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到2018年10月期间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2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收集所有患者术后12h内的中段尿样,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耐药性分析。结果:32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共有50例术后并发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5.48%,50例术后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中共分离出5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3株,占43.40%,革兰阴性菌27株,占50.94%,真菌3株,占5.66%。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性较高,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的耐药性较低。大肠埃希菌对氨曲南、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并发尿路感染与年龄、前列腺体积、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前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手术时间≧60 min、术后留置尿管时间≧7d、合并糖尿病、术前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均是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易出现尿路感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为主,临床应根据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药敏实验结果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精准施肥和丰产经营,用不同结实能力无性系作为材料,设置每株0、400、800和1600 g 4个磷肥水平(分别记为P0、P4、P8和P16),分别在花原基形成前和球果采摘后施肥,研究磷肥对马尾松无性系雌球花量的影响,以及花原基形成期和球花分化前期不同高度的针叶N、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与P0处理相比,P8和P16处理显著提高马尾松无性系雌球花量,2018年增幅分别为67.4%和61.2%,2019年增幅分别为28.9%和14.1%。雌球花量与针叶N含量和N/P呈显著负相关,与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结实能力无性系针叶N、P含量对P肥的响应存在差异。花原基形成期,结实能力弱的无性系N含量高,N/P值在11.5~12.5;结实能力强的无性系P含量高,N/P值在9.5~10.5,且在此时期大多数无性系在P8处理下P含量最高,N/P最低。球花分化前期,两种无性系N/P值分别在15.3~17.0和13.2~15.1。无性系上部针叶P含量显著高于中部和下部,而N/P显著低于中部和下部。综上,每株施800 g磷肥可提高不同结实能力无性系花原基形成期针叶P含量,降低N/P,有利于雌球花的形成,对提高无性系种子园产量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区域松蓝根、叶(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含量差异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靛蓝、靛玉红为指标性成分,采用HPLC法对不同生长环境(产地)的板蓝根和大青叶中有效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板蓝根、大青叶中有效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板蓝根的有效成分总含量以陕西汉阴为最高(16.27 mg·kg-1),其次为宁夏隆德(15.67 mg·kg-1)、安徽亳州(14.90 mg·kg-1)和安徽临泉(14.23 mg·kg-1),黑龙江佳木斯最低(13.97 mg·kg-1 );大青叶中有效成分总含量以陕西汉阴为最高(698.32 mg·kg-1),其次为宁夏隆德(683.68 mg·kg-1)、安徽亳州(680.11 mg·kg-1)和安徽临泉(654.19 mg·kg-1),黑龙江佳木斯最低(642.73 mg·kg-1);各产地大青叶HPLC图谱有所差异,不仅表现在指标性成分的峰面积所占比例不同,其成分的种类也存在较大差异.结合产品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等因素可以认为,菘蓝地道产区仍需进一步调查分析和确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石通颗粒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择189例自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单侧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93)和观察组(n=96),对照组给予肾石通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肾石通颗粒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肾绞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62%(87/96),高于对照组的77.42%(72/93);观察组结石排出率为67.79%(67/96),高于对照组的53.76%(50/93);观察组结石排出时间为(7.15±2.67)d,少于对照组的(10.47±3.23)d;观察组肾绞痛发生率为16.67%(16/96),低于对照组32.26%(30/93);观察组VAS评分为(3.15±0.98)分,低于对照组的(4.37±1.25)分,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58%(14/96)、12.90%(12/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石通颗粒基础上加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可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石排出率、缩短结石排出时间和减少肾绞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对上尿路结石患者肾功能及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9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微通道组与标准通道组各53例,其中微通道组采用微通道PCNL进行治疗,标准通道组采用标准通道PCNL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手术感染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3d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D)和去甲肾上腺素(NE)。结果:微通道组的手术时间长于标准通道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标准通道组(P0.05)。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BUN、SCr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d的BUN、SCr水平高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3d的CRP、TNF-α、IL-6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微通道组术后3d的CRP、TNF-α、IL-6水平低于标准通道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3d的Cor、AD、NE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微通道组术后1d、术后3d的Cor、AD、NE水平低于标准通道组(P0.05)。结论:微通道PCNL与标准通道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微通道PCNL术中出血量更少,且患者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程度更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