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新记录蓝藻—绿色微囊藻及其毒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蓝藻植物中的微囊藻属(Microcystis),是存在于湖泊、池塘、水库等环境中普生性藻类,其中一些种类能产生毒素。到目前为止,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及其它的毒性研究国内外都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对绿色微囊藻(Microcystis viridis)的形态描述、生态特性及  相似文献   
2.
阿氏浮丝藻mcyT基因序列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我国浮丝藻(Planktothrix Anagnostidis et Komárek)的毒素相关基因,选取分离自我国不同省份水体的13株阿氏浮丝藻,通过PCR检测其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mcyA、mcyE及mcyT研究其毒素基因特性。PCR结果表明除mcyT之外其他引物检测均无扩增产物,说明这13株浮丝藻不具备产微囊藻毒素的能力。通过克隆测序得到mcyT序列,并进行分子系统分析,构建了关于mcyT序列的Neighbor-Joining系统树,结果表明mcyT序列可以将产毒与不产毒浮丝藻分为两大独立的分支,两个分支之间的最低序列相似度分别为98.5%和99.1%。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研究我国浮丝藻的微囊藻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多样性以及分子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束丝藻(Aphanizomenon Morr.ex Born.et Flah)是我国水华蓝藻的重要种类,由其产生的束丝藻水华已经引起了许多的环境问题。水华束丝藻、柔细束丝藻和依沙束丝藻是我国淡水水体常见的三种束丝藻种类,然而,国内外对它们的生理学研究却相对较少。基此,文章对水华束丝藻、柔细束丝藻和依沙束丝藻的形态特性、色素含量、生长及光合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丝状体的营养细胞、异形胞和厚壁孢子的长宽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揭示了厚壁孢子的长宽比可作为三种束丝藻分类的一个参数;同时,种间的差异性也体现在三种束丝藻的生理特性上,相比水华束丝藻和依沙束丝藻,柔细束丝藻的藻蓝素含量较高,而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最大光合作用(Pm)、表观光合作用效率(α)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显著偏低。此外,水华束丝藻和依沙束丝藻生理特性基本一致,表明了形态不同的三种束丝藻在生理上可被分为两种类型,暗示了依沙束丝藻可能具有像水华束丝藻一样形成水华的生理潜能且由于它的产毒性所以应该倍加关注。  相似文献   
4.
拟甲色球藻(Chroococcidiopsis Geitler 1933)在全球分布广泛,并在极端环境下多有发现,但目前在中国尚无报道.研究在对太湖水体进行野外调查时观察到了水体中的Chroococcidiopsis,并分离得到纯培养藻株,编号为CHAB 1690.拟甲色球藻属(Chroococcidiopsis)为我国新记录属,本文描述了该属的特征.对16SrRNA基因进行测序分析表明:CHAB1690与拟甲色球藻属的模式种温泉拟甲色球藻(Chroococcidiopsisthermalis)基因序列相似度仅为91%,暂未定种;CHAB 1690与欧洲的两株未定种Chroococcidiopsis相似度较高,并与大多数拟甲色球藻(Chroococcidiopsis)聚集在一起,但仍有少数藻株聚集在距离较远的另一个类群.比较两个类群中藻株的最低相似率,结果表明,基于形态界定的拟甲色球藻属(Chroococcidiopsis)可能包含多个属.  相似文献   
5.
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是由微囊藻产生的主要藻源性异味污染物之一。利用稀释涂平板法,从采集到的微囊藻水华水样中分离得到两株降解β-环柠檬醛的菌株DH16和DH18,16S rRNA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它们分别属于食酸菌属(Acidovorax)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实验室保藏的微囊藻毒素降解菌Novosphingobium sp.THN1对β-环柠檬醛也有降解效果,该菌属于新鞘氨醇杆菌属(Novosphingobium)。对三株菌进行以β-环柠檬醛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实验,气相色谱检测分析表明DH18和THN1两株菌具有高效降解β-环柠檬醛的能力,可以作为研究β-环柠檬醛生物降解机理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6.
水果湖湾蓝藻水华的形成及其对东湖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湖是武汉市最重要的湖泊,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属中型浅水湖泊,它集饮用水源、旅游、疗养、气候调节、水产养殖和水上运动等多功能于一体[1].因此,东湖水质的好坏与武汉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藻类的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藻类植物种类繁多,分布极广,它除了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等方面发挥作用外,还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藻类毒素的研究就是随着有毒藻类对人类危害加剧而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下面介绍藻类毒素的种类及其致毒情况。 (一)金藻类毒素是由小定鞭金藻(Prymesium parvum)产生的溶血性毒素。这类藻生活在海洋中,但在气候干旱的地区也会在半咸水的池塘出现。它产生的具有溶血及鱼毒活性  相似文献   
8.
铜绿微囊藻的某些生长特性及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藻类毒素的研究随着有毒藻类对人类的危害加剧,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和深入研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世界许多地方报到最多的有毒藻类,对导致其毒素产生的因子及产毒机理的研究,几十年来在温度、pH值、生长年龄、光照强度、质粒、伪空胞与铜绿微囊藻毒性关系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对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9.
研究选取了水体常见蓝藻优势种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PCC7806)作为研究对象, 了解磺酰脲类除草剂甲磺隆(Metsulfuron-methyl)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光合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 当甲磺隆浓度大于80 mg/L时, 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通过回归分析和Probit分析, 甲磺隆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EC50为81.998 mg/L。细胞色素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第6天, 各浓度处理下单位细胞内Chl.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 且当甲磺隆浓度为80 mg/L时, 单位细胞内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变化结果分析显示, 实验第6天甲磺隆胁迫下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0/RC)及单位反应中心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0)受到显著抑制, 综合细胞色素变化结果显示, 甲磺隆能显著抑制光合系统反应中心电子受体侧电子性能。综上所述, 甲磺隆可能作用于光合系统反应中心电子受体侧, 从而对铜绿微囊藻光合系统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期在湖北省陆水水库进行野外调查时发现了在中国尚未报道的蒙氏长孢藻Dolichospermum mendotae(Trelease)Wacklin,et al.2009。文章详尽地描述了该种的特征,并对其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表明,与日本、西班牙、捷克等地区所得到的该种的序列相似度很高,显示出来自不同地区的蒙氏长孢藻在分子系统进化树上聚为一支。最后通过毒素分子检测和生物试验显示分离于陆水水库的三株蒙氏长孢藻不产神经毒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