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将2009年1月和2010年1月小兴安岭大沾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二可河林场内驼鹿冬季食性作为原始数据,分别以对应分析(CA)、去趋势分析(DCA),并将数据以样本为单位进行标准化后,再进行去趋势分析(DCA_std)3种排序方法,对驼鹿冬季取食模式进行了研究,后通过普鲁克分析,比较了不同排序方法对大型有蹄类取食模式研究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排序法的1轴和2轴均能涵盖绝大多数信息量,CA涵盖79.27%,DCA涵盖66.65%,DCA_std涵盖68.22%;3种方法均能够在1轴上区分针叶树和落叶乔木类食物,在2轴上,3种方法主要能够达到针叶树种与除落叶乔木外的其他植物类别的区分。虽三者均能够展现有蹄类取食模式,但在图形可视化后,仅DCA_std无明显的弓形效应。普鲁克分析结果表明,DCA_std样本位移平方和与CA和DCA均有很大差异,即将数据先进行标准化再进行DCA分析能够有效去除弓形效应。因此,在由多度组成的食性数据在进行标准DCA分析前,应对数据进行前期处理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同时,以样本为单位的标准化将使排序分析结果生态学意义更明确。  相似文献   
2.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介导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病原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s),能识别表达在病原微生物上高度保守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并通过一定的信号转导途径引起核内相关基因的表达,启动和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3.
在2008~ 2009年2个繁殖季节对黑龙江省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骨顶鸡( Fulica atra)种群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骨顶鸡具有很高比例的种内巢寄生现象,平均巢寄生比例达38.55%;且发现骨顶鸡具有类似于同属的美洲骨顶鸡(F.americana)的拒卵方式,主要包括埋卵、逐出和啄破....  相似文献   
4.
凉水自然保护区松鼠的越冬行为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006年冬季预观察的基础上,于2007年10月31日至2008年3月25日在40 hm2范围内使用无线电颈圈和彩色塑料颈圈标记8只松鼠.结合无线电追踪技术和雪地痕迹技术,采用目标取样法对凉水自然保护区冬季松鼠行为进行了连续21周的定位观察,以研究松鼠行为节律、空间行为和重取行为对冬季低温条件的响应.结果表明,松鼠冬季的活动节律为单峰型,随着气温的下降显著延后出巢时间(Kendall τ test;n=21,r=-0.92,τ=-0.86,P<0.0001),缩短活动时长(Kendall τ test;n=21,r=0.80,τ=0.68,P<0.0001).松鼠冬季家域近似椭圆形(面积2.46±0.09 hm2),未见个体间家域重叠.秋季松鼠将红松种子分散贮藏于整个家域范围内,但重取行为相对集中于几个主要区域(重取区).依据巢和重取区的位置特征及其利用率可将家域划分为3个部分:主区位于家域的中段,辅区靠近红松母树林,次辅区位于家域远离红松母树林一侧.贮藏的红松种子是松鼠冬季唯一的食物来源.在冬季的不同阶段,松鼠对不同重取区的利用率显著不同(初冬,Kruskal-Wallis test;df=2,x2=5.65,P=0.0594;隆冬,Kruskal-Wallis test;df=2,x2=14.24,P=0.0008;晚冬,One-Way ANOVA Test,df=2,18,F=7.00,P=0.0056),位于主区(初冬利用率37.8±7.7%,隆冬利用率80.5±9.2%,晚冬利用率40.5±2.7%)和辅区(初冬利用率41.8±5.9%,隆冬利用率14.8±9.2%,晚冬利用率37.8±4.9%)的重取区是松鼠的主要重取区.随着时间推移空取率显著提高(Kruskal-Wallis test;df=2,x2=16.60,P=0.0002)的现象提示松鼠很可能依靠空间记忆取回贮藏的食物.轮换利用多个巢(6 ±1)有助于降低松鼠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这些巢都分布在重取区附近,巢的利用与重取区的利用显著相关(Kendall τ test;主区:n=217,r=0.79,τ=0.6256,P=0.0003;辅区:n=171,r=0.67,τ =0.6186,P=0.0006;次辅区:n=88,r=0.74,τ=0.6565,P=0.0006),松鼠通常取食后即直接进入就近的巢过夜,有助于松鼠减少能量损耗.多域集中重取及相应的巢轮换策略是松鼠对冬季低温环境及天敌捕食压力的综合响应.  相似文献   
5.
Myostatin, which is a highly conservative gene among breeds, is a negative regulator of muscle. The 3' coding region of wild boar and crossbred pig myostatin was cloned by RT - PCR and sequenced. Compared with that of GenBank, the homology of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between wild bear and crossbred pig is identical in this region indicating that domestic pigs were evolved from wild boar and there was not changed in this region during the evolu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6.
凉水保护区松鼠冬季重取食物的贮藏点与越冬生存策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解松鼠贮食行为中的重取食物行为特征,以及在冬季不同生存环境条件下,重取贮藏的红松种子的状况,于2004年初冬(11月中旬),仲冬(2005年1月下旬)和晚冬(3月下旬)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凉水自然保护区内雪地上的松鼠重取食物后遗留的贮藏点(称为重取贮点)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冬季不同时期松鼠的重取贮点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初冬最大,晚冬次之,仲冬最小,3个时期的样本数据频率分布检验表明其总体皆服从指数分布;2)当场取食的贮藏点占到83%,17%的贮藏点未发现籽壳遗留。受松籽低产量及人为过量收获的影响,单个贮藏点贮藏1粒和2粒种子的占92.9%;3)受气温和雪被厚度因素的影响,3个时期重取贮藏点的口径与深度存在显著差异,一定深度的雪被可能有助于松鼠的重取,但过深的雪被也许会使松鼠无法重取。本研究表明,本地区松鼠在冬季不同时期重取红松种子的强度分配符合将饥饿风险降至最小的觅食经济学原则;松鼠重取行为的优化在贮藏点的被取食状况、口径与深度等特征上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7.
周学红  马建章  张伟 《四川动物》2007,26(4):859-861
野生动物资源是中医药业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目前,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物种灭绝速度加快,许多药用野生动物濒临灭绝,严重阻碍了中医药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许多野生动物野外种群难以恢复或恢复速度很慢、寻找中医药动物原材料的替代品短期内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开辟中医药原材料来源渠道是促进中医药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正确认识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的前提下,妥善、高效利用人工驯养繁殖、库存野生动物产品,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原则,优先保障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需要,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充分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促进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中医药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种群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实现麋鹿回归大自然的目标,1993年和1994年,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石首麋鹿保护区)分别从北京麋鹿苑引入麋鹿30头(8♂,22♀)和34头(10♂,24♀)建立了繁殖种群。自2000年6月开始,作者每月一次(7-10d)实地监测石首麋鹿保护区内、外的麋鹿种群动态。到2006年产仔季节结束后,该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达522头,2006年产仔前性比为1∶1.22。用指数增长模型拟合种群增长曲线,1998年后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呈指数增长(Nt=84e0.226t),其瞬时增长率为0.226;1998年夏季长江暴发特大洪灾,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部分麋鹿逃逸到长江南岸,形成了自然野化麋鹿种群。该自然野化种群比保护区内麋鹿种群增长快,其瞬时增长率达到0.267。湖北石首和江苏大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麋鹿种群的出生率和增长率差异显著,而两地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年均出生率(26.8%,P=0.010)和年均增长率(21.7%,P=0.038)均显著地高于江苏大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麋鹿种群的年均出生率(21.6%)和年均增长率(17.0%)。由于生境退化和人为干扰,当前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增长已开始出现密度制约迹象,亟待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麋鹿的生存繁衍条件。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流域曾有亚洲象(Elephasmaximus)、犀(Rhinocerossp.)、麋鹿(Elaphurusdavidianus)、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长臂猿(Hylobatessp.)、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梅花鹿(Cervusnippon)、棕熊(Ursusarctos)等哺乳动物分布,但受古气候、古地理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哺乳动物已在洞庭湖流域灭绝。这些哺乳动物的濒危和灭绝既受自然环境变化和灾变的影响,也与物种本身生物学特性和人类活动有关,尤其与人类捕杀和生境丧失有关。据古籍记载分析:在洞庭湖流域,亚洲象和犀于北宋末期灭绝或已南迁,而野生麋鹿、大熊猫、川金丝猴、长臂猿、梅花鹿和棕熊等于19世纪末灭绝。根据我们对30个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野生动物资源实地调查的结果,在洞庭湖流域已记录到21种国家重点保护哺乳动物,其中有5、6、10种哺乳动物分别处于“极危”、“濒危”、“易危”等级,这表明物种濒危的过程仍在继续。导致这些现生哺乳动物濒危的主要原因是生境丧失、人类猎捕、环境污染等,而人类活动干扰对现生濒危物种存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洞庭湖流域重引入麋鹿需采取人类协助生存策略:提供足够的且受洪水影响小的适宜生境、保证稳定的奠基者种群数量、减少人为干扰、调控种群密度、实施社区共管和生计替代项目、加强疾病防治、完善保护措施、加大保护基金投入、加强生境监测和湿地恢复等。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通河乌龙狩猎场野猪冬季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王文  马建章  李健  王志平 《兽类学报》2005,25(4):407-409
野生动物食性的研究,在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意义。野猪(Sus scrofa)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蹄类动物。国内对野猪食性的报道,仅见综述性献(巫露平,1980;李振营和罗泽殉,1983;杨伯然,1984),野猪食性方面的研究尚未多见;国外对野猪食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食物组成的定量分析和食物营养质量的评价(Eriksson and Petrov,1995;Foumier-chambrillon et al.,1995;朝日念,1985)。因此,作从2000~2001年,分别在黑龙江省通河乌龙狩猎场收集粪样,利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并结合野外掘食痕迹对野猪冬季食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