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4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提高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根治切除率和临床治愈率,预防吻合口瘘。方法:设计了Ⅰ、Ⅱ、Ⅲ三种术式:上、中段食管癌采用右胸前外侧切口,经第3或4肋间开胸,左腹直肌旁或左肋弓下斜切口开腹和右颈部切口,保留2~3cm颈段食管,食管次全切除,贲门部或部分胃切除,在颈部食管胃端侧分层吻合(Ⅰ式)。中段食管癌采用左胸前外侧切口,经第4或第5肋间开胸,腹部切口同前,左颈部切口,保留3~4cm颈段食管,食管次全切除,部分胃切除,在左颈部食管胃端侧分层吻合(Ⅱ式)。贲门癌采用左胸前外侧切口,经第5或4肋间开胸,腹部切口同前,中段食管和近半胃或纵半胃切除,在主动脉弓下食管胃端侧分层吻合(Ⅲ式)。尽可能清除区域淋巴结,吻合口均用大网膜包盖加固。结果:食管癌和贲门癌总切除率92.1%(174/189),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75.1%(142/189),探查率(未切除)为7.9%(15/189),三种术式的总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0%(7/174),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三种术式可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大网膜包盖加固吻合口可减少瘘的发生率,食管胃分层吻合法可降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临床治愈率高,围手术期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microRNA-182(miR-18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NSCLC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miR-182在11例NSCLC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FBXW7,c-Jun,c-Myc及cyclin D蛋白的表达;将miR-182模拟物,抑制物及相应空白对照瞬时转染H460细胞后,以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系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82对FBXW7的靶向性作用。结果:NSCLC组织中miR-182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转染组与对照组相比,H460细胞生长、克隆形成能力显著增强,细胞周期进程加快,细胞凋亡受到抑制(P0.05)。在NSCLC组织中,FBXW7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miR-182 mimics显著降低野生型FBXW7质粒荧光素酶的活性,然而将结合位点突变后,miR-182 mimics则不再影响荧光素酶的活性。结论:miR-182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与FBXW7之间存在靶向关系,通过下调FBXW7蛋白表达促进NSCLC细胞的增殖,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预示其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6号染色体长臂上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相关的微卫星位点,应用多重PCR对41例非小细胞肺癌中6号染色体长臂上的36个微卫星位点进行扩增。PCR产物应用聚丙烯酰胶凝胶电泳分离,电泳结果用GeneScan^TM、Genotyper^TM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各个位点有明显不同的LOH频率,除D6S1579在41例非小细胞肺癌中未发现杂合性缺失外,其余35个位点均有至少一个位点发生突变,LOH频率从3.57%到75%不等,总LOH频率为78%(32/41),其中D6S302位点的LOH频率最高(75%)。LOH频率超过20%的位点共有14个,主要分布在2个区域。其中有6个位点:D6S458(21.43%)、D6S1694(26.92%)、D6S1717(35.71%)、D6S1565(40%)、D6S302(75%)、D6S1706(36.36%)分布在6q21附近,具体区域是6q16.3-q21;有5个位点:D6S1550(38.4%)、D6S264(20%)、DS1585(25%)、D6S446(33.3%)、D6S281(30.77%)分布在6q27附近,具体区域是6q26-q27。因此6q21、q27附近可能存在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相关的巳知或未知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外源性RASSF1A基因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作用并探讨机制.方法:将包含RASSF1A基因的质粒转染食管癌细胞EC9706,建立稳定转染细胞克隆,Western blot检测RASSF1A基因表达,通过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细胞生长活性和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转染细胞的体内成瘤特性.结果:稳定表达RASSF1A基因的EC9706细胞中RASSF1A蛋白表达增加;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细胞周期中G1/G0期比例明显增加,S期比例减少;EC9706细胞的裸鼠致瘤能力被抑制.结论:RASSF1A基因能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在体内外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该基因诱导凋亡、抑制增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