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梅花‘南京红’花色色素花色苷的分子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特殊颜色反应、纸层析、紫外 -可见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表明 :梅花‘南京红’花色色素的 3种主要花色苷分别是 :花青素 3 氧 (6″ 氧 α 吡喃型鼠李糖基 β 吡喃型葡萄糖 )苷 ,花青素 3 氧 (6″ 氧 没食子酰 β 吡喃型葡萄糖 )苷和花青素 3 氧 (6″ 氧 反式阿魏酰 β 吡喃型葡萄糖 )苷。花青苷在根本上决定着‘南京红’的粉红色花色 ,并可能强化‘南京红’的耐寒能力 ,也奠定了开发和利用该种花色色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冷冻精子的复苏运动度、荧光染料Hoechst 3 3 2 5 8检测的细胞膜完整率、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花生凝集素 (FITC PNA)检测的顶体完整率作为精子功能状态的指标 ,对甘油、二甲亚砜、乙二醇和丙二醇 4种常用渗透性防冻剂在猕猴精子冷冻保存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冷冻保存精子的复苏运动度 ,甘油 ( 4 7 3± 5 7% )和乙二醇 ( 4 4 8± 6 7% ) >二甲亚砜 ( 2 2 9± 0 9% ) >丙二醇 ( 0± 0 % ) ;细胞膜完整率 ,甘油 ( 5 4 8± 3 2 % )和乙二醇 ( 5 4 0± 6 7% ) >二甲亚砜 ( 3 7 5± 7 0 % ) >丙二醇 ( 2 8 3± 6 5 % ) ;顶体完整率 ,甘油 ( 82 2± 2 4 % )和乙二醇 ( 82 4± 2 4 % ) >二甲亚砜 ( 6 8 7± 5 7% )和丙二醇 ( 72 3±3 5 % ) (P <0 0 5 )。结果提示 :二甲亚砜和丙二醇 ,尤其是丙二醇并不适合猕猴精子的冷冻保存 ;而乙二醇具有和甘油相似的保护作用 ,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猕猴精子冷冻保存的渗透性防冻剂。 相似文献
3.
哺乳动物细胞系(株)已在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生物医学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已被用于基因定位、检测理化因素的毒性和细胞因子活性、生产单克隆抗体、制备组织工程化人工器官和转基因动物等方面,更是研究发育生物学、肿瘤发生学、肿瘤治疗等不可或缺的材料。综述了哺乳动物细胞系(株)的建立方法及其在以上各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培养条件下纤维素分解菌对稻草的分解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不同培养条件 4株纤维素分解菌对稻草的分解试验 ,发现不同纤维素分解菌对稻草纤维素的分解能力有一定的差异 ,部分菌株混合接种培养的分解率明显高于单独培养的分解率 ,混合培养时分解率受接种顺序影响不明显 ,在 1株分解木质素较强菌株 (侧孢霉 )存在情况下 ,培养前期升高培养温度能提高分解率 相似文献
5.
梅花是中国的候选国花之一。属于花色苷的梅花'南京红'花色色素用含1%浓盐酸(v/v)的甲醇提取,并呈现纯净的紫红色。体外试验表明:该色素在pH0-3范围内颜色稳定,因不同光质、热、氧化剂、还原剂、螯合剂而呈现无色、墨绿色或黄绿色,因不同金属离子、离子的不同浓度而呈现程度不同的红色、紫色、黑黄色、红中带黑或微蓝绿色,葡萄糖和低浓度苯甲酸钠几乎不影响其色泽,蔗糖使颜色变淡,柠檬酸却使其颜色变深。该文可为梅花红色花色的机理探索、梅花花色苷的分子结构鉴定、梅花红色花色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前提。 相似文献
6.
目的快速、灵敏、可靠的检测与临床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的重要基因TNF-α的表达情况,构建TNF-α基因及内参GAPDH基因荧光定量PCR质粒标准品。方法利用版纳微型猪近交系4~6月龄猪建立动物模型,提取皮肤创面总RNA,设计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纯化目的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宿主菌DH5α,提取重组质粒DNA,并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计算重组质粒原液拷贝数浓度并制备梯度浓度标准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生成标准曲线。结果建立的TNF-α基因和GAPDH内参基因mRN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分别可达103和105拷贝,线性范围分别为103~109和105~109拷贝,阈值循环数(Ct)与PCR体系中起始模板量的对数值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R2分别为0.993和0.999,扩增效率E分别为111.073%和95.948%。结论成功的构建了版纳微型猪近交系TNF-α基因质粒标准品和标准曲线,并用内参基因GAPDH进行校正,此方法可为探讨TNF-α基因在临床多种疾病中所发挥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新近发现的块菌属一新种——攀枝花白块菌(Tuber panzhihuanense)子囊果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胰蛋白大豆培养基(TSA)对菌株进行分离。用毛细管电泳(HPCE)对所有获得的菌株的16S rDNA V3高变区进行筛选获得不同条带大小的菌株,对筛选出的菌株的16S rDNA进行测序,并进行细菌多样性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攀枝花块菌子囊果内可培养细菌在数量及种类上都表现出很高的多样性,所有细菌分属于5个门的11个属和20个种。在所分离到的变形菌门的细菌中,数量最多的菌株(4968%)属于γ Proteobacteria,其中假单胞菌属的Pseudomonas lurida为优势类群;其次为α Proteobacteria,占3742%,其中以固氮菌 Bradyrhizobium japonicum和Phyllobacterium spp.为优势类群。其余的菌株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322%)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 (774%),厚壁菌门中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代表菌群。酸杆菌门中的Terriglobus roseus(194%)首次从块菌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传统利用的野生药食两用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对西双版纳少数民族传统利用的药食两用植物进行民族植物学调查,通过访谈和野外调查工作, 收集并记录了关于当地社区传统利用药食两用植物的传统知识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并选择了其中20种植物进行抗菌活性的筛选。共调查统计了43科95种西双版纳传统利用的药食两用植物,从分类学角度来看,以茄科(6种)和唇形科(6种)最多,其中草本植物占了最大比例,为495%。对其中20种植物的抗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只有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和旋花茄(Solanum spiral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活性。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药食两用植物的利用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但随着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传统知识的急剧流失和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很多植物已经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如何保护这些传统知识并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青阳参花部特征及其传粉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阳参花(Cynanchum otophyllum)部综合特征、访花昆虫种类、访花行为及传粉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阳参花结构复杂,两个子房基部离生、花柱联合与雄蕊形成合蕊柱,柱头表面被邻近花药的侧翼紧密包围形成5个柱头腔。青阳参的花粉形成独特的花粉块,一次传粉过程可以转运大量的花粉。东方蜜蜂(Apis cerana)是青阳参的主要传粉昆虫,其传粉包括两个过程:(1)当蜜蜂的口器或足插入着粉腺的槽口后借助蜜蜂的力量将花粉块从花上拔起;(2)当蜜蜂再次访花时将携带的花粉块插入其中一个柱头腔。花粉块里面的花粉粒住柱头腔中萌发出花粉管,然后沿着花柱道向下生长最后进入子房。在整个花期仡粉保持有相对较高的生活力,而其柱头可授性则在7天后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对云南昭通市4种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花椒-玉米-大豆园、花椒-大豆园、花椒-玉米园、花椒园)昆虫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调查,采用群落特征指数和主分量分析法对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昆虫群落特征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花椒园共发现326种昆虫;与单一种植花椒园相比,间作套种作物花椒园昆虫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高,而优势度指数较低;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值大小依次为花椒玉米大豆园>花椒大豆园>花椒玉米园>花椒园.花椒、玉米、大豆间作套种系统中昆虫群落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