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白山次生林演替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长白山白河局不同林龄的次生林土壤动物的组成进行比较。探讨了土壤动物群落随森林采伐更新演替的变化以及演替阶段(增长期、过渡期和稳定期).研究表明,不同类群土壤动物的演变趋势是腐食类群数量相对较多,其变化趋势接近植被的变化规律,均是经过上升、下降,最后达到稳定;植食类群演替前期在整个群落中所占比例较高,随着演替年代的增加,比例呈下降的趋势;捕食类群经过100年左右的演替,数量明显增加;从昆虫类群组成来看,林龄较短者,未稳定的类群数较多,林龄较长者,未稳定的类群较少.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白城地区干草原栗斑腹鹀的繁殖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斑腹鹀在吉林省为留鸟,一年可繁殖两次,其雏鸟为典型的晚成鸟.4月末开始有求偶追逐和争雌行为,5月中旬产卵.雌雄鸟筑巢时间分别是43min/d和36min/d(筑巢第4天).平均窝卵数为5.09±0.58枚/巢(n=31),孵卵前、中、后期雌鸟孵卵占白天活动时间的35%、74.5%和67.6%, 孵化期为12d,孵化率为36.3%, 2、8日龄喂雏分别为4.5次/h和9.0次/h.雏鸟的体重及外部器官的发育除嘴峰外,生长曲线均符合Logistic方程,而嘴峰长的生长近似直线,栗斑腹FDA1雏鸟生长发育体重的生长模型为W=14.95/1+(e-0.552(t-3.63)),雏鸟11日龄后出飞,繁殖成活率为27.7%.  相似文献   
3.
对分布于吉林白城地区草原生境中栗斑腹巫鸟的窝卵数、营巢成功率和繁殖成功率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繁殖期栗斑腹巫鸟种群的平均窝卵数为 5 .0 9± 0 .5 8枚 /巢 ;窝卵数与产卵期、出巢数与产卵期、窝卵数与卵大小之间呈负相关 ,产卵期与孵化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巢外径与窝卵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巢的其余指标均与窝卵数呈正相关 ;平均孵化期为 12± 0 .4 9d ,孵化率为 36 .3% ,繁殖成功率为 11.11% ;7日龄以上的雏鸟群体大小为 2 .5 6± 1.5 3只 ,栗斑腹巫鸟的雏鸟存活率为 2 7.6 9% .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北坡土壤动物群落物种共有度的海拔梯度变化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群落间各生活型土壤动物科及所有土壤动物科的共有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群落间的相关性及沿环境梯度的物种替代关系。应用梯度格局法在长白山北坡海拔550~2650m地段,每隔100m海拔高度设置一块样地,共计22块样地,并应用Jaccard指数,对各海拔不同土壤动物群落间物种共有度的海拔梯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土壤动物群落间物种的共有度,无论以哪一生活层的土壤动物科来表达,基本都以与其最相邻的群落间为最高,群落间物种共有度峰值与谷点反映了群落类型随海拔具有间断性变化。线虫、甲螨、弹尾等各生活型土壤动物的共有度以及所有土壤动物科的共有度,均随着海拔差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并非与植被情况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5.
栗斑腹在吉林省为留鸟 ,一年可繁殖两次 ,其雏鸟为典型的晚成鸟。 4月末开始有求偶追逐和争雌行为 ,5月中旬产卵。雌雄鸟筑巢时间分别是 43 min/d和 3 6min/d(筑巢第 4天 )。平均窝卵数为 5 .0 9± 0 .5 8枚 /巢 (n=3 1 ) ,孵卵前、中、后期雌鸟孵卵占白天活动时间的 3 5 %、74.5 %和 67.6% ,孵化期为 1 2 d,孵化率为 3 6.3 % ,2、8日龄喂雏分别为 4.5次 /h和 9.0次 /h。雏鸟的体重及外部器官的发育除嘴峰外 ,生长曲线均符合 Logistic方程 ,而嘴峰长的生长近似直线 ,栗斑腹雏鸟生长发育体重的生长模型为 :W =1 4.95 /1 +(e- 0 .552 ( t- 3.6 3) ) ,雏鸟 1 1日龄后出飞 ,繁殖成活率为 2 7.7%。  相似文献   
6.
冰雪灾害对粤北天然次生林的损害及产生的林冠残体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样地调查和取样,研究了2008年初中国南方冰雪灾害对粤北天然次生林的损害特征及其产生的林冠残体量.结果表明,灾害对粤北天然林造成严重损害,林木受害特征主要是胸径较大的植株断枝、断梢和断干较多,胸径较小的容易压弯,坡度大的林分翻蔸受害率增加.灾后林地林冠残体总量为38.12~43.52 t hm-2,平均41.25 t hm-2;地表凋落叶11.79~12.87 t hm-2,平均12.47 t hm-2;灾害产生的枝、干木质残体量为24.27~30.65 t hm-2,平均28.41 t hm-2.天然常绿阔叶林产生的林冠残体量较常绿与落叶混交林和杉木人工林大,造成林地林冠残体量骤增,一方面使林地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如发生火灾和病虫害的风险增加),另一方面大量的林冠残体归还林地、改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7.
植物的吸储作用对降低环境中含硫污染物浓度有积极意义。筛选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不同污染程度的3处森林类型,检测了32个树种叶片和枝条中的总S含量(其中广州市白云区帽峰山次生常绿阔叶林16个树种,广州市南沙区海岸防护人工林11个树种,佛山市顺德区龙凤山人工改造恢复林5个树种)。结果显示:该32个物种的叶片和枝条中硫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24±0.02)%和(0.14±0.02)%,叶片硫含量显著高于枝条中的(P=0.000)。相同森林类型不同物种间叶片(和枝条)中硫含量呈现显著差异。帽峰山和南沙森林样地中优势种叶片(和枝条)中硫含量近似,分别为(0.22±0.01)%和(0.22±0.02)%(枝条:(0.13±0.01)%和(0.10±0.01)%);而龙凤山的最高,叶片和枝条中分别为(0.39±0.13)%和(0.28±0.09)%;多重检验结果显示,在龙凤山森林类型植物体吸储硫元素的量,显著大于帽峰山和南沙森林类型,这与不同森林类型所处空气环境中S污染物格局较为吻合。在近缘类群中(如豆科、樟科),叶片(和枝条)中硫含量的差异显著,暗示近缘植物类群(在科的水平上)在吸储硫元素方面受系统发育约束作用不明显。在本土树种和引进树种中,叶片(和枝条)中硫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可能与所处环境的过滤作用相关。广州和佛山地区各林型的植物体内硫含量存在的差异,基本反映出该两地区空气环境中受含硫污染物的影响程度。今后在该地区的造林过程中,应更多考虑应用S污染物吸储能力较强的树种,并注重本土树种和引进树种的组配,构建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森林群落。  相似文献   
8.
2012年雨季(4-9月),收集广州市城市区、近郊区和远郊区森林公园的PM2.5样品,测定PM2.5质量浓度,分析了其中SO42-、NO3-、NO2-、Cl-、F-、Na+、NH4+、Ca2+、K+、Mg2+ 共10种水溶性无机离子含量.结果表明:帽峰山(远郊)、大夫山(近郊)、火炉山(城区)PM2.5质量浓度的日变化分别为17.2~66.5、19.4~156.3、21.8~161.7 μg·m-3,平均值分别为44.4、49.8、55.9 μg·m-3.SO42-、Na+和NH4+为水溶性无机离子主要组分,其中,SO42-含量最大,并从城区至郊区呈递减趋势.固定源对3个森林公园空气中SO2和NOx的贡献大于移动源,从城区至远郊呈递减趋势,说明机动车对城区空气中SO2和NOx的贡献大于近郊和远郊森林公园.采样期间,海盐对大夫山空气PM2.5中水溶性组分的贡献最大,其中K+受海盐的影响超过其他元素.NH4+当量浓度远小于SO42-和NO3-的当量浓度,中和度远小于1,反映PM2.5酸性较强,且从远郊至城区PM2.5粒子酸性呈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9.
采用平行同步采样法,于2012年雨季,对广州市大夫山森林公园林内外空气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和细颗粒物(PM2.5)样品进行了24 h收集,测定了TSP和PM2.5的质量浓度并分析了样品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成分。结果表明:林内外PM2.5的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0.18±10.47)和(55.79±13.01) g/cm3;林内外TS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1.32 ± 33.19)和(116.61±35.36) g/cm3。林内与林外比,PM2.5和TSP平均质量浓度都显著减少(P < 0.05),表明森林能显著改善空气环境质量。TSP和PM2.5中SO42-、Na+、NH4+和NO3-为水溶性无机离子主要成分,占总离子质量的80%以上,林外这些离子的浓度高于林内(NH4+除外)。这4种离子雨季在空气中的主要存在方式为NaCl、Na2SO4、NH4HSO4和NH4NO3。计算表明,采样期间海盐对大夫山空气TSP和PM2.5的水溶性组分中Na+和Cl-贡献最大,其它元素主要源自陆地源。林内外TSP和PM2.5c(NO3-)/c(SO42-)比值在0.3以下,表明固定源是大夫山森林公园空气主要污染贡献者,TSP中c(NO3-)/c(SO42-)的比值大于PM2.5的比值,说明移动源对TSP的贡献大于PM2.5。  相似文献   
10.
帽峰山常绿阔叶林辐射通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进  陈步峰  潘勇军  肖以华  史欣 《生态学报》2011,31(22):6766-6776
常绿阔叶林作为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森林的典型代表,在森林辐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广州帽峰山常绿阔叶林1 a的辐射观测数据,分析了其时序变化和分配等规律.结果表明:太阳总辐射(K ↓)、反射辐射(K↑)和净辐射(Rn)通量日变化呈典型的单峰曲线,大气逆辐射(L↓)、森林长波辐射(L↑)呈余弦曲线,长波有效辐射(Ln)呈波浪形.各辐射总量均为雨季大于旱季,Ln除外;帽峰山常绿阔叶林K ↓年总量为4201.22 MJ/m2,Rn、K↑和Ln占其比例分别为63%、11%和26%.Rn通量分配率日变化呈倒“U”型曲线,Ln和K↑呈“U”型曲线.林冠上光合有效辐射(PARa)日平均值旱季小于雨季,林冠下(PARb)则相反;PARa变异系数旱雨季均小于PARb;PARa日变化呈典型的单峰曲线,PARb整体和PARa一致,仅在中午时刻出现微弱双峰.PAR透射率日峰值出现时间范围与K↓基本一致,尤其是在雨季,PAR透射率日平均值雨季大于旱季.帽峰山常绿阔叶林PAR/K↓比率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