PCR检测体系的LOD为5拷贝,最低定量极限(LOQ)为10拷贝。同时为了验证建立的定量PCR体系的准确性,利用该体系检测已知转基因水稻Bt01含量分别为3%和0.5%的样品,定量结果分别为2.7%和0.47%。研究结果表明,该转化体特异性定性与定量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良好的灵敏性,为转基因水稻Bt01的身份识别和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毛敏  杨明  刘新宇 《兽类学报》2022,42(4):420-431
冬眠哺乳动物的肠道微生物会发生季节性变化,同时在冬眠期间动物处于禁食状态,对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组成也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达乌尔黄鼠育肥阶段 (起始育肥期、快速育肥期、育肥完成期) 和冬眠阶段 (冬眠早期、冬眠晚期、出眠期) 共6个时期盲肠菌群的多样性、组成和功能,并通过冗余分析 (RDA) 探究其生理特征与菌群组成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揭示达乌尔黄鼠盲肠菌群的季节性变化。菌群组成的分析显示达乌尔黄鼠盲肠菌群主要由厚壁菌门 (Firmicutes)、拟杆菌门 (Bacteroidetes) 和疣微菌门 (Verrucomicrobia) 组成。与其他时期相比,冬眠早期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减少,拟杆菌门和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在Alpha多样性中,起始育肥期、快速育肥期和冬眠早期的Chao1和ACE指数显著低于出眠期,育肥完成期的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快速育肥期 (P < 0.05) 。通过加权和非加权的UniFrac距离矩阵的主坐标分析发现盲肠菌群均显示出了明显的季节性聚类。PICRUSt分析中,丁酸代谢等代谢通路在育肥阶段富集,冬眠阶段集中在氮代谢等相关通路中。RDA分析显示达乌尔黄鼠不同时期的生理特征与其盲肠菌群的组成和功能显著相关。本研究表明,冬眠使达乌尔黄鼠盲肠菌群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度发生改变,盲肠菌群组成和功能的变化调节了达乌尔黄鼠的生理代谢,使达乌尔黄鼠适应季节性的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爪鲵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特点。爪鲵口腔底部具有肌肉质的舌,食管很短,胃是呈纺锤形的长囊,胃壁较厚,粘膜厚,胃腺发达。消化管肌层皆为平滑肌,环肌明显多于纵肌。肝脏较大,分左、中、右三叶;有胆囊;胰腺长带状,胰管与胆管汇合后与小肠最前部的十二指肠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