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6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生物与人体共生共存,主要分布在口腔、鼻腔、阴道、肠道、皮肤等部位,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微生物的分布特异性、种群的动态变化在人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该领域今后的临床诊疗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笔者着重阐述微生物在口腔癌、胃癌、胆囊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常见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旨在帮助临床医师了解目前微生物肿瘤学的发展现状及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PBL和PACS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级临床本科生40人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另40人采用PBL和PACS相结合的教学法授课。课程结束后以考试成绩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以调查问卷的方法评价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感兴趣程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PBL和PACS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的学生与传统教学法相比,理论考试成绩有所提高,但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分析成绩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PBL和PACS结合的教学方法更受同学欢迎,更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P0.05)。结论:采用PBL和PACS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值得在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超声(ultrasound, US)、CT冠状动脉造影(CT coronary angiography, CCTA)、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多层螺旋CT成像(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ET)及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等多种心血管成像技术能够提供与冠脉病变及心肌形态和功能相关的解剖学、血流动力学、细胞生物学及病理生理学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在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诊疗及预后评估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恰当选择的多模态心血管影像技术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本文在归纳总结主要心血管成像技术临床应用进展的基础上,对多模态心血管影像学在缺血性心肌病相关的冠脉解剖与斑块成像、心肌功能、心肌灌注及心肌活性显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客观认识各种成像技术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制定最优化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功能成像在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飞利浦3.0T磁共振仪,对32例临床确诊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进行CMR平扫及钆对比剂动态增强扫描。应用Cardiac MR Analysis软件进行相关后处理分析,计算左室射血分数、室壁增厚率等心功能参数并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相比较。采用17节段分段法分析心脏形态学、心肌组织运动、局部灌注、延迟增强等特点,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参数均降低,包括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和室壁增厚率,心脏磁共振和超声心动图的测量结果并无明显差异(49%±5.3%vs 52%±8.2%;42.8 mL±8.9 mLvs 45.7 mL±10.6 mL; 3.5 L/min±0.6 L/min vs 3.8 L/min±0.9 L/min; 28%±4%. vs 31%±6%)(P0.05)。所有患者中存在室壁运动异常的为184段(184/544);其中心肌血流灌注信号减低的有136段(136/184),呈现心肌延迟强化的有98段(98/136)。结论:CMR功能成像对于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诊疗及预后评估可提供与心肌形态及功能相关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新型协同服务模式,加强垦区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建立基于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PACS)的数字化医疗区域。方法: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现有的影像数据归档,集成到IMPAX PACS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作为整个区域医疗的影像中心。通过IDC交换平台的延伸覆盖,以及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与XERO集成,可经网络调阅IDC中的影像,实现远程影像会诊。结果:建立基于IMPAX PACS的区域医疗;工程覆盖1家省会大医院和垦区2家综合性医院、5家二级医院、11家农场医院,实现联网医院间的影像学远程会诊。结论:PACS区域远程医疗系统的建立为基层百姓就医提供方便,影像学远程会诊可有效避免影像学重复检查,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实惠,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DCE-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conance imaging,DCE-MRI)参数与肿瘤新生血管的相关性。方法:应用3.0T磁共振仪对124例乳腺肿瘤患者行DCE-MR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恶性59例;良性65例。并计算血流动力学参数K~(trans)、K_(ep)、Ve以及ADC(apparent diffusion cofficient,ADC)值。运用Person检验分析磁共振各参数值与CD31、CD105表达的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细胞增殖Ki-67的相关性。结果:K~(trans)、K_(ep)以及ADC值在恶、良性病变、正常腺体组之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K~(trans)、K_(ep)值在恶性病变组最高,高于正常组织、良性病变组(P0.05)。而Ve值正常腺体、良性病变以及正常腺体组与恶性病变组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K~(trans)和K_(ep)值在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原位癌组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P0.001)。相反ADC值浸润性癌和导管原位癌低于不典型增生(P0.001)。而Ve值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CD105、Ki-67与磁共振参数K~(trans)、K_(ep)和ADC值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r=0.563,r=-0.566)。结论:DCE-MRI成像中K~(trans)、K_(ep)和ADC值可以定量评估乳腺癌微血管密度。  相似文献   
7.
尝试应用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对我院临床本科生进行影像学实习教学。首先应用PACS建立电子影像学图片库,学生在PACS联网的计算机上学习教学内容,通过定期随堂测验、期末考试和课后问卷调查评估PACS辅助教学的教学效果,对PACS辅助教学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与以往传统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方法相比,PACS辅助教学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具有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读片能力的优越性,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对促进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整合素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乳腺癌的发生、进展、侵袭与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在乳腺癌中,多种整合素的功能都与细胞的粘附相关,而EGFR 与细胞增殖、转移密切相关,过表达的整合素和EGFR 受 体家族预示着预后不良。通过与受体结合,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被活化的受体激活下游的信号蛋白,调节由细胞外至细胞内 的信号途径,由此将刺激信号传入细胞内,从而控制细胞的增殖、转移等细胞生命事件,实现促进肿瘤进展与转移的作用。本文就 整合素与EGFR 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对乳腺癌治疗策略及新药研发方向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PET-CT/MR是目前最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通过探测正电子放射性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人体内的分布情况,可以了解个人的局部代谢功能。目前最常用的PET显像剂是18F-脱氧葡糖(简称18F-FDG或FDG),但遗憾的是18F-FDG的临床应用还存在不足,而11C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缺陷。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11C标记化合物为11C-乙酸盐、11C-胆碱、11C-蛋氨酸、11C-CFT,基于此,文章分别综述了近年来四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设备采用住友CFN系列合成模块,编写程序后全自动合成,规避了操作人员被辐射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320排CT冠脉造影对分析冠状动脉轻度及重度狭窄患者斑块成分的价值。方法:2011年4月-2012年5月间我院1132例(62±12岁,42%女性)冠心病患者行320排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依据美国心脏协会16分段标准,分析每一例患者每一节段血管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CT斑块分型如下:Ⅰ型为钙化斑块,Ⅱ型为钙化为主的混合斑块,Ⅲ型为非钙化为主的混合斑块,Ⅳ型为非钙化斑块。比较不同狭窄程度组斑块类型差别。结果:共363例为冠脉血管正常人群,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共769例,其中管腔狭窄程度<50%的轻度人群为367例,重度狭窄组(≥50%)为402例。重度狭窄患者组冠脉血管混合斑块数量较多,而非钙化斑块相对较少(Ⅰ~Ⅳ型斑块所占比例分别为22%,,39%,21%,18%),轻度狭窄患者组各斑块所占比例分别为29%,29%,26%,16%(p=0.006)。结论: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不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也不尽相同,重度狭窄人群组中混合斑块较多而非钙化斑块较少。320排CT冠脉造影可对冠状动脉斑块成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