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有效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在于提升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人口密集区的保护效率。北京人口密集且生物多样性丰富, 存在3类具有生态保护功能的区划——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和限制建设线。上述区域可视为生态保护潜力区。本文以在北京有分布的30种受胁鸟类为主要对象, 探讨现有生态保护潜力区对这些物种栖息地的覆盖程度, 并对如何改善上述受胁鸟类栖息地的保护状况进行了建议。根据物种对栖息地的选择,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解译的土地利用类型图, 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掩膜栖息地分布图, 得到各受胁鸟类的预测空间分布。叠加这些分布获得北京受胁鸟类丰富度分布格局并进行验证。依据物种丰富度高低, 将受胁鸟类栖息地划分为一至四级(最重要的栖息地是一级栖息地, 以此类推)。同时, 依据地表覆盖类型和人类活动强度高低将北京市域划分为城市建成区、乡村生境区和自然生境区。分别计算3类保护潜力区对上述3类区域以及四级栖息地的覆盖面积比例。结果表明: (1) 95.64%的一级关键栖息地和86.32%的二级关键栖息地分布在乡村生境区, 但仅有0.69%和15.15%的乡村生境区分别被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覆盖; (2)未受到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覆盖的一、二级关键栖息地主要为水域和沼泽地等湿地、高覆盖度草地和部分耕地, 以及含有较高比例水体的大型城市绿地。基于以上结果, 我们建议至少在一定区域内试行如下保护措施: (1)严格保护湿地及其周边的高覆盖度草地, 确保面积不减少; (2)维持基本农田规模和粮食种植模式; (3)将乡村生境区位于河道附近的水域、沼泽地、高覆盖草地和灌木林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4)在公园绿地中划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5)优化平原地区林地结构。以上措施将使北京的受胁鸟类栖息地得到更好保护, 为中国东部人口密集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2.
阳文锐  李婧  闻丞  黄越  顾燚芸  朱洁  唐燕 《生态学报》2022,42(20):8213-8222
高强度的城市化活动导致了生物栖息地破碎化、退化和消失,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建立城市地区生态网络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因其他物种数据可获得性差,以观测的典型鸟类群落为指示物种,探讨构建生态网络,可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新思路。以北京市平原区为研究范围,重点基于86种鸟类分布大数据,通过Maxent模型掩膜生成栖息地源地并进行分级,在GIS技术的支撑下,以土地利用数据建立鸟类活动阻力面,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算法,模拟并形成了平原地区分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研究结果表明,河湖湿地和城市公园组成了北京平原地区生态网络的优势景观类型,占平原区生态空间的81%。基于景观类型大小与物种数量的线性关系筛选出分级生物栖息地,其中一级生物栖息地58个,二级生物栖息地146个,通过模型模拟形成了平原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二级生态网络,共948条网络,长3760km。筛选出重要生态节点12处,关键生态廊道6条,是保护平原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设施。该生态网络的实施对于提升首都平原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价值,研究结果可为国土生态空间优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汗马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汗马)地处我国湿润地区边缘,虽然紧邻内蒙古草原半干旱区,但水资源极其丰富,这在我国东北地区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大多数人难以想像的.我们的汗马之行是在201 2年夏季,正是水流丰沛的季节.穿行在保护区里,水流的哗哗声常常萦绕在耳畔,静谧或奔腾的河水令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考察队员心旷神怡. 汗马自然保护区是激流河的源头,激流河是额尔古纳河的重要支流.而额尔古纳河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西起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东南达兰鄂罗木河和海拉尔河汇合处,东至黑龙江省漠河地区附近石勒喀河汇入处,往下即为黑龙江,进入俄罗斯境内称阿穆尔河.无论从流程、流量还是流域面积等各方面来看,额尔古纳河—黑龙江无疑是东北亚地区最为重要的河流.  相似文献   
4.
闻丞  杨琨 《人与生物圈》2013,(Z1):40-51
汗马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汗马)地处我国湿润地区边缘,虽然紧邻内蒙古草原半干旱区,但水资源极其丰富,这在我国东北地区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大多数人难以想像的。我们的汗马之行是在2012年夏季,正是水流丰沛的季节。穿行在保护区里,水流的哗哗声常常萦绕在耳畔,静谧或奔腾的  相似文献   
5.
鸟类,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陆生脊椎动物类群。它们几乎无处不在,以多样的形态和色彩,丰富的鸣声和种种令人惊叹的行为,从古到今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眼球。细心考察这些鸟的栖息地,你会发现它们很大一部分来自森林。  相似文献   
6.
动物多样     
一周的考察,记录了4目8科14属14种兽类,其中的5种还是国家保护动物或受胁物种,目击概率之高,国内少见。现今,观鸟活动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熟知,实际上观兽在国外也是一种十分流行的生态旅游方式,最著名的莫过于在肯尼亚及坦桑尼亚等东非国家的稀树草原上所开展的观兽活动,想必看过《动物世界》的朋友对相关  相似文献   
7.
闻丞  韩冬  孙驰 《动物学杂志》2012,47(5):142+154
在2010年春季北京西郊迁徙猛禽调查中,我们记录到未见于历史文献(蔡其侃,1987;高武等,1991;赵欣如,1999;自然之友,2001)和已发表的北京鸟类新分布记录报道(张正旺等,2003;刘阳等,2005;朱雷等,2011)的2种猛禽: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和蛇雕(Spilornis cheela)。1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2010年4月4日上午,于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南端山顶处拍摄到一只低空飞过的中型鹰类(见封4:图1)。其脸颊青灰色,喉白而具明显的黑色喉中线,  相似文献   
8.
云南蒙自坝区湖泊越冬水鸟组成和变化趋势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闻丞  李飏 《动物学杂志》2014,49(6):820-829
第264号国际重点鸟区位于云南蒙自坝区,但缺乏系统的鸟类数据。2006-2014 年,每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在蒙自坝区的三个湖泊长桥海、大屯海和三角海(简称“三湖”)进行水鸟调查,累计记录到水鸟12科33属63种。其中有国家I级保护动物1种(黑鹳Ciconia nigra),国家II级保护动物2种(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彩鹮Plegadis falcinellus),极危(CR)鸟类1种(青头潜鸭Aythya baeri),近危(NT)鸟类4种。在长桥海记录的水鸟种类和数量最多,但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低,优势度指数较高。在三角海记录到的鸟类种类较多,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高而优势度指数较低。在大屯海记录到的鸟种和数量都很少。分别对三湖越冬水鸟种数、数量和雁形目、骨顶鸡和鹳形目水鸟数量变化趋势进行了Man-Kendall检验,发现调查期间,三湖越冬水鸟种数和数量无显著变化,骨顶鸡数量无显著变化趋势,雁形目水鸟略有下降趋势,而鹳形目水鸟有显著下降趋势。鉴于三角海记录到的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和鹳形目水鸟数量,建议扩大第264号国际重点鸟区范围,将其纳入。  相似文献   
9.
闻丞  宋晔  韩冬  孙霄  叶航 《动物学杂志》2013,48(6):851-851
报道了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和黑翅鸢(Elanus caeruleus)2个北京鸟类分布新记录。以上鸟类未见于《北京鸟类志》、《北京脊椎动物检索表》等文献记载。《中国鸟类分布与分类名录》上所列其分布区中也不包括北京。以上鸟类是北京地区近年来新记录到的猛禽。  相似文献   
10.
婺源靛冠噪鹛生物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靛冠噪鹛(Garrulax courtoisi),由原黄喉噪鹛(Garrulax galbanus)[复又被]剥离出来的一独立鸟种并由此而为中国南方之特有种,具两个地理上相互分离/分立的亚种,其指名亚种于中国东南、亚种simaoensis于中国西南;因其对繁殖生境之狭选性且群体数量之稀缺而被列为极危物种(CR)。十余年来野外调查结果表明,其指名亚种于繁殖季节几乎仅见于江西婺源,营巢于低地村落乡镇的林木间,为典型合作繁殖鸟种。统计结果显示,在婺源靛冠噪鹛各繁殖群体中,其每年的营巢数量从未超过该群体中个体数的1/3,接近1/3已是很好年景;若首批卵和/或雏鸟遭天敌捕杀,二次所筑之巢的数目则充其量不及该群体中个体数的1/5,且二次筑巢通常在首批卵和/或雏鸟遭捕杀后月余方才开始;野外未见婺源靛冠噪鹛在一年之内有第三次筑巢的现象。若以成鸟引领当年幼鸟离开其繁殖地即视其繁殖期成功结束,则从未记录到当年幼鸟的数量有达到该繁殖群成鸟数量1/4的例子,能够接近或达到1/5已属上乘;作为另一方面,婺源靛冠噪鹛的某个或某几个繁殖群由于巢卵遭捕食而在个别年份中无幼鸟问世却并不罕见。目前已能确定婺源靛冠噪鹛有9个繁殖群体,个体总量逾300只,且在过去的5年中其数量略呈增长趋势。另外,尽管10余年来野外找寻simaoensis亚种的努力从未间断,但无论在已知原产地并周边地带却一直未能[再]发现该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