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2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6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几种蔬菜病原菌进行抑菌效果检测,结果表明,乙醇提取物、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较好。乙醇提取物浓度为500 mg·mL-1时,抑菌效果除对甘蓝黑斑病菌为88.5%外,对白菜炭疽病菌、茄子立枯病菌、茄子白绢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均为100%。甲醇提取物浓度为500 mg·mL-1时,对上述5种病菌的抑菌率均为100%。这为今后田间防治5种病菌及开发银杏植物源杀菌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laudin5和MMP-1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90例食管鳞癌组织、2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laudin5和MMP-1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Claudin5和MMP-1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56%(77/90)和82.22%(74/90),而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laudin5和MMP-1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0%(7/28)和21.43%(6/2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13的蛋白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中明显高于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临床分期Ⅲ+Ⅳ期组的MMP-13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Ⅰ期、Ⅱ期组(P0.05)。MMP-13和claudin5在食管鳞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6356 P0.01)。结论 MMP-13和claudin5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MMP-13可能作为食管鳞癌临床判断预后的又一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患儿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SPR)后脑白质恢复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二附院脑瘫中心择期行SPR手术治疗的PVL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正常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在手术前后进行DTI检查,比较两组不同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及表观弥散系数(ADC)。结果:术前观察组不同部位的FA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胼胝体压部的AD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观察组不同部位的FA值均上升,胼胝体压部的ADC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R术能够明显控制PVL患儿的病情,且采用DTI成像技术能够客观地反应PVL患儿SPR术后脑白质恢复情况,对辅助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一类具有时滞和基于比率的阶段结构捕食扩散模型,其中捕食种群具有两个阶段结构,并且成年捕食种群可以在两斑块间扩散.利用比较原理证明了系统在适当的条件下是持续生存的;通过构造Lyapunov泛函,得到了系统存在唯一全局渐近稳定的正周期解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基于PCR的马腺疫快速诊断方法。方法:通过马链球菌Se39612基因的获得、马链球菌Se39612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蛋白表达建立了PCR诊断方法。结果:通过对重组尿酸酶基因工程菌的菌体进行SDS-PAGE检测,在39.61kDa处有明显的蛋白表达条带,Western分析检测该蛋白与阳性血清反应。结论:基于PCR的马腺疫诊断方法能快速进行疫情的诊断与病情判断,可为疫情的预防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湿地景观生态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曹宇  莫利江  李艳  章文妹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2):3084-3092
湿地景观生态分类是湿地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前提与基础,直接影响湿地研究结果的精度和有效性.基于国内外湿地景观生态分类在分类理论、分类指标、分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历史、现状与最新进展,本文系统介绍并评价了NWI、Ramsar、HGM等湿地分类体系,指出基于HGM分类思想以及综合考量湿地空间结构、生态功能、生态过程、地形、土壤、植被、水文、人类活动干扰强度等多种因素的混合分类方法是该研究领域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集成运用3S技术、数学定量、景观模型、知识工程、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多种方法以提高分类的自动化水平与精度,将是今后湿地景观生态分类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7.
【背景】厦门霉素A是厦门链霉菌(Streptomyces xiamenensis) 318菌株的主要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显著的抗纤维化活性及药用潜力。但野生型菌株中厦门霉素A的产量仅有14 mg/L,其生产水平亟待提升。【目的】通过随机诱变-抗性标记筛选获得高产菌株并进行培养基优化,以提高厦门霉素A的产量。【方法】在厦门霉素A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后融合一个抗性基因,用于报告整个基因簇的表达水平。对构建的基因工程菌株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从抗性水平高的突变菌株中筛选高产菌株,并通过培养基优化,使厦门霉素A产量显著提升。【结果】构建携带卡那霉素抗性标记的产厦门霉素A的工程菌MT-XN作为出发菌株,对该菌株进行一轮ARTP诱变,使用90 mg/L卡那霉素筛选,得到了厦门霉素A产量为101.7 mg/L的突变菌株MA-8。进一步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配方,在最佳培养基中MA-8菌株产生的厦门霉素A达到134.2 mg/L,较野生型菌株提高了845.1%。【结论】采用随机诱变-报告基因筛选系统,可快速筛选出厦门霉素A产量大幅提升的高产菌株,为后续的药物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观察和野外控制授粉等方法,对天仙子的自交亲和能力和自交传粉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天仙子的花不完全雌性先熟,开花进程中雄蕊伸长是维持其混合交配系统的重要花部特征。(2)野外控制授粉实验证明天仙子的自交亲和性高,具有主动自交能力,主动自交发生的时间集中在晚花期,与花药和柱头接触的时间吻合。(3)在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期内,花药与柱头的接触能够发生自花授粉,这种依赖花药与柱头接触发生的自花授粉机制属于典型的延迟自交类型。研究表明,天仙子不仅在花结构上首先选择了适于异交的特征,而且还利用雄蕊伸长成功实现自花授粉,通过异交与延迟自交混合的交配系统为该物种提供了灵活的遗传与繁殖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新疆昆仑雪菊水提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雄性,8周龄,40只,分为4个组(每组10只):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给药14 d,收集给药前后小鼠粪样,16S 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粪样中肠杆菌、肠球菌、乳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剂量组小鼠肠道粪样中乳杆菌显著增多(t=-2.503,P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变化不显著;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他组小鼠肠道中肠杆菌属、肠球菌属和产气荚膜梭菌水平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参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之"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检验方法",新疆昆仑雪菊水提物对小鼠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以生长在新疆北部的二型花柱植物雪地报春(Primula nivalis)为研究材料,对7个低海拔(1 657~2 013m)森林居群和7个高海拔(2 400~2 700m)草原居群的花型比例进行调查,对花部特征进行检测,并对长、短花柱植株在不同海拔居群的花性状分化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揭示该类群植物的演化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高海拔草原居群中长花柱植株比例高于短花柱植株。(2)比较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雪地报春居群,长花柱花形态特征间存在显著差异,但短花柱花形态特征间的差异不显著。(3)高海拔草原居群中长花柱花的花冠筒长度、雄蕊长度、雌雄蕊距离、雌雄异位程度以及雌雄蕊空间位置是导致花性状分化的主要因素。(4)在草原居群中,长花柱花的雄蕊、雌雄异位程度及花冠口至雄蕊距离的变化减少了长短花柱花间的互补式对应性。研究认为,在异质生境中长花柱花性状的变化是导致该物种长短花柱花性状分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