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天胡荽属3种药用植物果实进行了形态组织学方面的研究,发现三者中果皮内侧石细胞的存在情况则随品种的不同而不同,结果可作为这三种植物的品种鉴别特征,同时为伞形科植物学研究提供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TEN和β-cat在尖锐湿疣、Bowen's病和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PTEN和β-cat在正常皮肤、尖锐湿疣、Bowen's病、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结果:在正常皮肤、尖锐湿疣、Bowen's病、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中PTEN蛋白的高表达率分别为100%,80.95%,46.67%,36.67%;β-cat蛋白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16.67%,30.16%,53.33%,70.00%,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Bowen's病及Scc中PTEN蛋白的高表达率表达下降(P〈0.05,P〈0.01);β-cat蛋白的异常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P〈0.01)。在Scc中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r=-0.416,P〈0.05)。结论:蛋白PTEN、β-cat在Scc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晰高温胁迫下表皮蜡质在不结球白菜生理响应中的保护作用,该研究以不结球白菜有蜡(Q28)和无蜡(Q1202)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高温胁迫组(昼/夜温度为37℃/30℃)和对照组(昼/夜温度为25℃/18℃)处理,观察不同材料叶片表皮细胞形态,比较分析高温胁迫处理下不同时期生理和光合指标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1)高温胁迫对两种不结球白菜幼苗的生物量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且有蜡材料的下降幅度较无蜡材料小;高温胁迫后叶片表皮细胞形态差异较大,且有蜡材料叶片表皮细胞皱缩程度显著小于无蜡材料。(2)高温胁迫9 d时,有蜡材料叶片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无蜡材料。(3)高温胁迫后,两种材料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动态变化,且有蜡材料的活性均大于无蜡材料;两种材料的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且有蜡材料的上升幅度均较小。(4)两种材料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仍以有蜡材料较高;与无蜡材料相比,有蜡材料叶片的蒸腾速率较小,净光合速率较高。研究发现,在高温胁迫条件下,叶面蜡质会提高叶片渗透调节能力,保护叶片表皮细胞正常形态,增强植株抗氧化能力,减少蒸腾速率,提高光合速率,有效缓解不结球白菜受到的高温伤害,使有蜡材料的高温耐受能力强于无蜡材料。该研究结果为不结球白菜耐热品种选育及进一步分析蜡质响应高温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蔗糖代谢为水稻胚乳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为明确二者的量化关系,本研究通过调节源库关系获得不同源供应水平下的代表性粒位籽粒,进而分析了蔗糖、果糖、葡萄糖及可溶性总糖的含量与胚乳细胞增殖的关系。结果表明,改变品种的源库比例(源大库小),下部粒位籽粒胚乳细胞数目明显增加,总体上,可溶性总糖含量与细胞数目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细胞增殖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高的蔗糖/葡萄糖、蔗糖/果糖有利于胚乳细胞数目增多。在细胞增殖前期(花后5d),高葡萄糖、己糖含量有利于提高胚乳细胞数目,高葡萄糖含量还可提高细胞增殖速率。细胞增殖中后期(花后7d),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与胚乳细胞数目、增殖速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太湖渔业发展及区域设置与功能定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渔业是太湖的重要功能之一.太湖渔业主要以自然捕捞和围网养殖为主.目前太湖自然渔业捕捞强度及东太湖湾围网养殖的超常规发展,给湖泊生物资源带来巨大影响.依据太湖生物资源现状和分布,借助太湖遥感解译图像,定位设置太湖各类生物资源恢复与保护的功能区域,包括东部的资源保护核心区、缓冲区(湿地生态景观带)和西部的生态恢复区等.其管理目标是太湖水环境、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及环湖湿地、自然景观的保护,加快太湖生态恢复进程,促进旅游业和渔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太湖渔业资源的有序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测定基因5′端位置是研究基因转录调控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将蓖麻蚕18S rRNA基因DNA的5′端用~(32)P标记,然后与18S rRNA杂交,再用S1核酸酶水解掉非杂交区的DNA和RNA。分析放射自显影的结果,测出18S rRNA基因5′端的位置。在18S rRNA基因的BglⅡ_2位点向EcoRⅠ,方向延伸约220bp处,从这一结果,可知道蓖麻蚕rRNA基因的转录方向是5′EcoRⅠ_2→BglⅡ_23′。  相似文献   
7.
太湖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解太湖鱼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分布特征,于2009-2010年利用拖网等网具对该水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获鱼类50种,隶属10目15科40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占总数的68%;鱼类生态类型以湖泊定居性种类为主,群落优势种为湖鲚(Coilia ectenes taihuensis)、间下鱵(Hyporhamphus intermedius)和陈氏短吻银鱼(Salangichthys jordani)等小型鱼类;与历史资料相比,太湖鱼类的物种数量下降,优势种组成发生较大变化,鱼类群落中体质量<30 g的小型鱼类占绝对优势,渔业资源小型化趋势明显.由于过度捕捞和湖泊环境恶化,鱼类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偏低,物种丰富度指数D为1.54,多样性指数H’N、H’w分别为0.21和0.46,均匀度指数J'N、.J'w分别为0.07和0.14;太湖各湖区间鱼类种群和多样性的差别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鱼类群落结构与湖泊营养盐、透明度等环境特征相适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F.prausnitzii)及其上清体外对大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F.prausnitzii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大肠癌Lo Vo细胞培养于96孔板,待细胞贴壁后加入不同浓度的F.prausnitzii(l×107/m L、1×108/m L、1×109/m L)及其上清(1/2、1/5浓度),共同培养24 h或48 h后,以MTT法检测F.prausnitzii及其上清对Lo Vo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将大肠癌Lo Vo细胞培养于6孔板,待细胞贴壁后加入不同浓度的F.prausnitzii及其上清(同前),共同培养48 h后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对细胞染色后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F.prausnitzii及其上清对Lo Vo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F.prausnitzii及其上清对大肠癌Lo Vo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且F.prausnitzii及其上清浓度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其抑制作用越明显(P0.05),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F.prausnitzii及其上清均具有诱导大肠癌Lo Vo细胞凋亡的作用,且浓度越大,诱导作用越明显(P0.05),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F.prausnitzii及其上清在体外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结合珠蛋白、Ki-67蛋白的表达对疗效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在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200例尖锐湿疣患者,其中100例采用ALA-PDT联合微波治疗(联合组)、100例患者单独采用ALA-PDT技术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联合组患者治疗前皮损组织中结合珠蛋白、Ki-67蛋白的表达,并选取40例包皮环切组织作为正常组进行对比。联合组的治愈率79.00%、复发率15.85%,对照组的治愈率66.00%、复发率3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尖锐湿疣患者的Ki-67蛋白阳性表达、结合珠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56.92%、73.97%均低于Ki-67蛋白阴性表达、结合珠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的91.43%、92.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尖锐湿疣患者的Ki-67蛋白阳性表达、结合珠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35.14%、24.07%均高于Ki-67蛋白阴性表达、结合珠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的6.25%、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A-PDT联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ALA-PDT的效果,尖锐湿疣皮损组织中结合珠蛋白、Ki-67蛋白阳性表达将降低患者的治愈率及提高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粳稻品质性状间及其与植株性状和产量性状间的遗传相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文彦  张鉴  邵国军  周鸿飞  曹萍 《遗传》2005,27(4):601-604
利用朱军等提出的种子性状遗传模型,采用 3×3 NCⅡ正反交设计的亲本和部分组合F2代种子,分析了品质性状糙米率、垩白粒率、垩白面积和AC间及上述品质性状与株高、穗部性状等的遗传相关,以期为粳稻育种后代选择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精米重与糙米率存在极显著的母体加性相关;虽然控制品质性状的主要遗传效应分量与植株性状相应遗传效应分量遗传协方差不显著,但在其他相应遗传效应分量方面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