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相结合,探讨了毛乌素沙地半固定沙丘土壤湿度空间异质性与油蒿种群空间异质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在块尺度(80 m×80 m)上,油蒿密度和生物量的空间异质性受制于土壤湿度的空间异质性,尤其油蒿生物量的空间异质性与土壤湿度的空间异质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在半固定沙丘阶段,土壤湿度的空间异质性决定油蒿种群的空间异质性. 由于沙丘地形对降水量的再分配在土壤湿度分布中的作用,土壤湿度和油蒿种群空间异质性相互作用的结果为地形的缀块性→土壤湿度分布的缀块性→油蒿种群分布的缀块性→油蒿生物量和密度的缀块性.  相似文献   
2.
汉滩病毒M和S基因不同拼接方式嵌合基因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构建了汉滩病毒76-118株M基因G2片段与S基因5'端0.7Kb片段的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2S0.7及pcDNA3.1-S0.7G2;用该质粒免疫BALB/c小鼠,结果表明两种质粒免疫小鼠可同时诱导产生抗汉滩病毒核蛋白(NP)及糖蛋白(GP)特异性的抗体,且前者刺激产生的抗体效价明显高于后者.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表明,pcDNA3.1-G2S0.7组免疫小鼠脾细胞时NP及GP的增殖指数均明显高于空载体对照组,而pcDNA3.1-S0.7G2组未检测到其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增殖.这说明汉滩病毒M基因G2片段及S基因0.7Kb片段的嵌合基因既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的抗汉滩病毒体液免疫应答,也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的细胞免疫应答.不同拼接方式对嵌合基因免疫效果有很大影响,嵌合基因G2S0.7这种拼接方式明显优于S0.7G2.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从噬菌体抗体文库中筛选出的抗体的属性和方便目的基因的表达及其产物的纯化,对两株具有“1F7”独特型的抗HIV-1gp160抗体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并构建了可溶性表达载体.发现3B株含有完整的Fab段,1D株只有重链Fd段.序列测定表明两株克隆的Fd段基因完全相同,其可变区VH属于VHⅠ亚群,而3B株的“轻链”序列与已知的人的κ和λ轻链无同源性.用从另外的Fab抗体文库中筛选出来的3株抗乙肝表面抗原抗体的轻链与3B的重链重组,并选择一个HIV-1gp160特异性较好的重组抗体株,命名为3Bs.构建了1D株与3Bs株的可溶性表达载体,免疫印迹实验证实了具有“1F7”独特型的抗gp160独特型阳性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用于生产重组蛋白药物的抗凋亡CHO宿主细胞株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哺乳动物工程细胞在大规模培养生产重组蛋白时很容易发生细胞凋亡,从而导致生产过程提前终止,造成生产成本高昂。细胞代谢产物氨已被证明可以促进细胞凋亡,而线粒体膜整合蛋白Bcl-2可以通过促进线粒体膜完整性而抑制细胞凋亡。本实验应用谷氨酰胺合成酶加压系统在CHO工程细胞中高效表达中国仓鼠Bcl-2蛋白,使细胞具有抗凋亡能力的同时,利用谷氨酸和氨合成谷氨酰胺而有效降低培养基中氨的含量,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猫视网膜年龄相关的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取老年猫(12龄,3~3.5kg)和青年猫(1~3龄,2~2.5kg)各4只的视网膜,经4%多聚甲醛处理后,用H.E.染色以显示视网膜结构,Nissl染色显示神经节细胞,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以显示星形胶质细胞特征性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阳性反应细胞的分布。显微镜下观察测量视网膜厚度,计数神经节细胞、GFA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与青年猫比较,老年猫视网膜总厚度以及外核层、外网状层、内核层和内网状层厚度均显著减小;神经节细胞层的细胞密度显著下降;GFA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显著增加,GFAP阳性细胞阳性反应强,胞体明显膨胀,突起稠密粗大。推测在衰老过程中视网膜细胞有神经元丢失现象,可能是造成视觉功能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视网膜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增强可能会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6.
根据丙型肝炎病毒 (HCV)丝氨酸蛋白酶晶体结构特点 ,设计并构建了一种新的单链型丝氨酸蛋白酶分子 .该分子由辅因子NS4A的核心序列、柔性连接子GSGS和NS3丝氨酸蛋白酶结构域组成 .利用设计的 3条引物 ,通过 2轮PCR获得单链丝氨酸蛋白酶基因 ,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 ,转化大肠杆菌M15 ,获得重组克隆 .经低剂量诱导和低温培养 ,目的基因获得高水平可溶表达 .以金属螯合层析法纯化的重组蛋白纯度达 95 %以上 .间接ELISA法检测 98份血清证实 ,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以重组蛋白底物NS5ab和单链丝氨酸蛋白酶建立了简便、实用的丝氨酸蛋白酶体外活性检测系统 ;以该系统观察了PMSF和EDTA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PMSF能够抑制蛋白酶的酶切活性 ,而EDTA不能抑制酶的活性 .单链型HCV丝氨酸蛋白酶的成功表达以及体外活性检测系统的建立 ,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研制奠定了物质基础 .  相似文献   
7.
人抗E.Coli J5噬菌体抗体制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Coli J5株对合人Ig基因的噬菌体抗体库进行淘筛富集,免疫印迹筛选,以及ELISA检测,结果获得4株能与E.Coli J5株结合的阳性克隆,且阳性克隆结合抗原的活性可分别被E.Coli J5株、E.Coli Rc-LPS和抗E.Coli J5株核心糖脂域MAb抑制.PCR检测表明,4株阳性克隆均分别带有约660bp大小的重链和轻链基因片段.SDS-PAGE与蛋白质印迹的结果显示,经IPTG诱导的阳性克隆能表达分子量约为50000大小的蛋白,提示该4株阳性克隆能够表达具有一定抗原结合活性的人源Fab片段.  相似文献   
8.
噬菌体抗体文库的构建及人源抗HIV-1 gp 160抗体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人源噬菌体抗体文库如下:HIV感染者脾细胞中提取mRNA,经反转录再以人IgG重链Fd两端及轻链“通用”引物分别扩增Fab基因片段,依次插入到噬菌粒载体pComb3中,电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经辅助噬菌体救助,重组噬菌体得以溶源裂解,Fab表达于噬菌体包膜蛋白Ⅲ的N端.此噬菌体抗体库的容量为5×105.筛选抗HIV-1同时又具有能被抗独特型抗体“IF7”所识别的独特型的阳性抗体:以重组包膜糖蛋白gp160及gp41多肽对噬菌体抗体文库进行三次淘选,使抗gp160的特异性抗体得到100倍的富集.然后通过直接ELISA和竞争性ELISA实验筛选出两株结合性较好的特异性抗gp160抗体-3B株与1D株.直接ELISA实验表明这两株克隆均能被“1F7”所识别,为抗独特型多肽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抗体库的发展及未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抗体库的出现为制备人源性单抗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虽然该技术问世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但其筛选系统已有了很大的改进;现已能够快速地从抗体库中筛选出各种具有不同用途的抗体.从而克服了传统杂交瘤技术的某些局限性.文章就抗体库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联合球囊及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性病变患者,先行置管溶栓治疗,再联合球囊及支架成形术治疗,观察其溶栓效果及血管再通情况。结果:本组溶栓总有效率为86.1%,尿激酶用量(75.5±34.6)万单位,溶栓后31例下肢缺血症状改善,下肢疼痛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下肢跛行距离明显延长,无垃圾脚发生。球囊及支架成形术后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39±0.11升高至术后的0.79±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48月,无死亡病例,9例出现支架内膜增生血管再狭窄,5例出现糖尿病膝下动脉狭窄闭塞,给予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后下肢缺血症状减轻,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3年行下肢截肢治疗。结论:CDT联合球囊及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为PTA血管成形或支架置入赢得时机,改善下肢缺血,该方式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