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野外观测及光学解剖,观察了斗竹(Oligostachyum spongiosum)开花林相、开花动态、花器官构造、结实情况,以及花后林相更新等生物学特性,采用光学显微技术结合石蜡制片,对斗竹的大、小孢子的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斗竹为一次性整体开花竹类,花期为4月下旬~5月下旬,花期约持续45 d,成花量大。(2)花序为圆锥状混合花序,每花序由4枚小穗构成;小穗细长,每枚小穗由5~17枚小花组成;小花为颖花,顶部小花不发育,外稃、内稃各1枚;浆片3枚,卵圆形;雄蕊4~6枚(多为6),每枚花药具有4个花粉囊,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绒毡层为腺质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粒为2 细胞型,球形,表面纹饰颗粒状,具单个萌发孔,花粉发育过程中部分花药出现异常收缩及空腔的败育花粉粒;雌蕊1枚,柱头3叉,羽毛状,子房1室,胚珠倒生,厚珠心,胚囊为蓼型,成熟胚囊结构及发育过程均正常;雌雄同熟,异花授粉,果实为颖果。(3)斗竹花后全林死亡,结实率低,自然条件下结实率为8.1%。研究结果为研究竹子系统分类、开花机制,开展杂交育种及竹林更新复壮工作等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振腹疗法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脂、血糖及人体测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70例MS患者随机分为振腹组35例(脱落3例)和贴敷组35例(脱落7例),最终振腹组32例和贴敷组28例纳入本次研究。在两组常规治疗皆不停止的基础下,振腹组予以振腹疗法治疗,1周3次,连续4周;贴敷组于双侧膈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丰隆、梁门、太乙、天枢及中脘进行胶布穴位贴敷治疗,1周3次,连续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血糖、中医症状评分以及人体测量学指标。结果:治疗后振腹组甘油三酯(TG)较贴敷组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贴敷组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P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振腹组中医症状评分、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和内脏脂肪指数(VAI)均低于贴敷组(P0.05)。结论:振腹疗法与胶布穴位贴敷治疗相比更能改善M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协同常规治疗改善患者的血脂,但是对血糖的影响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笔竹(Pseudosasa viridula)结实率低的原因,该文通过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结合显微技术对笔竹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笔竹的雄蕊多为3枚,极少有6枚,每枚花药具有4个花粉囊。(2)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由4层细胞构成,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细胞、药室内壁细胞、中层细胞和绒毡层细胞,绒毡层发育为腺质型。(3)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为左右对称型。(4)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和3-细胞型,出现畸形或空腔花粉粒,败育多发生在花粉单核期。(5)笔竹的子房1室,胚珠倒生,珠被2层,厚珠心。(6)胚囊为蓼型,成熟胚囊由卵器、极核和3个反足细胞构成。从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的整个过程看,雌蕊结构完整,胚囊发育正常,而花粉败育可能是导致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研究阐明了笔竹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初步揭示了该物种低结实率的原因,为笔竹杂交育种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