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六十年代发现线粒体DNA(mtDNA)以来,mtDNA在遗传上的功能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由于线粒体具有自已的基因组,能够自我复制,又能编码一些酶,比如生物氧化链上的一部分酶的亚基就是由线粒体基因编码的,可以推测生物的某些性状的表达可能与mt-DNA有关;另外由于实现线粒体基因组的复制与表达所需的许多酶又是由核基因编码的(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可以推测  相似文献   
2.
植物磷脂酶C及其参与的信号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植物磷脂酶C(PLC)的结构特征、基因克隆和其在介导植物对外界刺激应答反应的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不同化学杂交剂(CHA)对小麦花药同工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小麦叶枕距±2cm时,喷施4种不同化学杂交剂(CHA)后,分别取小孢子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药,进行过氧化酶(POD)、淀粉酶(Amy)和酯酶(Est)等同工酶的分析。研究表明: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处理2、3和4三种CHA对POD的A1、A2;B2、B4和B5,C1、C2和C3同工酶带的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处理5除去对A1和A2表现抑制外,对其他酶带的活性均有增强作用。在单枚早期,处理2和3的A、B和C区POD同工酶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处理4和5上述各区POD同工酶活性却明显高于对照。在上述两个发育时期,处理2对Amy1区酶活性有增强作用,而处理3、4和5对该区酶活性却表现了专一性的抑制。各处理对Est同工酶A区和B区的酶活性主要表现为抑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CHA均通过干扰花药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而导致雄性生理性不育。  相似文献   
4.
糖原合成酶激酶 (GSK 3)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 ,在动物中参与诸如糖原合成、胰岛素调节、多种蛋白的转录激活和发育调控等许多生命活动的信号转导。在植物中也分离到了GSK 3 Like基因 ,在拟南芥中的GSKs家族分为四种。GSKs家族在植物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现有的证据表明 ,植物GSKs可能参与植物的渗透胁迫应答、伤害应答以及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 ,调节花的发育等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进程。讨论植物GSKs的发现及其功能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利用本实验室构建的转Ac(Ac TPase)及Ds(Dissociation)的水稻(Oryza sativa L.)转化群体,配置了Ae×Ds的杂交组合354个。检测了转基因植株的T-DNA插入位点右侧旁邻序列,研究了Ac/Ds转座系统在水稻转化群体中的转座活性。结果表明,有些转化植株T-DNA插入位点相同或相距很近,插入位点互不相同的占65.4%。检测到T-DNA可插入到编码蛋白的基因中。在Ac×Ds的F2代中,Ds因子的转座频率为22.7%。对Ac×Ds杂交子代中Ds因子旁侧序列的分析,进一步表明了Ds因子在水稻基因组中的转座活性,除了从原插入位点解离并转座到新的位点之外,还有复制——转座和小完全切离等现象。获得的旁侧序列中,有些序列与GenBank中的数据没有同源性,目前有2个DNA片段在GenBank登录。探讨了构建转座子水稻突变体库进行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以水稻成熟胚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统计在不同基本培养基上的愈伤诱导率以及绿苗分化率,分析不同基本培养基及外源激素的含量和比例对愈伤组织生长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材料对基本培养基具有选择性,MS培养基对籼稻种胚愈伤的诱导培养效果较好,NB培养基则更适合粳稻种胚愈伤的诱导培养;诱导继代培养基中加入多种氨基酸组合可有效提高出愈率和分化率,特别是粳稻的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需要多种氨基酸的共同作用;不同基因型水稻材料对激素和氨基酸组合的需求不同。  相似文献   
7.
水稻转座子突变体库的构建及突变类型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把玉米转座子Ac片段(合成转座酶)和Ds因子(转座序列)分别导入粳稻品种中花11,获得了400多个转化株系。有63个株系的转基因T0代植株或T1代植株出现了可见的形态变异,包括抗病、白苗、黄苗、白条斑叶、有色秆、矮秆、匍匐茎、雄性不育、抽穗早、抽穗迟、多倍体等突变类型。对突变性状的形态及分子生物学分析,有些突变类型可能与转座子插入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小麦叶枕距±2cm时, 喷施4种不同化学杂交剂(CHA)后, 分别取小孢子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药, 进行过氧化酶(POD)、淀粉酶(Amy)和酯酶(Est)等同工酶的分析。研究表明: 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 处理2、3和4 三种CHA对POD的A1、A2; B2、B4和B5; C1、C2和C3同工酶带的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处理5除去对A1和A2表现抑制外, 对其他酶带的活性均有增强作用。在单核早期, 处理2和3的A、B和C区POD 同工酶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 处理4和5上述各区POD同工酶活性却明显高于对照。 在上述两个发育时期, 处理2对Amy1区酶活性有增强作用, 而处理3、4和5对该区酶活性却表现了专一性的抑制。各处理对Est同工酶A区和B 区的酶活性主要表现为抑制。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的CHA均通过干扰花药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而导致雄性生理性不育。 Abstract:When the distance between wheat (T. aestivum ) flag leaf and it's adjucent leaf is about ± 2cm, four different kinds of CHA (Chemical Hybridizing Agents) were sprayed, then we took the anthers which were at different microspore's development stages to make POD、Amy and Est isoenzymes analysis. The study showed that: during the microsporocyte meiophase, treatmant 2、3 and 4, the three kinds of CHAs had evident inhibitation on the activity of POD's bands A1、A2; bands B2、B4 and B5; bands C1、C2and C3. CHA of treatment 5 had inhibitation on bands A1 and A2, but could promote the activity of the other POD bands. During the early uninucleate stage, the POD activity on area A、area B and area C with CHAs of treatment 2、3 was obviouse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But in these areas POD activity with CHAs of treatment 4、5 was obviouse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During the above two development stages, CHA of treatment 2 obviously strengthened the activity of Amy1area; on the other hand, CHAs of treatment 3、4 and 5 have the unique inhibitation in the same area. All the treatments mainly had inhibitant effects on the activities of Ests area A and area B. The study shows that all the different CHAs bring about male physiological sterility. Through disturbing the anther's metabolism of substances and energy.  相似文献   
9.
利用本实验室构建的转Ac(AcTPase)及Ds(Dissociation)的水稻(Oryza sativa L.)转化群体,配置了Ac×Ds的杂交组合354个.检测了转基因植株的T-DNA插入位点右侧旁邻序列,研究了Ac/Ds转座系统在水稻转化群体中的转座活性.结果表明,有些转化植株T-DNA插入位点相同或相距很近,插入位点互不相同的占65.4%.检测到T-DNA可插入到编码蛋白的基因中.在Ac×Ds的F2代中,Ds因子的转座频率为22.7%.对Ac×Ds杂交子代中Ds因子旁侧序列的分析,进一步表明了Ds因子在水稻基因组中的转座活性,除了从原插入位点解离并转座到新的位点之外,还有复制--转座和不完全切离等现象.获得的旁侧序列中,有些序列与GenBank中的数据没有同源性,目前有2个DNA片段在GenBank登录.探讨了构建转座子水稻突变体库进行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实时定量PCR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时定量PCR(Real-tim e Quantitative 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RQ-PCR),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基于PCR技术的利用不同的荧光检测来给核酸定量的技术。克服了传统PCR的许多不足,能准确敏感地检测模板浓度,DNA拷贝数和检测基因变异。综述了RQ-PCR技术的原理,RQ-PCR实时定量检测系统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