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5篇 |
国内免费 | 147篇 |
完全免费 | 640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56篇 |
2011年 | 60篇 |
2010年 | 59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138篇 |
2007年 | 122篇 |
2006年 | 107篇 |
2005年 | 78篇 |
2004年 | 135篇 |
2003年 | 81篇 |
2002年 | 92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菊科外来植物最近出现在我国华北地区的天津市和河北省的衡水与廊坊市。专家鉴定结果证明这是一种我国从未报道过的外来物种Flaveria bidentis。本文拟定了它的中文名称:黄顶菊,并对其原产地、扩散范围以及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介绍。通过分析其特性,我们认为黄顶菊是一种入侵性极高的一年生杂草,特别是对农牧业生态系统有极大的破坏性。为了防治、控制和根除这种新入侵的有害物种,本文借鉴国内外入侵物种防治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并呼吁各有关人员和部门积极行动起来,调查其入侵途径,分析其可能入侵的区域,评估其入侵性,拟定科学的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2.
铅、镉、铬单一和复合污染对青菜种子萌发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68,自引:3,他引:65
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世界上倍受重视的一类公害。重金属以汞毒性最大 ,镉次之 ,铅、铬、砷也有相当毒性 ,有人称之为“五毒”。冶炼和采矿是向环境中释放重金属的最重要的污染源。此外 ,不少工业部门也通过三废向环境中排放重金属。农作物受到重金属污染后 ,不仅严重影响其产量和质量 ,更为严重的是重金属经食物链进入人体 ,在人体内富集 ,危害人类健康。近几年 ,国外利用陆生植物进行毒性试验已有所增加 ,其中包括植物种子发芽毒性试验[1] 。植物种子发芽毒性试验较其它毒性试验方法有两大优点 :一是方法简单 ,持续时间短 ;二是这种方法对毒物… 相似文献
3.
实时定量PCR技术的介绍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既保持了PCR技术灵敏、快速的特点 ,又克服了以往PCR技术中存在的假阳性污染和不能进行准确定量的缺点。另外 ,还有重复性好、省力、低费用等优点。实时定量PCR技术是从传统PCR技术发展而来 ,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主要不同之处是其定量的体系。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该技术定量的原理。1 荧光染料的应用荧光染料的应用是实时PCR技术能够进行定量检测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PCR反应体系中应用荧光标记物 ,通过监测荧光信号的累积实现对整个PCR循环进程的观察。目前主要有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锦带花的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传粉者的观察 总被引:44,自引:7,他引:37
在野外实地观测锦带花(Weigela florida(Bunge)A.DC.)的开花动态和访花者,在显微镜下观测柱头和花粉的形态及花粉-胚珠比,用TTC法测定锦带花花粉的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锦带花的花粉活力在开花时达70%以上,且能维持3d,之后明显下降。锦带花的柱头在开花3h后多数呈白色、二裂、具可授性,柱头的可授期持续2~3d。柱头与花药之间有5.3士0.9mm的空间距离,自然条件下难于自花授粉.开花当天7.00~10.00之间访花者最丰富,开花第2天访花者减少,开花第3天时访花者更少。在锦带花上记录到的访花者隶属于膜翅目、鳞翅目和双翅目,其中,熊蜂和蜜蜂是主要传粉者。 相似文献
5.
水稻化感品种能从根系分泌释放化感作用物质 ,长期以来 ,酚酸类物质被认为是水稻根分泌的主要化感物质 ,但这一结论常常被质疑。利用连续循环和直接树脂吸收两种方法采集典型的水稻化感品种 PI31 2 777幼苗的根分泌物 ,并用液相色谱 /质谱(L C/ MS)联用技术鉴定了根分泌物中的非酚酸类物质。结果显示 ,水稻 PI31 2 777幼苗根系能分泌释放 7-甲氧基羟基肟酸、羟基肟酸、3-异丙基 - 5 -乙酰氧基环己烯酮 - 1、5 ,7,4′-三羟基 - 3′,5′-二甲氧基黄酮、二萜内酯 A和二萜内酯 B6个非酚酸类化合物。经液相色谱 (HPL C)定量分析 ,这些化合物在水稻生长 1 0 d的根分泌物中的浓度为 5~ 1 9μmol/ L。进一步的生测结果显示 ,这些化合物在其释放的浓度范围能对稻田常见的稗草和异型莎草有抑制活性 ,尤其是这些化合物的等摩尔混合物的抑草活性增加 ,同时水稻根分泌物的抑草活性与土壤载体显著相关。表明羟基肟酸、环己烯酮、黄酮和二萜内酯四类非酚酸类物质是水稻的主要化感物质 ,这与近期愈来愈多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外来植物的入侵能力与其性状之间的关系是入侵生态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成功的入侵种常常能占据多样化的生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繁殖力和散布力.表型可塑性和遗传分化是外来入侵植物对生境异质性的两种适应策略;散布体多态型和散布途径多种化,使外来入侵植物迅速占领入侵生境,并进行远距离扩散;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并存,并根据生境和入侵阶段权衡的繁育对策不仅使入侵种群大面积暴发成为可能,而且直接影响散布机制并对种群遗传结构具有调节作用.高效的资源利用性竞争,加之以化感作用为基础的干扰性竞争使植物更具入侵性. 相似文献
7.
青菜幼苗体内几种保护酶的活性对Pb、Cd、Cr胁迫的反应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1 引言自从McCord在1969年第一次从牛红血细胞中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且证明其功能是清除超氧化物以后,研究者们在植物细胞中也发现了这种酶,并且证明具有同样的功能.后来又发现植物细胞通过多种途径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同时细胞也存在清除这些自由基的多种途径[5],两者形成平衡体系.但是,许多逆境因子如寒冷、干旱、干燥、水淹、重金属Al等都能影响植物体内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平衡,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它们能够启动膜脂过氧化或膜脂脱脂作 相似文献
8.
采用野外采样系统分析法,研究了沈阳冶炼厂的8种植物对重金属(Pb、Zn、Cu和Cd)的吸收与富集作用以及可能的耐性机制.结果表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因植物种类、部位及重金属种类而不同.茼麻(Abutilon theophrasti)对Pb的吸收和富集能力较强,小白酒花(Conyza canadensis)、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茼麻、龙葵(Solanum nigrum)、绿珠藜(Chenopodium acuminatum)和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对Zn的吸收和富集效果较好,绿珠藜和茼麻对Cu的吸收和富集能力较强,龙葵、绿珠藜、茼麻、酸模叶蓼和小白酒花对Cd的吸收和富集能力较强.这些植物向地上部转移某些重金属的能力很强,转移系数大于1,可用于植物提取方式的污染土壤修复.其他转移系数小于1的植物,适合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稳定. 相似文献
9.
10.
野外定位观测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短梗五回(E.sessiliflorus)的开花进程,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和开花动态,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分别测定刺五加,短梗五加的繁育系统,结果显示,刺五加种群,短梗五加种群的花期均持续1个月左右,刺五加比短梗五加早开花20d 左右,二均有雄蕊先熟现象,刺五加是单全异株植物,种群内既具有雄性,又具有雌株,还具有两性株,繁育系统主要为异交,需要传粉活动才能完成授粉过程,与刺五加不同,短梗五加仅具两性花,但繁育系统也以异交为主,短梗五加两性花中的雌,雄器官既在空间上分离,又在时间上分离,只能进行同株异花间或异株,异花间传粉才能受精结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