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测定了200~290例中国四川成都市郊30~73岁的正常成年男性血清睾酮(T)促黄体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泌乳激素(PRL)的水平及其分布,进行了不同年龄水平差异显著性的观察,见到睾酮与泌乳激素水平无显著差异,促黄体激素及卵泡刺激素水平,随年龄之增加而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并测得它们在血清中水平的分布:LH、FSH及PRL均为对数正态公布,T既非正态又非对数正态,但其频率分布较对称,接近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2.
借助活体观察和蛋白银染色方法对采集于中国山东、广东沿海的潮间带、红树林及淡水生境的10种旋唇纲纤毛虫(拉氏伪小双虫Pseudoamphisiella lacazei、四核伪小双虫Pseudoamphisiella quadrinucleata、中华偏全列虫Apoholosticha sinica、维尔伯特泡毛虫Tunicothrix wilberti、海洋后尾柱虫Metaurostylopsis marina、偏澳大利亚速体虫Notohymena apoaustralis、偏寡毛双眉虫Diophrys apoligothrix、寡毛双眉虫Diophrys oligothrix、盾圆双眉虫Diophrys scutum、张氏拟双眉虫Paradiophrys zhangi)进行了活体形态与纤毛图式水平的分类学研究。其中偏澳大利亚速体虫、偏寡毛双眉虫、张氏拟双眉虫为广东地区新记录种。基于新种群, 对张氏拟双眉虫给出了新定义。研究表明, 中华偏全列虫地理分布较广, 可适应从淡水到不同盐度的咸水生境。首次发现, 寡毛双眉虫可在盐度较低的咸水中生存, 显示出其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青岛沿岸水体原生生物群落与水质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金鹏  姜勇  胡晓钟 《生态学报》2012,32(6):1703-1712
于2007年9—10月间利用改良的PFU(polyurethane foam unit)法——BPFU(bottled PFU)法对青岛沿岸水体中原生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参数进行了快速观测,进而分析了原生生物群落与水质状况间的相互关系,并结合理化指标对水体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期间共观测到原生生物263种:其中硅藻83种,鞭毛虫59种,肉足虫31种,纤毛虫90种。结果表明:用BPFU法测定和计算的原生生物群落的结构参数(种类数、丰度、多样性指数)和功能参数(Seq、G、T90%)所反映的水质状况和理化指标所反映的基本一致,证明BPFU法适用于海洋近岸水体的快速监测。同时将通过原生生物群落所得的结构参数和功能参数与通过原生动物群落所得的进行了比较,发现由原生生物群落计算的结构参数和功能参数能更有效、更准确地反映水质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小球藻绿钟虫 (VorticellachlorellataStiller ,194 0 )采自哈尔滨附近水域。本文在活体观察基础上 ,利用蛋白银染色技术对其形态学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该种染色后的特征。小球藻绿钟虫因其细胞内充满共生小球藻呈鲜绿色而得名。该种自然伸展时呈稳定的矮钟状 ,体长 5 3- 6 3× 4 1- 6 2 μm ;大核“J”型 ,两端明显盘绕 ,纵贯于体内。细胞表面具横纹 ,蛋白银制片后可见从口围唇到反口纤毛环之间有 33- 36条纹 ,从反口纤毛环到帚胚有条纹 15 - 18条 ;第三咽膜 (P3)由三列毛基列组成 ,最内侧一列长度仅是另外两列的一半 ,并显著分离 ;口围盘纤维斜向并呈轮辐式放射状排列 ,纤维末端分叉。通过对本文描述的绿色钟虫—小球藻绿钟虫的研究 ,发现对绿色钟虫的描述与归属问题仍存在一些混淆。本文认同将小球藻绿钟虫与绿钟虫严格分立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青岛伪角毛虫一新种及表膜下纤毛系(纤毛门:下毛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96年9月在青岛一开放海区扇贝养殖水体内采集到一大型下毛目纤毛虫,经鉴定为一新种,定名为青岛伪角毛虫Pseudokeronopsis qingdaoensis Hu et Song,sp.nov.。本文涉及了该种的形态学描述,并对伪角毛虫属中相近种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青岛沿海7种异毛类纤毛虫形态学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活体观察及银染法等对采集于青岛沿海的7种异毛类纤毛虫(绿色爽口虫Climacostomum virens、蓝菌丽克虫Licnophora lyngbycola、盐蚕豆虫Fabrea salina、佛氏环须虫Peritromus faurei、简单瓶囊虫Folliculina simplex、延长类瓶囊虫Folliculinopsis producta、弯曲突口虫Condylostoma curva)进行了活体形态与纤毛图式水平的分类学研究,其中绿色爽口虫为国内新记录。对迄今缺乏详细研究的简单瓶囊虫与延长类瓶囊虫补充了大量活体形态描述,如皮层颗粒、色素颗粒的分布与颜色变化等,同时运用现代银染技术首次报道了该两种游泳体的纤毛图式。  相似文献   
7.
从活体形态及纤毛图式水平,对采自广东大亚湾潮间带的5个南海新纪录种纤毛虫,即德卢偏体虫Dysteria derouxi,斜带齿管虫Chamydodon obliquus,恩茨伸颈虫Trachelotractus entzi,异佛氏全列虫Holosticha heterofoissneri和美丽原腹柱虫Protogastrostyla pulchra行了形态学研究,其中对德卢偏体虫银线系统、恩茨伸颈虫皮层颗粒、异佛氏全列虫的皮层颗粒和大核等进行了补足性描述.  相似文献   
8.
青岛沿海六种自由生纤毛虫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纤毛虫原生动物在海洋微食物网及近岸生态系的物质流动与能量传递过程中起枢纽作用.由于种类多样性极高,长期以来,有关该类群种类鉴定之因难仍是制约相关微生态研究的一个瓶颈.  相似文献   
9.
对采自山东、广东和香港沿海的八种盾纤类纤毛虫:冠帆口虫、维亚可夫帆口虫、蠕形康纤虫、贪食迈阿密虫、异海洋尾丝虫、中华后阿脑虫和两种蟹栖异阿脑虫相似种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其中,中国南海新记录种维亚可夫帆口虫种群与Wang,et al.所描述种群以及中华后阿脑虫新种群与Song&Wilbert记述的青岛种群和南极种群相比,在个体大小和体动基列数目上均有所差异;贪食迈阿密虫潍坊种群的体动基列恒为12列,与Song&Wilbert的报道有较大差异。两种异阿脑虫与蟹栖异阿脑虫在口纤毛器结构和体形上完全相似,但在体动基列数目上有明显差异,因数据不足,暂定为蟹栖异阿脑虫相似种。  相似文献   
10.
研究对采自青岛沿海的两种海洋纤毛虫-盾圆双眉虫与伪寡毛双眉虫做了形态学重描述。盾圆双眉虫与前人所报道的种群具有十分相似的纤毛图式,但在额-腹棘毛分布、大核片段、小膜及背触毛数目等方面表现出细微的变异性。此外,该青岛种群个体较小。统计学比较还表明,迄今缺乏研究的一海洋种,泥生双眉虫极可能为盾圆双眉虫(Diophrys scutum)的同物异名。伪寡毛双眉虫(Diophrys apoligothrix)为一新近报道的罕见种,研究基于新采集种群对其进行了补充性观察和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