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鸭嘴蛤(Laternula sp.),福建俗称“蚣玳”、“水蛤”,它广泛地分布在我国南北沿海,但各地的种类有不同。它们的肉可供鲜食或制成干品,还可喂鸭,养猪和养鱼、虾等,在农业上是易于腐熟分解的肥料。由于它分布广、数量多,生产周期短,养殖方法简便,节省劳力,成本低,颇为沿海群众所重视。据传本省惠安县东园一带,早在十四世纪就对鸭嘴蛤进行了人工保护利用,该地产的鸭嘴蛤,个体肥硕,素有“东海蚣玳”之誉。本文  相似文献   
2.
突壳短肌蛤的养殖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壳短肌蛤[Musculus senhousei](附图),福建俗称“海(虫间)”、“土鬼”或“乌鲶”,广东称为“薄壳”。它广泛地分布在我国南北沿岸,肉供食用,并可作饲料和农肥。食用:蛤肉可鲜食,亦可腌制或晒成干品。供食用的蛤,多选择经过移殖个体大而肥硕的,食前最好除去它的足丝。腌制品是把蛤洗净后,按每百公斤蛤加食盐五公斤的比例,一层蛤、一层盐,重叠地铺在大缸或木桶内,这样能保藏1—2年。  相似文献   
3.
1965年5月16日,我校师生在福建省东山县进行海滨动物采集时,从城关附近群众捕鱼拖网带上的水母体上,采至一种奇异的蔓足类甲壳动物,其学名是软茗荷儿(Alepaspacifica Pilsbry)(图1)。这种标本最初系Pilsbry(1907)  相似文献   
4.
福建沿海的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蚶科(Arcidae)分布于我国沿海各地,是双壳类软体动物中经济价值较大的一科,其中有些种类是养殖和捕捞的对象,还有的种类也可发展为养殖的品种。 关于福建沿海蚶的种类,我们曾作过初步的报道。本文着重介绍福建沿海蚶的种类、生态和利用概况,并对最近整理出的种类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5.
福建沿海瓣鳃纲贝类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 言 福建东南临海,沿海表层平均水温周年变化幅度为11—28℃,属于亚热带区。 本省海岸线迂曲,港湾、岛屿极多,闽江、九龙江和晋江等河流由本省西北向东南流入东海。 对福建省沿海瓣鳃纲贝类的资源分布,叶希珠(1954)、李复雪(1959)、蔡如星(1962)、蔡英亚(1960,  相似文献   
6.
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在两广一带俗称东风螺、花螺或菜螺,是我国南方的一种体形较大,分布很广的陆栖贝类。它的肉体供食用,亦可作家禽以及鱼虾类的饲料,贝壳能加工成合成饲料或农肥。从它的消化液中,还可提取蜗牛酶,用于细胞生物学的研究。由于它的利用价值很广泛,目前在福建和广东等地,已着手进行人工养殖,以满足国内和出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