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研究牙斑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胃炎组、胃炎治疗组分别进行牙斑和胃黏膜幽门螺杆菌培养和比较。结果牙斑细菌培养:胃炎组阳性14例,阳性率为12.8%;治疗组阳性11例,阳性率为10.1%。胃黏膜细菌培养:胃炎组阳性47例,阳性率为43.1%;治疗组阳性19例,阳性率为17.4%。治疗前后比较牙斑标本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黏膜标本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牙斑中确实存在着幽门螺杆菌,而且是胃内反复感染的源泉,以致慢性胃病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相似文献
2.
以豫北太行山旅游开发的典型地—红旗渠青年洞和太行大峡谷桃花洞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和现场提问的方法,以敏感水平、物种多样性指数、旅游影响系数和环境质量重要值等6项指标,同时对景区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考察,分析评价了旅游开发对该区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考察的各项指标中,敏感水平与群落景观重要值及生物多样性信息指数两项指标基本上成反比关系。旅游活动对景区的植被、土壤和环境质量都已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3.
平菇多糖清除O_2~-及对红细胞膜自由基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经热水抽提 ,Sevag法去蛋白后 ,用乙醇沉淀 ,得平菇粗糖。上SephadexG - 10 0层析 ,可得精制多糖。在体外反应产生O2 -,此体系中 ,加入不同浓度的平菇多糖。平菇多糖在较低浓度时 (<2 0 0mg/L)具有清除O2 -作用 ,而在较高浓度 (>2 0 0mg/L)时 ,作用不明显。同时 ,用荧光法研究平菇多糖对小鼠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平菇多糖能够抑制小鼠红细胞的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4.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现状与恢复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状况,对于保障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该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在资料查阅、实地考察与访谈的基础上,阐述了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重建对策。 相似文献
5.
采用RAPD方法对来源于美国三个地区的30条斑点叉尾鮰进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对60个随机引物进行筛选,选出能够区分地区内以及地区间种群遗传多态性的引物。通过统计学的方法计算分析得出三个地区各自种群内遗传相似率,德克萨斯州为82.52%,阿纳巴马州为80.46%,密西西比州为83.71%。对地区之间种群的遗传分化情况进行t检测分析得出三个地区之间斑点叉尾鮰种群的遗传特性各不相同,其中差异最大的是阿纳巴马州和密西西比州,差异最小的是德克萨斯州和密西西比州。 相似文献
6.
收集黑眶蟾蜍皮肤分泌物,经Sephadex G-25去除大分子蛋白后,利用微量测定法进行抗菌活性分析。结果发现:黑眶蟾蜍皮肤分泌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对革兰氏阴性菌中的嗜水气单细胞菌也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大肠杆菌的抑制相对较弱。利用胰蛋白酶对黑眶蟾蜍皮肤抗菌肽水解后,其抗菌活性消失。将黑眶蟾蜍皮肤抗菌肽在37-95℃和pH 2.5-5.0下保温,发现其抗菌活性成分对热及酸耐受性较强。黑眶蟾蜍皮肤分泌物在低浓度无溶血活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核基因LEAFY第二个内含子片段对中国现存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Palmer)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华水韭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现存中华水韭7个自然居群共105个样本中存在7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89,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21,遗传差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72%),且存在较高的基因流(Nm=0.59)。同时,居群遗传学分析结果发现中华水韭居群不存在明显的谱系地理格局(GST>NST);Mantel检验中Rxy值为-0.286,P(rxy-rand≥rxy-data)值为0.370,表明居群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UPGMA聚类分析显示处于海拔较高位置的2个居群与其它5个居群遗传关系较远;中性检验(Taijima's D、Fu & Li's D*和F*)检测结果均为负值,基于稳定模型的失配分布检测显示为多峰。根据中华水韭居群的地理位置,推测中华水韭的遗传结构可能与水系、海拔分布及其杂交后代多倍化的物种形成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剂量创伤弧菌感染小鼠心肌、骨骼肌的超微结构变化,比较创伤弧菌引起的特征性病变下肢水肿骨骼肌病变与心脏病变出现的次序,探讨下肢水肿是否存在与心肌病变有关.方法:16只6~8周ICR(清洁级)小鼠.实验组12只腹腔注射<LD50(1.34×107个/ml)的菌量(4.45×105个/ml)0.2ml,4只注射生理盐水0.2 ml作为菌液对照.分别取1 h、3 h、6 h、12 h小鼠心肌、后肢骨骼肌肌肉组织0.1cm×0.1 cm×0.1 cm置电镜固定液,超薄切片观察超微结构.结果:引起的动物模型实验组小鼠主要的实质性病变在心肌.实验组3 h就发现肌原纤维间隙扩大,肌丝断裂,肌膜下水肿较明显.6 h肌丝排列紊乱,疏松,局灶性肌丝断裂溶解.12 h核固缩水肿,间隙水肿,肌丝断裂,线粒体肿胀.而骨骼肌肌肉超微结构变化不明显,3 h、6 h和12 h实验组未死亡小鼠只表现肌组织间质变化,肌浆网扩张,组织间质水肿,胶原纤维排列稀疏、溶解.结论:本实验心肌、骨骼肌水肿与临床下肢水肿的症状相吻合,并提示心肌的实质病变明显早于骨骼肌,比较而言创伤弧菌所致病变是以重要脏器心脏的损伤为主,早期创伤弧菌对骨骼肌肌肉的实质性损伤并不明显.由创伤弧菌所致的原发性败血症表现双下肢出血性水肿可能不是创伤弧菌初始病变.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系小鼠对代谢性高尿酸血症造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别以昆明种小鼠及ICR、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比较在复制高尿酸血症模型时可能的小鼠品系差异,并通过降尿酸药物别嘌呤醇与非布索坦验证选择降尿酸药物筛选时选用不同品系动物造模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剂量次黄嘌呤腹腔注射联用尿酸酶抑制剂氧嗪酸钾皮下注射给药,测定不同造模时段各品系小鼠血清尿酸值。结果:ICR、C57BL/6J小鼠对高尿酸血症造模耐受显著高于昆明种小鼠,在腹腔注射次黄嘌呤500mg/kg,皮下注射氧嗪酸钾300mg/kg时,才可获得稳定的可用于药物筛选的高尿酸血症模型。结论:选择高尿酸血症在体模型时,昆明种小鼠灵敏度高于ICR小鼠以及近交系的C57BL/6J小鼠。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