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5篇 |
免费 | 45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85篇 |
2010年 | 71篇 |
2009年 | 66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59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2.
根据人胰激肽原酶的氨基酸序列,采用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设计合成目的基因片段约750 bp.将设计得到的片段连接到pET-22b(+)表达载体中并测序,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Rosetta中进行诱导表达.将IPTG诱导表达的菌体进行SDS-PAGE电泳,在相对分子质量24 kD处可明显观察到高表达带,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质量分数可达21.6%,进一步测得蛋白活性为2.27 nmol/s.利用MALDI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MS)鉴定蛋白,蛋白得分106,大于可信得分83(P <0.05),确定了蛋白一级结构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非人灵长类局部脑缺血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人灵长类动物在种系发生上较啮齿类更接近于人类,用来制备局部脑缺血模型可以更好的拟合临床症状和机理。通过对国内外非人灵长类动物局部脑缺血模型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现状进行收集、分类和述评,展望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利用低等灵长类动物树鼩研究缺血性中风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以拟水狼蛛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不同生境汞在土壤和蜘蛛体内的含量,研究了不同生境汞对拟水狼蛛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 表明:4个采集样点(S1、S2、S3和S4)拟水狼蛛体内重金属汞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在重金属胁迫下,重金属汞含量高(S1、S2和S3)的拟水狼蛛体内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S4),是对照组的2.4~3.8倍.GSH含量与重金属汞含量显著正相关(r2=0.9624,P<0.01).对于GST、CAT和SOD,重金属汞含量高则酶活性低,GST、CAT和SOD酶活性与重金属汞含量显著负相关.因此检测拟水狼蛛体内的酶活性变化即可知环境中重金属汞的污染程度,提示拟水狼蛛可以作为重金属污染的重要监测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逆散对疲劳大鼠学习记忆及脑内GABA_B1受体的影响。方法:应用游泳训练和睡眠剥夺方法复制疲劳动物模型,运用Y-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脑内GABA_B1受体阳性反应物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大鼠Y-迷宫正确反应率明显下降,错误反应率明显升高,大鼠脑内GABA_B1的阳性反应物数目明显增多;中药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正确反应率明显升高,错误反应次数明显下降,脑内GABA_B1受体的阳性反应物数目明显减少。结论:四逆散对疲劳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灾害后精神及行为障碍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发病率及患病率高、病程长、疗效差等特点,严重影响了临床救治。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致力于PTSD研究的研究者,从行为学、神经内分泌等宏观研究,到形态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功能研究,再到临床实验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许多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果。本文针对国内外研究者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宏观上为PTSD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些循证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肾法与舒肝法对大鼠吗啡精神依赖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盐酸吗啡建立大鼠精神依赖模型(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采用Obersiver5.0行为学软件分析大鼠的CPP效应,并利用RealtimePCR方法测定伏核和前额叶皮质内NR2B亚基的mRN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白侧累积停留时间极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同时伏核与前额叶皮质中NR2B的mRNA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和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肾组和舒肝组大鼠在白侧的累积停留时间显著下调(P〈0.05),疏肝组NR2B的mRNA也显著下降(P〈0.05),而补肾组变化不显著。结论:①补肾法与舒肝法对吗啡引起的精神依赖均有调节作用。②舒肝法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通过影响伏核和前额叶皮质中NR2B亚基的mRNA表达进一步调节精神依赖的相关神经通路。③补肾法的作用机制与NR2B亚基的mRNA表达关系不密切,其调节的具体机制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疏肝补肾法对疲劳大鼠学习和记忆力及对海马CA1区神经颗粒素(Neurogranin,Ng)的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pargue-Dawley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MG)、对照组(CG)、和疏肝补肾组(LK)。采用复合模型:运动疲劳模型与睡眠剥夺法造疲劳大鼠模型。运用Y迷宫进行学习和记忆力的测试。以Real-timePCR技术分析海马CA1区神经颗粒素的mRNA表达。结果:Y迷宫实验显示用药后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优于模型组,而疏肝补肾组大鼠在正确反应率、错误反应次数、达标所需训练次数和总反应时间皆与模型组有差异(分别为P〈0.01、P〈0.01、P〈0.05和P〈0.05),其NgmRNA在海马CA1区的表达也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复合模型会造成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受损。疏肝补肾法能显着影响疲劳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Ng的mRNA表达。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它分布在世界各地并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本文从NCBI的GenBank中下载了106条B2亚型和130条C2亚型的基因组全长序列,以下载的数据为材料,分析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在B2和C2亚型基因组序列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简单重复序列的重复次数比较少;二型简单重复序列在研究的五种简单重复序列类型中占绝对优势;这可能与B2和C2亚型基因组序列有较高的突变率有关。同时还发现最普遍的SSRs、序列间SSRs的平均相对丰度和平均相对密度在B2和C2亚型中分布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气温骤升导致高血压大鼠发生脑梗塞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RHRSP)模型,放置于人工模拟气温骤升的高温环境中诱发脑梗塞,检测高温刺激前后大鼠ACTH、CORT、TSH、T3、T4的变化。结果:突然升温使生理组大鼠ACTH和CORT水平表现升高的趋势。模型组高血压大鼠CORT、TSH、T3、T4水平在升温中均呈现升高趋势,但是ACTH水平却明显降低(P〈0.05)。升温后发生脑梗塞大鼠的ACTH和T4水平与升温前比明显下降(P〈0.01),而TSH水平明显高于升温前水平(P〈0.05),T3水平不变。结论:高血压机体应激反应系统紊乱,甲状腺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异常波动,是突然高温促发高血压机体脑梗塞发病的重要神经内分泌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