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晓丽  雷焕宗  林植华 《生态学报》2012,32(17):5574-5580
体温是影响变温动物表现的最重要生理学变量。检测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虎纹蛙的雌性亚成体、雄性亚成体、幼体和蝌蚪这4个发育阶段的选择体温和热耐受性。单因子方差分析表明,虎纹蛙选择体温、耐受低温、耐受高温和温度耐受范围的组间差异均显著,幼体的选择体温(24.13℃)显著低于雌性亚成体(28.06℃)、雄性亚成体(29.27℃)和蝌蚪(28.23℃),雌性亚成体、雄性亚成体和蝌蚪之间差异不显著;幼体的耐受低温(13.85℃)显著高于雌性亚成体(11.27℃)、雄性亚成体(10.84℃)和蝌蚪(10.74℃),雌性亚成体、雄性亚成体和蝌蚪之间差异不显著;幼体具有显著低的耐受高温(35.48℃)、蝌蚪具有显著高的耐受高温(43.31℃),雌性亚成体(39.55℃)和雄性亚成体(39.02℃)的耐受高温差异不显著;幼体(21.62℃)具有显著小的温度耐受范围、蝌蚪(32.58℃)具有显著大的温度耐受范围,雌性亚成体(28.28℃)和雄性亚成体(28.18℃)的温度耐受范围差异不显著。虎纹蛙幼体和亚成体体温和水温之间在降温速度和升温速度的相关关系均显著。用回归剩余值去除水温变化速度对体温变化的影响,双因子方差分析(降温和升温速度为重复检验设置)表明,幼体的体温变化速度显著大于亚成体,两性亚成体间差异不显著;温度变化类型(降温和升温)和两因子的交互作用对体温变化的影响不显著。基本热生态位分离和体温调节能力的发育限制是形成上述现象的最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浙江丽水虎纹蛙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食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植华  计翔 《动物学研究》2005,26(3):255-262
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了407只2001—2003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浙江丽水罚没的死亡虎纹蛙的体长等10个形态指标,结果表明:雌性成体体长(SUL)大于雄性成体,幼体形态无显著两性差异;ANCOVA去除SUL差异的影响后,雌性成体的头长和后肢长大于雄性成体,前肢长、眼径和耳径则小于雄性成体。前肢两侧对称性的偏移度成体大于幼体,雌性大于雄性;后肢两侧对称性成幼体和两性无显著差异。10个形态指标主成分分析的前三个主成分共解释64·6%的变异:第一主成分中头宽、眼径和耳径,第二主成分中后肢长,第三主成分中眼间距和鼻间距分别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用NikonSMZ-1000解剖镜鉴别277只个体胃内容物中的食物种类,发现其秋季食物以节肢动物为主;成幼体和两性食物生态位宽度为3·42~5·25,食物生态位重叠度较高为0·93~0·98。分析表明,虎纹蛙局部形态特征的两性差异微弱,而体长两性异形差异显著;雌体具有较大的体形与食性无关,而可能与生育力选择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黑斑侧褶蛙蝌蚪断尾后的补偿生长和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晓丽  林植华 《生态学报》2020,40(6):2141-2148
动物在经历不利的生长条件或环境后往往出现补偿生长。研究了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蝌蚪经历来自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捕食造成断尾损伤后的补偿生长模式、断尾损失对蝌蚪游泳能力以及变态时间与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历捕食压力后,全尾组和1/3断尾组蝌蚪的体长显著大于1/2断尾组蝌蚪的体长,全尾组和1/3断尾组之间的蝌蚪体长差异不显著;第19天时,1/2断尾组蝌蚪经过补偿生长后体长显著大于全尾组蝌蚪,1/3断尾组与全尾组和1/2断尾组之间的蝌蚪体长差异均不显著;三个实验组之间蝌蚪尾长差异不显著;全尾组蝌蚪的疾游速显著大于1/2断尾组蝌蚪的疾游速,1/3断尾组蝌蚪的疾游速与全尾组和1/2断尾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严重断尾对蝌蚪疾游速产生了消极影响。三个实验组蝌蚪的变态时间和变态前后形态差异均不显著。黑斑侧褶蛙蝌蚪能够在变态前调整生长轨迹补偿早期捕食风险造成的生长损失,断尾损失并不影响变态时间与大小,断尾超过一半的蝌蚪经过补偿生长后仍要付出一定的运动代价。  相似文献   
4.
5.
福建沿海岛屿水鸟考察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野外共考察了福建沿海岛屿57个,记录到水鸟16科94种,其中18种在岛屿上有见繁殖,统计到水鸟总量近17000只.文中对一些全球受威胁物种,如黑嘴端凤头燕鸥Sterna bernsteini、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黑嘴鸥Larus saundersi等种类在福建沿海的状况做了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6.
林植华  樊晓丽  陆洪良  罗来高  计翔 《生态学报》2010,30(10):2541-2548
在许多蜥蜴种类中,尾自切是一种主要的逃避天敌捕食的防御性策略。虽然断尾使蜥蜴获得短期的生存利益,但同时也需为此承受多方面的代价。利用从丽水采集的117条蓝尾石龙子来评价该种动物断尾的能量和运动代价。81条(约69%)石龙子至少经历过1次尾自切。断尾个体中,原先断尾事件的发生频率在不同尾区间存在显著差别,但两性间无差别。将实验组17条具完整尾的石龙子依次切去3个尾段,然后测定断尾前后石龙子的运动表现以及每个尾段、身体各部分中的脂肪含量。另15条具完整尾的石龙子作为对照组,仅测量其运动表现。尾部的脂肪含量与尾基部宽呈正相关,说明具较粗尾部的石龙子一般具有相当较多的尾部储能。尾部脂肪含量随尾长呈非等比例分布,大部分脂肪集中于尾近基部端。断尾几乎不影响蓝尾石龙子的运动表现,仅当大部分尾部被切除时疾跑速有较小程度的降低。显示了蓝尾石龙子因遭遇天敌捕食攻击或其它因素作用而产生的部分断尾可能并不会导致严重的能量和运动代价。由于野外种群蓝尾石龙子个体的断尾情况主要发生在尾近基部或中部位置,因此可以认为自然条件下该种动物的尾自切通常会遭受明显的能量和运动代价。  相似文献   
7.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栖息地干涸将对生活在水中的无尾类幼体提出了挑战。通过浙江丽水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和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us)蝌蚪在实验条件下对不同水位变化的表型响应,检测表型可塑性的遗传性和环境近因性影响。结果表明,水位变化对中华大蟾蜍蝌蚪早期发育历期、头宽和体重影响不显著,对体长影响显著,其中逐减水位最大、恒低水位最小,慢波、恒高与快波、逐增水位依次减少;水位变化对黑眶蟾蜍蝌蚪早期发育历期、体长、头宽和体重影响均显著;发育历期以恒高水位最大,恒低水位最小;体长以逐减水位最大,恒低、快波和慢波水位显著偏小,逐增和快波水位居中;头宽以恒低水位最小,逐增水位居中,其余较大;体重以恒低水位最小、恒高水位最大,其余居中。水位变化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变态时间、体长、头宽和体重影响均不显著;水位变化对黑眶蟾蜍蝌蚪的变态时间、体长和体重影响均显著,对头宽影响不显著;恒低水位的变态时间最长,恒高水位的变态时间最短,其他水位变化之间差异不显著;恒高水位的体长最大,恒低和快波水位最小,其他居中;逐增和快波水位的体重最大,恒低水位最小。研究结果表明,繁殖季节不同的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蝌蚪响应水位变化的表型可塑性差异显著,长期在容易发生干旱和水位变化的冬季繁殖的中华大蟾蜍蝌蚪的表型可塑性低,在雨水充沛的春季繁殖的黑眶蟾蜍蝌蚪的表型可塑性高,表现出表型可塑性的种间差异和遗传性;在早期发育过程中,两种蝌蚪体长的共同的表型变异与缺乏遗传基础的环境近因性影响有关;黑眶蟾蜍蝌蚪对低水位或水位下降作出减速分化的消极响应,响应程度与环境信号的强弱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8.
无尾两栖类蝌蚪的尾巴通过产生强大的游泳速度在反捕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镇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蝌蚪为实验动物来评估断尾的运动代价。以74尾具有完整尾蝌蚪作为实验组,通过截去不同尾长片段,人为分成轻微尾损伤组(30%)和严重尾损伤组(30%)并测定两组蝌蚪在断尾前后的游泳速度。以16尾完整尾蝌蚪作为对照组在实验组断尾前后同时进行游泳速度的测定。实验结果显示断尾影响蝌蚪的游泳速度,但仅在尾损伤程度达到尾长的30%以上时才产生不利的影响。这表明轻微尾损伤并不对镇海林蛙蝌蚪的游泳速度产生严重影响。在断尾前后实验组蝌蚪的游泳速度均与尾长呈正相关。在相同尾长状态下,尾损伤蝌蚪的相对游泳速度明显快于完整尾蝌蚪。因此,尾损伤的镇海林蛙蝌蚪有可能通过改变尾和身体的摆动频次等方式在断尾后对游泳速度进行了一定的补偿。尾损伤在野外频繁发生于蝌蚪的尾远端,据此推测镇海林蛙蝌蚪在自然条件下的尾损伤并不会产生严重运动代价。  相似文献   
9.
丽纹攀蜥头体大小的两性异形和繁殖期的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植华 《四川动物》2004,23(3):277-280
测定了丽纹攀蜥的体长、头长、头宽、头高、尾长和体重等形态指标,以及通过44天的生长后体长、头长、头宽和头高的增长。表明成年两性个体体长无显著的两性异形,局部形态特征皆与体长呈正相关。协方差分析表明,雄性的头长、头宽、头高和尾长显著大于雌性个体,繁殖期雌性个体的体重显著大于雄性个体。丽纹攀蜥繁殖期雄性体长的增长显著大于雌性体长的增长,雌雄两性头长、头宽和头高的增长无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四种内外因素导致的中国石龙子运动表现的种群内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植华  计翔 《动物学报》2005,51(2):222-231
设计四项实验研究四种内外因素(环境温度、怀卵、摄食和断尾) 导致的中国石龙子(Eumeces chinen sis) 运动表现种群内变异。环境温度通过影响体温而影响石龙子的运动表现。两性成体疾跑速均具有在低体温范围内随体温升高而加快、在高体温范围内随体温升高而降低的一般模式。怀卵雌体和成年雄体使平均疾跑速达到最大值的体温分别是29℃和30℃。在任何体温下成年雄体的疾跑速均大于怀卵雌体, 表明怀卵对母体运动有不利的影响并相对地增加了雌体繁殖代价。怀卵雌体和成年雄体的最大持续运动距离无显著差异; 体温对最大持续运动距离有显著影响, 且主要与低体温下最大持续运动距离较小有关。性别与体温相互作用对最大持续运动距离有显著影响。怀卵雌体和成年雄体的疾跑速和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呈显著的正相关。以性别为因子的ANCOVA去除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差异的影响后发现, 成年雄体的疾跑速仍大于怀卵雌体。27℃和30℃平均体温下的摄食实验进一步证实怀卵雌体疾跑速小于成年雄体, 但前者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大于后者。该实验同时显示禁食石龙子的疾跑速和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大于摄食石龙子, 各因子相互作用对最大持续运动距离的影响显著,仅性别与摄食相互作用对疾跑速有边缘性显著影响。27℃和30℃平均体温下的尾自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