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尾松是我国南部地区主要用材、产脂和荒山造林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分析马尾松适生的气候特征,为马尾松林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基于626个分布点和19个气候数据,利用MaxEnt模型模拟马尾松在重庆的地理分布并检测其气候主导因子及其适宜值。马尾松最适宜(分布值为p≥0.5)分布的地区是在南岸、大渡口、巴南、江北、云阳、渝北的东部和南部、北碚的东南部、沙坪坝的东北部、九龙坡的东部和南部、石柱的北部、江津的东北部、綦江的东北部、万盛的中西部、南川的中南部、涪陵的西部和北部、长寿的中南部和东部、丰都的中部和西北部、忠县的东部和南部、万州的中部和东北部、开州的中部和西南部以及武隆局部地区等。分布值0.50p≥0.25的区域是以上高分布值区域的向外扩展。同时,渝东南部分区县西南方向也进入该分布值。最暖月份最高温度、最暖季度平均温度和全年平均温度对马尾松的分布影响较大,其中最暖月份最高温度的适宜值为大于32.8℃,最适值为大于34.2℃;最暖季度平均温度的适宜值为大于26.8℃,最适值为28.2℃;全年平均温度的适宜值为大于16.8℃,最适值为大于18.5℃。该结果反映出马尾松的潜在地理分布范围,并揭示马尾松在重庆分布上所需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2.
陕西黄龙山林区褐马鸡繁殖季节中午卧息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6月,在陕西黄龙山腹地北寺山林区采取样线法对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中午卧息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观察到28个褐马鸡的卧息地。褐马鸡对林型、坡向和地理特征有明显的选择性,多偏向针叶林、山脊和半阴半阳坡,回避阔叶林、山坡、阴坡和阳坡。对中午卧息地坡位没有明显的选择性。褐马鸡中午卧息地具有坡度小、与林间道路与居民点的距离远、灌丛平均高度较低、灌木密度较小、草本均高较小、乔木层植物盖度以及草本层植物盖度较大等特征。对各种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前6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4.05%,可较好地反映褐马鸡中午卧息地生境特征。根据载荷系数绝对值大小将褐马鸡中午休息地生境选择影响因子分别命名为地理因子、隐蔽度因子、人类活动干扰因子和灌丛密度因子。  相似文献   
3.
陕西黄龙山林区褐马鸡春季夜栖地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4~6月,在陕西黄龙山林区,对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春季夜栖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22个夜栖地,以夜栖树为中心做一个10 m×10 m样方,测定夜栖地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地貌特征、夜栖树高度和胸径、乔木层盖度、乔木的数量、灌木层盖度、草本盖度、水源距离、人为干扰距离、林缘距离、栖枝高度和栖位上盖度等参数;通过9条样带测定54个随机样方,除栖枝高度和栖位上盖度外,指标相同.结果表明,褐马鸡春季夜栖地多偏向以坡度较大、山坡和山脊、接近水源、远离林边、人为干扰距离较远、乔木盖度和密度较大、栖树胸径较大、灌木层盖度和草本层盖度较小为主要特征的地方.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2.746%,可以较好地反映褐马鸡春季夜栖地生境特征.根据载荷系数绝对值大小,将褐马鸡春季夜栖地生境选择影响因子分别命名为地形和林下植被因子、气象因子、稳定性因子和水因子.影响褐马鸡夜栖地选择的关键因素是安全、舒适和栖息地转换的方便程度.  相似文献   
4.
榨菜为十字花科植物,是我国特有的经济作物,气候因子是影响榨菜种植分布的重要因素.通过收集榨菜分布的279个坐标点和22个高分辨率环境因子图层,利用MaxEnt模型进行重庆榨菜种植区预测,并基于该模型预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RCP 2.6、RCP 4.5、RCP 6.0和RCP 8.5气候情景下21世纪50和70年代榨菜种植区分布范围.结果表明: MaxEnt模型的预测效果为优秀,其中,最湿月份降水量(贡献率为30.2%).年均温变化范围(17.2%)、最冷月份最低温(9.6%)、等温性(9.1%)、昼夜温差月均值(8.1%)和平均最高温度(7.5%)6个因子为主导因子,累积贡献率高达81.7%,且其各主导因子阈值分别为173~183 mm、27.2~28.3 ℃、1.8~3.8 ℃、22.5~24 ℃、6.2~6.8 ℃和14.8~18.0 ℃.在当前气候条件下,榨菜的适宜种植区比例为4.2%,主要集中在重庆涪陵的东北、西部和东部、长寿的东部和南部、垫江的南部和东南部、丰都的西北部和北部、忠县的东南部区域,以及武隆和南川的少部分区域等,中度适宜种植区面积比例为6.3%.在RCP 2.6、RCP 4.5、RCP 6.0和RCP 8.5气候情景下,预测21世纪50年代榨菜适宜生境的比例下降,分别为2.7%、3.8%、3.1%和3.2%;21世纪70年代比例也下降,分别为3.1%、3.7%、3.5%和2.9%,而中度适宜种植区的比例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5.
非人灵长类社会等级现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等级结构在群居生活种类中普遍存在,在非人灵长类尤为突出。该主要对近年来有关灵长类等级现象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综述,认为等级现象与个体的年龄、性别、母亲的顺位以及呆在群内时间长短等自身因素相关,也反映在个体之间的攻击、理毛、爬跨和近距等社会交往行为中。等级结构在不同动物中又不尽相同,故研究中需要对具体物种做具体分析。等级现象的存在,不仅有利于动物群体的生存,而且对动物个体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对陕西延安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鸟类14目32科13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4种,Ⅱ级保护鸟类18种.保护区鸟类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有留鸟57种,夏候鸟35种,而冬候鸟、旅鸟分别只有19种和28种.列入CITES的共有22种,IUCN的有4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有7种.鸟类区系组成为:古北界种类有39种,东洋界种类21种,广布种32种.以古北界种类占优势,且兼有丰富的东洋界种类.同时,具蒙新区、青藏区和华北区特点.  相似文献   
7.
非人灵长类和解行为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来有关非人灵长类和解行为的研究方法和内容进行了综述。和解行为在非人灵长类中普遍存在,并且有特定的行为模式,要证明它的存在需做匹配观察。分析表明,在潜在合作伙伴中,亲缘关系较近、统治风格缓和、等级距离接近的个体之间,以及一方携带婴儿的雌性个体与其它个体之间,其和解倾向较高,反之和解倾向较低。攻击强度与和解倾向无关,和解行为的发起者因种而异。  相似文献   
8.
陕西黄龙山林区褐马鸡春季觅食地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6年4~5月,在陕西黄龙山林区采用样带法对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春季觅食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定了9条样带上的54个随机样方和54个栖息地利用样方的20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褐马鸡春季觅食期间偏好利用针阔混交林,避免针叶林和阔叶林;偏向于下坡位,避免上坡位和中坡位;偏向于中等坡度的山坡(10~20°),避免坡度较大和较小的山坡;对坡向没有明显的选择性.对利用样方和随机样方进行比较,发现利用样方具有海拔较低、与林间小路和水源较近、乔木种类较少、乔木密度较小、乔木最大胸径较大、乔木最大高度较高、灌木种类较少、灌木密度较小、食物丰富度较大、灌木层植物盖度较小、乔木层植物盖度较大、隐蔽级较小等特征.逐步判别分析表明,乔木密度、与水源距离、灌木密度、灌木种类、乔木最大高度、海拔具有重要作用,由这6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在对繁殖季节觅食地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进行区分时,正确判别率可以达到97.22%.褐马鸡春季觅食地选择主要与食物条件、隐蔽条件和水源有关.  相似文献   
9.
基于Maxent生态位模型的水葫芦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原产南美洲,是目前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多年生水生杂草之一。利用Maxent模型进行水葫芦的适生区预测,并运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进行结果分析,同时,使用刀切法检测环境变量对该物种分布的重要性。结果显示,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949和0.878,表明该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预测结果显示水葫芦在我国的适生区为贵州、广西、广东、湖南、福建、江西、重庆、四川、云南、浙江、上海、湖北、海南、台湾、西藏、安徽及江苏等省市局部地区,而西藏、安徽和台湾目前还没有记录却也进入适生区,属于易受入侵区域。且逐渐向周边可生长区蔓延。同时,bio1(年平均温度)、bio6(最冷月份最低温度)、bio9(最干燥季节平均温度)和bio11(最冷季节平均温度)这4个环境变量对水葫芦分布的影响比较大。加强其适生区和可生长区的防控和监测,对防治水葫芦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秦岭川金丝猴一个投食群等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2002年7月至2003年6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秦岭山脉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皇庙西梁川金丝猴投食群一雄多雌社会单元内部和社会单元间的攻击和屈服行为的指向和次数进行记录,应用计算优势指数的方法对社会单元内不同性别年龄组和社会单元间的等级进行排列。结果表明,在每一个社会单元内部成年雄性居最高地位,所有成年雌性占有第二阶层,亚成体处于第三阶层,青少年个体处于最低层。每个社会单元内成年雌性在一年内的等级序列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是雌性在产仔后顺位明显上升。八个社会单元在交配阶段和产仔阶段等级结构不同,等级最高的社会单元以及等级最低的社会单元的等级顺序没有发生变化,等级接近的社会单元间的等级顺序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原因可能主要与社会单元内部成员相互协作进行攻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