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云南窗萤的形态学及其生物学特性(鞘翅目:萤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云南窗萤卵到成虫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学。根据野外观察和实验室饲养结果,记录了其生物学特性。卵、幼虫、蛹和雌成虫可发弱光,但雄成虫仅在受刺激时才发出更弱的光,云南窗萤可归属于昼行性萤火虫,而化学信号则是其雌雄在求偶时的主要识别方式。  相似文献   
2.
由于长期的捕猎及森林破坏,许多西黑冠长臂猿群体生活于零散的小型生境片段中。在云南南部芭蕉河地区,利用55个样方测量了西黑冠长臂猿一个隔离小种群栖息地植被,共记录乔木28科57属85种,其中壳斗科、樟科及省沽油科占优势地位,植被组成与结构在不同的森林片段、地形及干扰程度区域中差异显著。利用瞬时扫描法在两个年周期中的系统观察发现,与连续森林中的群体相比,芭蕉河长臂猿更加依赖对桂北木姜子、大果山香圆等优势乔木树种的取食;在乔木果实缺乏的季节,其并未取食更多叶类,而是进入次生植被搜寻藤本果实。可能受人为干扰及植被结构的影响,长臂猿未取食无花果类植物。原始林中植被结构并未对长臂猿生境利用造成明显影响,但在不同森林片段间表现出显著的选择性。通过对芭蕉河、大寨子、平河及新平茶马古道四地的比较发现,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植被特征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其生态与行为可能因此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但这需要更大时空尺度的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2010~2011年4~7月,在四川省瓦屋山自然保护区对金色林鸲(Tarsiger chrysaeus)的繁殖生态和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共发现26巢,金色林鸲2010年和2011年的繁殖成功率分别为43.8%和44.4%,孵化率分别为52.5%和60.0%;育雏成功率分别为85.7%和100.0%。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金色林鸲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包括巢位因素、苔藓盖度因素和乔木郁闭度因素。步道两侧的土坎为金色林鸲巢址选择提供了适宜条件。在瓦屋山,人类活动是影响金色林鸲繁殖、巢址选择、巢的分布和数量的重要因素,并存在两面性;人行步道的修建为金色林鸲提供了更多适宜的巢址,而游客的频繁活动限制了金色林鸲的繁殖活动。  相似文献   
4.
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经过一个年周期的调察与统计,共记录雅安市区林地鸟类79种,隶属于8目32科。通过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的测算发现,春秋两季大于夏冬两季,农田类型明显低于次生林、人工林及其他生境。在所有鸟类中,灰喉鸦雀(Paradoxornis alphonsianus)、白头鹎(Pycnonotussinensis)、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 concinnus)、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在不同季节均具有较高的优势度,发冠卷尾(Dicrurus hottentottus)、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大山雀(Parus major)、绿背山雀(P.monticolus)具有最高的生态位宽度值。自20世纪60年代,雅安市区鸟类物种组成及栖息地随城市化进程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解萌  侯清柏  梁醒财 《昆虫知识》2008,45(3):491-493
提取DNA是所有分子生物学实验的第一步,但在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规提取总DNA的方法不能保留昆虫所有的形态特征。显然,这不适用于对于体形较小的珍稀标本。以鞘翅目卷象科(Coleoptera:Attelabidae)昆虫为实验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取材方法,取下整个腹部,消化其肌肉组织后收回骨化腹板。该方法可在提取昆虫总DNA的同时保存全部外形特征及其生殖器。  相似文献   
6.
李学燕  解萌  梁醒财 《昆虫知识》2008,45(3):494-498
凹眼萤的发光虫态仅限于幼虫和幼虫型的雌成虫,是一类特殊的萤火虫。文章综述凹眼萤科的形态特征、分类历史和当前分类地位的争议及其地理分布。以大场凹眼萤为例,结合作者的野外观察,介绍凹眼萤的生物学习性。简要概述凹眼萤的胚胎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