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引  言棕背鼠平 (Clethrionomysrufocanus)是我国北方森林小型哺乳动物的重要成分 ,也是主要的林木害鼠之一 .目前 ,国内外对该鼠的生态学已有许多研究 ,太田嘉四夫[6] 在活动节律研究方面有所报道 .作者在室内不同食物条件下 ,对棕背鼠平昼夜活动节律进行了观察研究 ,现将初步结果做一报道 .2 材料与方法2 1 供试动物2 0 0 1年 8~ 10月在黑龙江省海林市林区捕获棕背鼠平带回实验室驯养 .单鼠饲养于 35cm× 30cm× 2 0cm铁丝笼中 ,供给小鼠用颗粒饲料、胡萝卜和水 ,提供棉花供鼠做巢 ,实验室温度为 2 0~ 2 5℃ ,自然光照 .2 2 …  相似文献   
2.
狼头部和背部针毛表面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狼头部和背部针毛的表面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狼的头部针毛和背部针毛近似为梭形,2种针毛对应的典型部位之间在鳞片类型、游离缘平滑度、高度、密度等因素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头部针毛和背部针毛的近根部分之间的高度、密度差异极显著;主体部分之间、近梢部分之间的高度差异不显著,而主体部分之间的密度差异极显著,近梢部分之间的密度差异不显著.这将为狼的形态学及分类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牡丹峰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更好地了解牡丹峰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2005年7月至2008年2月对牡丹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30科93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7.86%,其中留鸟18种,夏候鸟56种,冬候鸟4种,旅鸟12种,偶见种3种,分别占总数19.4%、60.2%、4.3%、12.9%和3.23%.  相似文献   
4.
对12个隼形目物种CHD基因的一段内含子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CHD-W和CHD-Z基因的多态性存在差异,CHD-W基因不适合系统发生学的研究。通过对CHD-Z基因扩增序列构建的NJ和MP树,结果显示隼科鸟类与鹰科和鹳科鸟类关系较远,与传统形态分类和和鸟类新的分类系统不一致。在白腹鹞的分类地位上与传统形态学分类不一致,将白腹鹞归入鹰属一支。NJ树显示鸢属(黑鸢)与鵟属(毛脚鵟)亲缘关系较近,MP树显示鵟鹰属(灰脸鵟鹰)与鵟属(毛脚鵟)亲缘关系较近。NJ和MP树都显示雕属(金雕)和鹰雕属(鹰雕)与其他鹰科各属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牡丹峰自然保护区鸳鸯繁殖习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8年在黑龙江省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对鸳鸯Aix galericulat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鸳鸯在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属夏候鸟,每年4月下旬迁来,9月下旬迁走,居留期约5个月.繁殖期间,其配偶关系为一雄一雌,筑巢一般由雌鸟承担,大约在7~8 d内完成.巢筑成后的5~6 d开始产卵.每窝5~10枚,平均窝卵数7.5枚,卵重平均34.2 g,最后一枚卵产出后开始孵卵,孵化期约为28~30 d,孵化率为90%.  相似文献   
6.
棕背鼠平(Myodes rufocanus)和红背鼠平(M.rutilus)的分布有重叠区且外形相似,在特定情况下存在种间区分困难,给两种鼠的数量调查带来不便和误判.本研究通过mtDNA控制区构建系统树、mtDNA控制区电泳和RAPD 3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有效地对棕背(鼠平)和红背(鼠平)已知的8个样本和16个待定样本进行了准确鉴定.其中,mtDNA控制区电泳进行种问区分的方法具有简便、准确而又快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金志民  杨春文  刘铸 《四川动物》2007,26(4):963-967
微卫星DNA作为一种分子标记,以其诸多优点被认为是各类遗传标记中最有价值的一种。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鸟类的研究中。本文介绍了微卫星DNA标记的分布特点、突变机制和作为分子标记的特点,并综述了微卫星DNA标记在鸟类的亲权分析及种类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及基因定位、物种进化历史揭示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The diurnal activity rhythm of Clethrionomys rufocanus was studied under three different food conditions in a laboratory. The activity occurred both in the daytime and at night, but mainly at night (19:00--4:00). The mice fed with Mouse food exhibited six small peaks in their daily activity, and those fed with grass or hay exhib-ited seven, but the peak of the out-nest night activity was 2 ~ 3 hours earlier. The activity amount of out-nest was 30 518.0 ± 3 694.9 s for those fed with grass, the next was 21 811.7 ± 2 288.0 s for those fed with hay,and the least was 15 038.0 ± 666.0 s for those fed with mouse food. The activity amount of feeding was 10867.3± 1 612.1 s for those fed with grass, much more than those fed with mouse food and hay. The activity amount for drinking was 988.5 ± 79.1 s (fed with hay), 568.9 ± 60.9 s (fed with mouse food) and 139.3 ±47.2 s (fed with grass).  相似文献   
9.
黑水鸡的繁殖生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5月~2008年10月,对牡丹江市人民公园内野生黑水鸡 Gallinula chloropus(Linnaeus)的繁殖行为进行观察.结果 表明,黑水鸡在觅食地的取食、休息、理羽等行为在一天中有几个高峰,取食高峰4:00~8:00和16:00~18:00,休息高峰12:00~16:00和18:00~20:00,理羽高峰12:00~14:00和18:00~20:00, 巢址选择在长有茂密植物的浅水区,筑巢期2~3 d,巢高平均为30.53 cm, 巢深平均为9.58 cm, 窝卵数4~10枚不等,平均为7.2枚,孵化期为15~17 d, 孵化率为90.7%.  相似文献   
10.
2007~2009年在黑龙江中南部地区对绿翅鸭(Anas crecca)繁殖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绿翅鸭在黑龙江属夏候鸟,每年3月末4月初迁来,10月上旬迁离,所观察的4对绿翅鸭居留期约6个月。迁来时成群停留在湖泊及江的冰面上,开江以后散去,繁殖期间,绿翅鸭的配偶关系为一雄一雌,巢址多选择离水域较近的草丛或灌木丛中,所观察的4巢,巢都比较简单,筑巢时间为(5.5±1.0)d(n=4)。巢筑成后的(3.25±0.50)d开始产卵。每窝70~12枚不等,平均(9.80±2.21)枚(n=4)。卵重平均(28.70±0.72)g(n=39),最后一枚卵产出后(2.50±0.577)d(n=4),开始孵卵,孵卵期约为22~26 d不等,平均孵卵期为(24.25±1.17)d(n=4),平均孵化率为79.5%±29.98%。幼鸟为早成鸟,育雏期为(29.75±1.7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