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7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为了解决水资源供应严重短缺,缓解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沈阳市在今后5~10年内将建成中水回用系统,使城市中水回用率达到50%.文中回顾了污水处理和回用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了中水回用的常规技术和新工艺(包括土壤渗滤法、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法、周期循环延时曝气工艺法),并指出土壤渗滤法(SAT)和膜生物反应器(MBR)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中水回用领域的光明前景.通过列举一些污水回用项目的实际例子,分析了中水回用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经济和生态效应,并探讨了沈阳市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低剂量混合污染生态毒理与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中的化学品往往以低剂量混合形式存在.对单一化学品高剂量暴露下的生态毒性研究成果,难以适用于环境中低剂量混合物的生态毒理效应诊断及风险评价.文中概述了低剂量化学品混合污染生态毒理及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低剂量化学品混合污染诊断的分子毒理研究方法、风险评价方法,并介绍了简单和复杂混合物的风险评价方案.对低剂量混合污染生态毒理与风险评价研究的发展动向提出了见解,指出低剂量化学混合物的研究需要寻找敏感终点,引入多学科手段,积累更多的数据,建立完善、统一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关于一类非自治阶段结构捕食系统的持久性与周期解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了一类非自治阶段结构捕食系统的渐近性质,得到在适当的条件下系统的持久性,对应周期系统正周期解的存在性、唯一性以及全局渐近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2,4-二氯苯酚在土壤与河流底泥中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化学工业园内四柳河沿岸土壤与河流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灭菌、温度与污染物初始浓度调控,研究了2,4-二氯苯酚在土壤与河流底泥中降解动力学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微生物对2,4-二氯苯酚降解起主导作用,在45d内,非灭菌土壤和河流底泥的降解率分别是灭菌条件下的1.5~3倍、1.4~2.8倍,土壤和河流底泥中的2,4-二氯苯酚微生物降解量分别为0.128~0.599和0.113~0.718mg·kg-1,非灭菌处理半衰期时间短于灭菌处理;(10±1)℃~(30±1)℃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高,2,4-二氯苯酚降解加快,在(30±1)℃土壤与河流底泥中残留量最小,分别为0.305和0.203mg·kg-1,半衰期也最短;土壤与河流底泥中的2,4-二氯苯酚均在其浓度为0.5mg·kg-1时降解最快,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2,4-二氯苯酚降解速度呈现递减趋势,半衰期增长。  相似文献   
5.
植物排放甲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大气痕量气体,参与全球变暖和大气化学作用。传统上已知的甲烷生物排放源只有专性厌氧的原核生物即甲烷产生菌。然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植物在好氧条件下能通过一种未知的机理排放甲烷,即非微生物机制产生甲烷。本文对植物排放甲烷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应加强研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6.
概述基因序列在双翅目蚤蝇科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对蚤蝇科已测序的分类单元和基因序列进行了总结,12S rDNA和16S rDNA应用最广泛,涉及蚤蝇科17个属;获得基因序列最多的是Melaloncha属。蚤蝇科分子系统学研究内容为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分析、物种鉴定和隐存种发现。今后蚤蝇科分子系统学研究应增加蚤蝇标本的种类与数量,选择标准化基因。  相似文献   
7.
国槐尺蠖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恒温20,23,25,27,30℃下,对沈阳市国槐尺蠖Semiothisa cinerearia Bremeret Grey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逐渐缩短;国槐尺蠖卵,幼虫,蛹,成虫期和世代发育起点温度C分别为(4.20±0.95),(5.80±0.95),(8.28±0.30),(16.92±0.50)和(9.06±0.21)℃。相应的有效积温K分别为(71.3±2.3),(300.5±14.3),(354.2±8.3),(52.4±2.59)和(752.76±10.5)日.度。根据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预测出国槐尺蠖在沈阳的年发生代数为3.4~3.6代,其结果符合实际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8.
太子河水体中多环芳烃分布与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振荡提取-硅胶柱净化-HPLC荧光(FLD)/二级阵列检测器(DAD)检测法测定了太子河水中USEPA 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枯水期(4月)、丰水期(7月)和平水期(10月)太子河水中PAHs总浓度分别为454.5~1379.7、1801.6~5868.9和367.0~5794.5 ng·L-1,同国内外河流相比,太子河水中PAHs污染较严重,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丰水期PAHs浓度远高于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太子河水中均以2~3环PAHs为主,但不同季节代表性PAHs的种类不同.污染来源分析表明,枯水期太子河水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污染,丰水期和平水期主要来源于石油源和燃烧源的混合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使得海洋资源(尤其是近海海洋资源)急剧下降,加上日益严重的海洋污染,给海洋资源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更好的管理和利用海洋资源,本文考虑到环境污染中脉冲扩散对种群的影响,建立了一个近海-远海渔业模型,给出了正周期解存在性及平凡周期解和正周期解全局渐近稳定性的充分条件.进一步,在环境污染的情况下,给出了最优捕获策略,得到了最大持续产量和相应的捕获努力量.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证实了我们所得的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记述中国陆小粪蝇属Terrilimosina Rohacek 2种,其中产自广西猫儿山的1新种:羊角陆小粪蝇T.capricornis Su et Liu,sp.nov.和采自辽西的1新纪录种:短陆小粪蝇T.nana Hayashi,1992.新种模式标本和检查标本均保存于沈阳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