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大熊猫栖息地亚高山针叶林结构和动态特征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申国珍  李俊清  蒋仕伟 《生态学报》2004,24(6):1294-1299
亚高山针叶林是大熊猫适宜的栖息环境 ,其结构和动态规律严重影响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及其进化潜力的维持 ,是恢复退化大熊猫栖息地的唯一科学依据。通过样方法和中心点四分法调查了大熊猫栖息地 4个亚高山针叶林样地和该样地所在森林的 6 2个林窗 ,研究了该类森林的结构及其更新与大熊猫主食竹生长、林窗干扰的关系 ,以期揭示亚高山针叶林的动态规律 ,为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岷江冷杉 Abies faxoniana和紫果云杉 Picea purpurea是亚高山针叶林的主体 ,其所构成的森林是大熊猫重要的栖息环境。岷江冷杉种群年龄呈现连续分布格局 ,而紫果云杉种群年龄呈间歇性分布 ,其在 2 5 0~ 5 0 0 a之间没有更新。该类森林中普遍存在着林窗干扰和更新现象 ,90 %的林窗下分布有岷江冷杉和紫果云杉更新的幼苗、幼树和大树。但林窗内不同树种更新密度不同 :岷江冷杉更新幼苗、幼树和大树占所有更新树种的 82 .5 % ,而紫果云杉和糙皮桦的更新幼苗、幼树和大树占 11.3%。岷江冷杉和紫果云杉的更新同时受林下大熊猫主食竹生长状况的影响 :主食竹盖度高 ,更新树种幼苗、幼树的密度低 ,即主食竹的生长抑制了岷江冷杉和紫果云杉的更新。  相似文献   
2.
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活动趋势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5年(1997~2001)对王朗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活动的监测,发现(1)人为干扰活动主要包括偷猎、挖药、放牧、旅游等种类;(2)干扰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3)干扰方式、程度和干扰人员来源随着年度、月份、沟系的不同而发生变化;(4)由于监测巡护和打击力度增强,人为干扰数量和程度有了明显下降。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监测巡护力度、开展社区项目、与周边保护区联合监测巡护工作、增加经费投入等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朗自然保护区于1965年成立,至1996年保护区的监测工作一直处于初期的看山护林的阶段。自1997年之后,逐步开展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监测工作,确定了明确的监测目标和监测路线,并建立起与之相配合的组织和管理体系,应用GPS、GIS和数据库等新的技术,监测人员的技能也通过不断培训和实践得到了提高,监测的效率也逐年提高,监测结果在有效管理上得到及时应用。  相似文献   
4.
地形是栖息地的基本要素, 从地形评价动物的空间利用特征能够掌握动物的分布规律并进行预测。为掌握保护区内牲畜的空间利用特征, 并评价它们对主要保护动物的潜在影响, 我们于2018年5-11月调查了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牛和马的分布, 并结合红外相机监测结果及历史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 (1)虽然两种牲畜均偏好低海拔、低坡度、光照良好(半阳坡、阳坡)、距水源近的栖息地, 但它们在地形利用上存在显著差异; (2)牲畜活动最频繁的三条沟分别是竹根岔右一支沟、竹根岔正沟和大窝凼洋洞沟, 且呈现不同的干扰特征; (3)基于监测数据,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tibetana)可能是保护区内最易受牛马活动威胁的保护动物。红外相机监测结果显示, 羚牛沿海拔分布现状可能是回避牲畜密集区域的结果。基于本研究, 我们建议: (1)保护区重点关注竹根岔(右一支沟、正沟、白沙沟)、大窝凼(洋洞沟、外侧坡)两个核心区的牲畜活动情况, 并尽快针对放牧采取措施。例如, 持续监测重点干扰区域牲畜的种群数量和空间分布趋势。(2)严格限制牲畜继续向高海拔栖息地入侵。(3)管控放牧投盐等干扰的发生频率。(4)加强执法力度, 防止牲畜对保护区带来的干扰持续和扩大, 威胁物种安全。  相似文献   
5.
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是野生动物形成季节性生境利用策略的主要动力。这种策略的形成为它们在环境波动时创造了生存机会。岩羊(Pseudois nayaur)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草甸、流石滩生境为主要栖息地类型,而位于分布边缘的岩羊存在对森林-草甸交错区的利用情况。为了解岩羊边缘种群的空间利用特征和季节变化,并探究环境结构与物种分布的关系,本研究于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红外相机调查,根据监测结果利用列联表卡方检验、Bonferroni法和Post hoc testing检验综合分析岩羊在森林-草甸交错生境中活动的季节性特征。结果表明:1)岩羊在不同生境中的季节性活动强度存在极显著差异(χ2 = 503.50,df = 6,P < 0.05)。2)从不同生境的活动强度季节性变化看,岩羊在草甸的活动,以春季最强(活动频率44.4%,标化残差10.6),夏季最弱(5.3%,﹣17.4);在林缘的活动,以夏季最强(54.0%,6.6),秋季最弱(30.2%,﹣9.1);在林内的活动,以夏秋强(夏:40.7%,8.4;秋:45.0%,8.0),春季最弱(3.8%,﹣11.7)。3)从不同季节生境的活动强度判断,岩羊在夏、秋两季的活动多出现在林内(夏:45.9%,8.4;秋:26.8%,8.0),而冬、春两季的活动更多在草甸(春:20.6%,10.6;冬:49.4%,9.1),岩羊在夏季也较多出现在林缘(41.5%,6.6)。本研究结果显示,岷山北部的岩羊在夏、秋季对针叶林存在较多的季节性利用,可能与躲避高温有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海拔地区气温与降水的显著变化将导致高山林线出现明显的交错和进退,进而影响着众多依赖森林和草甸生境生存的物种的分布。 关键词:有蹄类;生存策略;栖息地;活动强度;季节变化;红外相机;岷山山系  相似文献   
6.
调整时间分配和空间利用是有蹄类应对食物资源和环境胁迫周期性波动的常见生存策略。为探索高山有蹄类对这种波动的行为响应和策略,于2018年6月-2019年8月利用红外相机对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岩羊(Pseudois nayaur)种群进行了调查,并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初步分析了它们的昼夜活动时空动态(所涉及分析的数据监测时间为2018年7月底至2019年8月初)。基于前人的研究结论和观点,预测岩羊的昼夜活动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空间类型将呈现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岩羊的行为基本符合预测:(1)岩羊夏季昼间和冬季夜间较多出现在林缘(夏季昼间:43.64±3.39;冬季夜间:10.00±0.26)和林内(夏季昼间:34.21±3.21,P=0.065;冬季夜间:8.40±0.64,P=0.026),可能与躲避极端气温有关;(2)岩羊在食物较匮乏的冬季,夜间的活动强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冬季:23.00±0.73;春季:2.00±0.39;夏季:4.80±1.36;秋季:15.00±1.31),且在昼间选择易于觅食的草甸生境内活动(林缘:31.79±3.54,草甸:22.79±3.16;P=0.081)。有趣的是,岩羊冬季夜间更多选择林缘(10.00±0.26),而非预期的林内生境(8.40±0.64,P=0.026)。岩羊在夜宿地附近(林缘)活动强度最大可能是权衡食物和环境胁迫的结果。因为,夜间集中在距离夜宿地和觅食地都比较近的环境中活动,无疑是一种经济的选择。随着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加剧,高山生态系统受到的威胁越来越明显。基于本研究的发现,建议更多关注高山物种的生存状况和高山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为认识和评价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生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植被类型与海拔的变化,在王朗自然保护区选择了5个不同生境作为监测点.分别于2007年7、8、10月,2008年4月,对选定的监测对象进行采集,共采集标本24 876头,1000余种,隶属于3目7科,其中优势种群为尺蛾科、夜蛾科、姬蜂科、步甲科,其个体总数分别占69.51%、23.23%、5.03%、1.9%;鳃金龟科、叩头甲科以及瓢甲科仅占了0.33%.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对不同的群落进行统计,发现各监测对象的多样性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DNA条形码(DNA barcode)是基因组中较短的、种内变异相对稳定的基因序列,已经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物种鉴定、生物多样性评估的有力手段之一。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属于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在我国珍稀动物保护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目前保护区已累积了大量的陆生脊椎动物监测数据,但缺乏遗传资源本底调查和基础的遗传资源数据库。本研究基于DNA条形码技术,以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基于样线法和博物馆标本调研,对所采集的314份样品进行DNA条形码分析,共鉴定兽类、鸟类、两栖类18目35科74种,首次获得了王朗齿突蟾(Scutigerwanglangensis)的线粒体基因(COI、12S-16S、16S、Cytb)及核基因(RAG1)的条形码序列信息,并通过比较不同监测方法说明了DNA条形码技术在动物多样性调查中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基于DNA条形码技术最终获得了216份DNA条形码数据,初步建立了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遗传资源数据库,该数据库将为评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提供基础信息,为动物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