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缬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产于太白县的缬草根和茎叶中的挥发油成分分别进行分析,从根中鉴定出45种成分,以茎叶中鉴定出67种成分,并用GC测定了每一成分在该挥发油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A71)经不同攻毒方式感染不同日龄ICR乳鼠的感染情况,了解EV-A71在小鼠体内的动态分布和感染机制,为建立EV-A71感染动物模型,本研究采用分离自重症手足口患儿的EV-A71毒株,分别通过肌肉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IP)以及脑内注射(Intracerebral injection,IC)的方式感染3日、5日和9日龄ICR乳鼠,感染后定期采集血液和各组织,通过Realtime PCR追踪各组织中病毒载量变化,并且通过切片制作和免疫组化对感染乳鼠进行病原学和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低日龄(≤5日龄)乳鼠,注射剂量在104.5 TCID50/g·体重时IM、IP及IC均为较好的感染方式,都会出现神经症状,且有极高的致死率。随着日龄增长,感染后症状有所减轻,但IM和IP感染途径对大日龄乳鼠仍具有良好的致病性,且IM和IP死亡率显著高于IC死亡率。经IM、IP和IC注射感染病毒的3日龄乳鼠在6dpi体重相对于各对照组分别下降了1.54g(31.43%)、1.31g(15.06%)和2.52g(44.28%),而经IM和IP感染的5日龄乳鼠6dpi体重相对于各对照组分别下降了0.605g(8.95%)、0.886g(15.51%),经IC感染的5日龄乳鼠6dpi体重相对于对照组上升了0.904g(14.70%),感染组体重均显著低于对应的同期对照组(P0.05)。经IM、IP和IC感染病毒的3日龄乳鼠9dpi均死亡,而5日龄乳鼠9dpi存活率分别为42.8%、25%和87.5,14dpi存活率分别为0%、0%和25%,9日龄乳鼠9dpi存活率分别为70%、84.62%和100%。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显示EV-A71病毒具有强烈的嗜神经性及嗜骨骼肌的特性,可导致病毒血症、脑神经元及骨骼肌坏死、心肌间质水肿及多脏器炎症反应。我们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攻毒方式感染不同日龄的ICR乳鼠后的病毒动态分布及免疫病理损伤,发现经肌肉注射或腹腔注射5日龄乳鼠能够建立理想的EV-A71感染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张振杰  于露  王红梅 《生态学报》2022,42(19):8061-8072
为探究宁夏东部荒漠草原灌丛转变过程中两种优势种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和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植物更新土壤水分需求特征,在前期萌发土壤水势阈值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干旱胁迫试验分析确定转变过程中两种优势植物种的定植土壤水分阈值。结果表明:荒漠草原灌丛近30年人为转变过程中0-200 cm土壤水分呈降低趋势,灌丛地土壤水分含量较荒漠草地显著降低了52.43%(P<0.05),灌丛转变加速了土壤旱化;柠条锦鸡儿和蒙古冰草幼苗定植过程中叶绿素含量随干旱胁迫程度加深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死亡率逐渐上升。通过渗透势和死亡率的拟合函数以及其对应样地的土壤水势、土壤水分关系分析得出,随样地转变柠条锦鸡儿定植土壤水势、水分阈值均低于蒙古冰草,两者平均土壤水势阈值分别为-9.38—-9.95 kPa、-8.72—-9.28 kPa,平均土壤水分阈值分别为4.93%-5.23%、5.92%-6.50%。与蒙古冰草相比,柠条锦鸡儿更适应灌丛引入下或降雨减少引起的土壤旱化,其旱生条件下的定植成功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4.
李菲  李娟  张振杰  侯林  崔清华  田景振 《病毒学报》2021,37(5):1027-1035
A6型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A6,CV-A6)感染致手足口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部分地区的主要流行株.但是,CV-A6的相关研究目前较少,亟需抗CV-A6药物的研究.中药在抗病毒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银花青蒿栀子方(Yinhua-Qinghao-Zhizi,YQZ)对多种病毒有效,但对CV-A6的作用尚未见研究报道,本研究应用细胞和动物感染模型评价了 YQZ体内外抗CV-A6的作用.体外实验中,利用CV-A6感染RD细胞模型,以病毒抑制率和细胞上清病毒载量为指标评价YQZ的抗病毒作用,并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YQZ的配伍比例.体内实验中,10日龄ICR乳鼠按窝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利巴韦林10 mg/kg)、低剂量YQZ组(生药1.3g/kg)和高剂量YQZ组(生药2.6g/kg).采用滴度为107.4TCID50/mL的CV-A6ip感染制备模型,统计生存率和临床评分;取骨骼肌、心脏、肺脏、脊髓、延髓等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一步法RT-qPCR检测上述各组织的病毒载量.结果显示,YQZ抗CV-A6的最佳配伍为:金银花3 g、青蒿15 g、栀子2 g,其病毒抑制率和病毒载量拷贝数的对数均与模型预测值接近(P>0.05),且活性显著优于对照利巴韦林(P<0.01).与模型组相比,低、高剂量YQZ组乳鼠生存率提高,急性弛缓性麻痹等症状明显缓解,骨骼肌、心脏、肺脏等脏器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上述组织病毒载量均下降,其中高剂量YQZ组乳鼠骨骼肌、心脏和肺组织中的病毒载量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可促进YQZ的配伍优化筛选、提高药效,优化配伍比例的YQZ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CV-A6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木姜子叶精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产于秦岭太白山的木姜子叶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从分离出的79个峰中鉴定了32种成分,其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0.59%,主要成分为1,3,3-三甲基-乙-氧杂双环[2,2,2]辛烷(59.96%),1,8-桉油醇(8.96%),香茅醛(6.86%),2-甲基-5-(1-甲基乙烯基)环己酮(4.34%)和澄花醇乙酯(3.19%)。  相似文献   
7.
狼尾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石耳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耳:[Umbilicaria esculenta(Miyoshi)Minks],又称灵芝、石木耳、岩菇,为脐衣科植物,生长于悬崖峭壁上的向阳面,分布于我国的浙江、安徽、江西等地,主产于江西庐山。药用石耳呈不规则的圆形片状,多皱纹。外表灰褐色或褐色,内面灰色,折断面可看到明显的黑白二层,以片大而完整者为佳。据中药大辞曲记载,石耳性寒、味甘、无毒。主治劳咳吐血、肠风下血、痔漏、脱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秦岭地区所产的金丝属 (Lethariella),桔色亚属 (Subgen. Chlorea) 地衣为材料,通过形态分类和化学检定两方面的初步研究,对本亚属种群划分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从苦木的本质部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一种新的生物碱(Ⅰ),呈金黄色短小针晶,m、326~8℃分子式C_(15)H_(10)N_2O_3,经红外、核磁和质谱数据确定其结构为1-羟基-3-甲基铁司-2,6-二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