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解燕山-太行山区黑带食蚜蝇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及其谱系地理格局,对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等地样本的线粒体DNA-COI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成功得到36条黑带食蚜蝇COI基因序列,其片段长度为658 bp,平均A+T含量(69.9%)明显高于C+G含量(30.1%),没有插入和缺失现象。对这些COI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雾灵山种群具有较高的种群遗传多样性。AMOVA分析表明,黑带食蚜蝇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种群内部。Mantel检验结果显示,各种群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相关性不显著(P=0.639),不符合地理隔离模型的推断。使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河北承德雾灵山种群中的单倍型Hap3独立为一支;对各种群的分歧时间进行估计,发现其分歧时间大约在0.02~0.94 Ma,处于更新世,部分种群间未发生分化。据此推测,燕山-太行山区黑带食蚜蝇的分化可能是由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变化导致的,且雾灵山应为该地区黑带食蚜蝇在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的重要避难所之一。  相似文献   
2.
张超  李娟  程海云  段家充  潘昭 《生物多样性》2023,31(1):22272-26
为了探讨秦岭西段地区蝴蝶群落多样性与生境类型、季节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文于2020–2021年对该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生境的蝴蝶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对α多样性进行了趋势和外推分析,对β多样性进行了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和聚类分析,运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对多样性指数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观测到蝴蝶8,898头,隶属于5科84属169种,其中个体数量最多的是粉蝶科,有3,671头,物种数最多的是蛱蝶科,有80种。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生境类型中,针阔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在不同季节中,夏季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的蝴蝶群落组成相似性最高,不同季节间蝴蝶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较低,春季和夏季蝴蝶群落明显聚集,秋季蝴蝶群落更为分散。广义加性模型拟合曲线表明,较高的植被异质性可维持蝴蝶群落的多样性;环境温度处于24–30℃之间时,Pielou均匀度指数较高,蝴蝶群...  相似文献   
3.
在多年野外物种考察基础上,依据河北大学馆藏标本和文献资料,对河北省的芫菁种类进行分类和整理,共计9属24种,其中丽斑芫菁Mylabris(Chalcabris)speciosa(Pallas,1781)、四星栉芫菁Megatrachelus politus(Ge-bler,1832)、二斑狭翅芫菁Stenoria(Stenoria)fasciata (Faldermann,1835)和异色带栉芫菁Zonigis fortuccii Fairmaire,1887为河北省新纪录种,并编制了属、种检索表.记述了各种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4.
首次报道绿芫菁属Lytta Fabricius, 1775印绿芫菁亚属Indiolytta Selander, 1960和端黑绿芫菁Lytta(Indiolytta)melanura(Hope, 1831)在中国的分布。标本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那才村,保存在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此外,给出端黑绿芫菁形态描述和特征图,并比较和讨论了该种与印绿芫菁亚属其他3种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6.
报道采自中国新疆的沟芫菁属1新记录亚种——沙地沟芫菁指名亚种Hycleus tekkensis tekkensis (Heyden,1883),提供其特征图、整体图及生境照片,并首次根据鞘翅斑纹将其分为4种类型.观察标本分别保存在河北大学博物馆和新疆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总结中国沟芫菁属Hycleus Latreille,1817并记述1新种:毛背沟芫菁Hycleus dorsetiferus sp.nov.及1新组合:多毛沟芫菁Hycleus hirtus(Tan,1992)comb.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河北大学博物馆。提供了中国已知种类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8.
记述芫菁科Meloidae中国1新纪录属,异角芫菁属Rhampholyssa,以及中国1新纪录种,斯氏异角芫菁Rhampholys sasteveni(Fischervon Waldheim,1823)。该属的主要鉴别特征是:触角8节,♂性第3~5节极为特化,背面观颊几乎不可见;♂额具发达纵隆脊并由侧面可见。提供了斯氏异角芫菁形态描述、生物学、寄主及形态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在河北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程海云  段家充  张超  潘昭 《昆虫学报》2022,65(9):1204-1221
【目的】应用线粒体COI和核CAD基因片段探讨自动条形码间隔探索(automatic barcode gapdiscovery, ABGD)、广义混合Yule溯祖模型(generalized mixed Yule coalescent, GMYC)、贝叶斯泊松树进程(Bayesian Poisson tree processes, bPTP)和贝叶斯系统发育和系统地理分析(Bayesianphylogenetics and phylogeography, BPP) 4种分析方法在芫菁科(Meloidae)昆虫分子物种界定中的适用性。【方法】分别基于COI, CAD和COI+CAD串联序列数据集,应用ABGD, GMYC, bPTP和BPP 4种方法对中国北方芫菁科常见的6属(沟芫菁属Hycleus、斑芫菁属Mylabris、豆芫菁属Epicauta、绿芫菁属Lytta、星芫菁属Megatrachelus和短翅芫菁属Meloe)18个形态种进行分子物种界定,并与形态学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利用COI+CAD串联序列数据集所得物种界定结果与形态鉴定结果一致;COI数据集使用ABGD和GMYC方法的界定结果与形态鉴定结果一致,而bPTP划分的物种数较形态鉴定结果多;基于CAD序列在3种单基因物种界定方法的结果中,除GMYC与形态划分一致外,其余均显示部分结果与形态划分不同。【结论】在芫菁科分子物种界定中,多基因联合序列、多种界定方法分析所得结果优于单一基因片段和界定方法的分析结果。本研究的结果为芫菁科昆虫的分子物种界定和整合分类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琦  詹志鸿  潘昭 《四川动物》2023,(2):213-218
喜马赤翅甲属Himalapyrochroa Young, 2004是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特有属,世界已知2种。本文在对该属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记述了中国新记录种——光滑喜马赤翅甲H. nitidicollis (Pic, 1955),并首次描述了驼峰喜马赤翅甲H. gibbosa Young, 2004的雌性和光滑喜马赤翅甲的雄性。同时,提供了此2种的分种检索表、整体照和形态特征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