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油松林生产力格局与模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基于全国380块样地资料,从宏观上阐明了油松林生物生产力的分布格局,建立了联系叶面积指数分布规律和地植物学知识的生产力水热相关模型与地理分布模型.在油松正常分布范围内(年均气温2~14℃,年降水量400/300~700/900mm),林分叶面积指数随年均气温的变化呈指数递减的函数关系,这是油松林适应水分协迫环境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2.
桂东南三个主要薪炭树种的养分特点及其幼林的生态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天祥  李信贤  胡舜士   《广西植物》1994,14(3):271-276
本文对博白和岑溪县薪炭试验林的窿缘桉、刺栲和大叶相思三个树种的养分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窿缘桉属氮磷钙锰养分相关型,刺栲属氮磷钾锰养分相关型,大叶相思属磷钾养分相关型;发现三个树种对钙元素具有强烈的吸收特点,五年生幼林土壤肥力明显提高,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江西九连山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叶建成消耗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叶建成消耗(或叶构建消耗)是指构建单位质量(面积)叶片所需要的葡萄糖当量,是植物碳收获过程中必要的成本投资.反映植物在叶片水平上的能量和碳分配策略。基于热值、灰份含量、叶氮含量和比叶面积的测定,估算了江西九连山常绿阔叶林16个主要树种的叶建成消耗,分析比较了不同树种、不同叶寿命、比叶面积和冠层不同部位对叶建成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值组分的变化对单位质量叶建成消耗的影响最大;树种间单位质量叶建成消耗的差异不大(变化率仅3%~6%),但其单位面积叶建成消耗则存在显著差异(变化率达27%~28%);热值和单位质量叶建成消耗与比叶面积密切相关,而比叶面积随取样高度呈显著的降低趋势,最终导致热值及单位质量和单位面积的叶建成消耗均随取样高度呈显著的增加趋势。研究结果指出:(1)较高的叶建成消耗是由于植物叶片内含有较高能量投资的化学组分;(2)叶建成消耗和比叶面积随取样高度的变化综合反映了植物对光照和水分资源垂直梯度变化的可塑性适应。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青藏高原东南部色季拉山林线物种急尖长苞冷杉不同年龄叶片、嫩枝、枝条、树干及根系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6BC)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植物光合作用后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植物不同器官δ^13C值差异显著(P〈0.001),为树干(-24.19‰)〉枝条(-24.56‰)〉根部(-25.05‰)〉嫩枝(-25.12‰)〉叶片(-27.25‰),说明从光合作用器官到非光合作用器官有明显的碳同位素分馏,且非光合作用器官之间也存在差异.随着急尖长苞冷杉叶片或嫩枝年龄的增加,叶片δ^13C值降低,而嫩枝δ^13C值升高(P〈0.01).冠层上部叶片δ^13C值明显高于冠层下部(P〈0.01),嫩枝δ^13C值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远离树干2.5m的枝条δ^13C值有明显的高度变化(P〈0.01),而离树干较近(1.5或0.5m)的枝条及树干在不同高度之间无差异(P〉0.05).在同一冠层高度,随着与树干距离加大,枝条δ^13C值降低,且在中部和下部枝条尤为明显.说明林线地区冷杉光合作用后存在明显的碳同位素分馏;特定冠层高度树干与枝条生长所需的碳并不是全部来源于同高度的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碳.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主要植被类型生物生产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5  
以18种群落类型的实测为数据和1013块森林测树样地的估算数据为基础,首次系统地分析和比较了青藏高原主要植被类型生物生产量的构成规律及分布格局。亚高山暗针叶 生物量一般在300t/hm^2以上,最高可达约1600t/hm^2,叶生物量8~39t/hm^2,根茎比0.1~0.2,生产量8~13t/hm^2.a;高山灌丛类型生物量20~40t/hm^2,叶生物量3~6t/hm^2,根茎比0.4~0.8  相似文献   
6.
高山林线变化的更新受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维  张林  罗天祥 《生态学报》2017,37(9):2858-2868
全球林线位置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表现为上升、无变化或下降等截然不同趋势,表明影响林线位置及动态的因子十分复杂,除了较普遍认为的低温调控机制外,还存在其它控制林线位置变化的机制。林线向上迁移开始于种子向林线以上的传播及幼苗在林线以上的定居,这些过程中的限制因子均会影响林线的位移,因此研究更新过程及其限制因子对理解高山林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主要从种子和幼苗两个关键阶段综述高山林线森林更新的研究进展。在种子阶段,夏季积温不足导致种子产量和活力下降,风速过低和浓密灌丛限制种子向林线以上传播,近地表的霜冻/水分胁迫和灌木释放的化感物质会阻碍种子在林线以上萌发。在幼苗阶段,除冬季低温外,生长季内较大的温度日振幅和偶然出现的冻害事件也是导致幼苗死亡的重要原因,而低温环境下的强烈光照引起的低温光抑制会显著降低生长季的光合作用;土壤低温、由土壤温度昼夜变化引起的冻举事件、夏季土壤干旱可能会导致幼苗光合作用下降和死亡率上升;积雪太浅会导致生长季早期幼苗水分供应的严重缺乏,但积雪太深会导致幼苗感染真菌的可能性增加;浓密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及植食动物的啃食也会降低林线以上的幼苗存活率。气候变暖对林线幼苗定居的影响复杂且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气候变暖导致的环境因子变化对林线更新各关键阶段的影响。未来气候变暖无疑会导致生长季起始日提前,结束日推迟,这很可能会增加生长季期间尤其是早期的低温冻害事件,对高山林线树种幼苗的存活具有重要影响。在未来研究中,需要找出定义生长季冻害事件的温度阈值,利用长期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增温背景下生长季早期冻害事件特征的变化趋势,并进一步开展野外模拟增温实验以深刻理解林线树种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定居与生长季冻害事件的关系,加强对不同地区林线树种的繁殖策略研究,这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不同区域林线的形成机制并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林线的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桂东北栲树林营养元素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琦  罗天祥  庄嘉  黎向东 《生态学报》1995,15(2):155-162
具有顶极群落稳定性的亚热带天然拷树群落内不同层次、不同树种和不同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了该群落大分利用上的多样性。通过分析主要建群树种的养分含量以及营养元素在群落中不同层次和树种中的积累和分配规律,提示出稳定性的养分机制。栲树的5种营养元素累积总量为1716.5kg/hm^2,其中,各元素的累积量为:N596.7P41.9,K391.4Ca538.1kg/hm^2,Mg1148.4.  相似文献   
8.
玛雅(Maya)生物圈保护区建立于1990年,保护着危地马拉Petén地区的160万公顷亚热带森林,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财富。保护区的核心区由4个国家公园和3个群落生境保护地组成。围绕着核心区是一个面积相当的多功能区。这一保护区承受的压力来自于某些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移民的农业活动。目前,正在筹备中的重要计划就是要确定保护区的行政机构和行动计划。现在正广泛地与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研究机构发展合作协议以实现这一计划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植物叶寿命及其相关叶性状的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5,自引:10,他引:7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学家早已注意到,具有长叶寿命的植物通常生长于营养和(或)水分较为缺乏的环境,而具短叶寿命的植物一般生长在具有较高的营养可利用性地带。国外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单位重量的叶氮含量(Nmass)与叶的最大光合速率存在密切正相关,而比叶面积(单位干重量的叶面积)与植物生产单位叶面积的物质成本呈负相关,二者又随叶寿命的增加而降低,这种相互关系几乎在所有植物种群和群落中都普遍存在,反映了植物对环境适应的趋同进化特征,是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行为特征的基础。松属(Pinus)及云杉(Picea)、冷杉(Abies)等常绿针叶树种的叶寿命一般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其相关叶性状也普遍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布格局:随着海拔升高,单位面积的叶氮含量(Narea)及最大光合速率增加,而比叶面积则减少。一般认为,长的叶寿命是对高寒及养分、水分贫乏等胁迫环境的适应,而短的叶寿命和(或)落叶性被认为是植物为了快速生长以及对干旱或寒冬等季节性胁迫环境的适应结果。根据成本-效益分析理论,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叶寿命大小取决于形成并维护单位叶面积所需要的物质消耗与叶片碳收获的平衡,与常绿/落叶森林植被纬向/垂直地带性分布存在一种内在联系机理。因此,叶寿命及其相关叶性状成为将叶片水平上的生理生态实验数据扩展到整个群落冠层乃至生物地理群区的关键因子。加强叶寿命及其相关叶性状的格局分析研究,可为现有的区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与植被地理模型的连接(即区域植被动态模型)提供科学依据,这将有助于从机理上解释区域植被对全球变化的适应与响应机制。但是,以往植物生理生态研究大多注重于个体叶片水平的测定,仍不清楚如何实现这些叶性状在不同尺度间的转换,尤其是从叶片水平上升至整个群落冠层。国际上至今仍缺乏在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大量野外观测数据来定量描述这些叶性状与群落特征、气候因子的数量关系;国内相关研究基本尚属空白。  相似文献   
10.
 实测了青藏高原植被样带22个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并进行了格局分析。对于未受人为干扰的以常绿阔叶林为基带的亚高山天然植被,随着海拔升高,地上生物量呈递增趋势,在一定海拔高度达最大,海拔继续升高地上生物量则迅速下降。这一垂直分异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地带性森林植被最大生物量分布的纬向分异性。基于Weber定律的回归分析表明,地上生物量与水热因子的相关关系可用Logistic函数拟合,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及其组合因子可解释高原植被样带地上生物量变化的28%~53%,其中年降水量及其同年平均气温的组合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最高(R2为0.46~0.53,p<0.001)。但是,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变化不足以解释西藏色齐拉山暗针叶林具有最高的地上生物量。我们认为,自然植被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分布格局受到更为复杂的气候因子的制约,例如太阳辐射、湿度、风、水分和能量平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