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稻瘟菌Ⅰ型烯醇化酶基因全长cDNA的电子克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电子克隆技术从稻瘟菌中克隆到一个新的Ⅰ型烯醇化酶全长cDNA,暂命为MgEno-1。MgEno-1全长1571核薯酸,其预测的ORF为1317核苷酸,共编码438个氨基酸。起始密码子ATG位于第53位,终止密码子TAA位于第1369位。序列分析表明该烯醇化酶与丝状真菌中已报道的其它烯醇化酶高度同源,且长度一致,这暗示烯醇化酶基因进化上高度保守,甚至有可能像18SrRNA一样可作为进化尺度。这将是第一个用电子克隆技术从稻瘟菌中克隆到的基因。  相似文献   
2.
一株野生细菌的16Sr DNA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野生细菌F0303的总DNA为模板,采用细菌16Sr DNA的通用引物,通过PCR的方法扩增到一条约1.5Kb的16SrDNA片段。连接到pGEM-T-easy克隆载体上,并用化学法转化E.coli DH5a。用EcoR I对5个随机挑取的转化子进行的酶切分析表明这5个转化子皆为阳性。DNA测序表明该PCR扩增到的16Sr DNA片段长为1475核苷酸。与GenBank上已提交的16Sr DNA进行的比对(BLAST)表明野生细菌F0303归属于沙雷氏属。由Vector NTI Suite 6软件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与深红色沙雷氏细菌(Sematia rubidaea)亲源关系最近,在核苷酸水平有97.8%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iNKT细胞是一类特殊的固有样T淋巴细胞,在感染、肿瘤、自身性免疫疾病和代谢类疾病中都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揭示调控iNKT细胞发育、分化和功能的细胞分子机制,对于阐释iNKT细胞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寻求可能的治疗途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依托泊苷诱导蛋白2.4(Etoposide-induced protein 2.4,Ei24)可调控细胞生长、凋亡和自噬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但其对iNK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的影响仍不清楚. 本研究利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成功构建T细胞中Ei24特异性敲除小鼠. 敲除Ei24后,iNK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受到明显抑制,肝脏和脾脏等组织中的iNKT比例和数目明显减少. 进一步研究发现,Ei24主要影响iNKT1和iNKT17 2个亚群,对iNKT2的调控作用相对较小. 当腹腔注射iNKT细胞特异性活化抗原α-GC后,敲除Ei24后iNKT细胞的IFN-γ应答更低,但不影响iNKT细胞的IL-4应答. 以上结果表明,Ei24可以调控iNKT细胞的发育与功能.  相似文献   
4.
以黄瓜品种 ‘秀川701’ 为材料,采用叶片涂施试验,考察了不同浓度的多环芳香烃(PAHs)萘、菲、荧蒽、苯并(a)蒽、苯并(a)芘混合液胁迫处理对黄瓜生长、生理和品质的影响及PAHs在黄瓜植株体内的积累特征,探究PAHs对蔬菜作物的生长影响及毒害机理。结果表明:(1)黄瓜7个部位(根、茎、叶片、叶柄、果皮、果肉、果瓤)中总PAHs含量随着叶片涂施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营养器官中以叶片含量最高、叶柄含量最低,果实中果皮含量最高、果瓤含量最低。(2)外源PAHs胁迫对黄瓜株高、茎粗、根长、叶长、叶宽、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单果重的影响均为低浓度促进中高浓度抑制。(3)外源PAHs处理使叶片SOD、CAT活性下降,MDA含量先提高后降低,尤其是中浓度胁迫下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提高。(4)外源PAHs对黄瓜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中高浓度抑制,而对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具有抑制作用。研究认为,5种PAHs在黄瓜体内呈现出了特定的分布规律,直接暴露于大气环境的部位更容易吸收、积累PAHs;PAHs作为典型有机污染物,给黄瓜生长发育带来伤害的同时也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且叶片对PAHs的吸收以及PAHs对黄瓜生理特性的促进或抑制作用都有一定阈值。  相似文献   
5.
栗疫病菌泛素结合酶基因(CpUBC)全长cDNA的电子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克隆是一类近来发展起来的,通过有限的部分序列信息探针在Genbank数据库中比对,进而获得全长cDNA的真核基因克隆策略,而且该方法获得的全cDNAD克隆能为RT-PCR所验证.本研究首次应用电子克隆技术从粟疫病菌中克隆到一个1023个核苷酸长度的泛素结合酶基因(CpUBC)的全长cDNA.由NCBI提供的免费ORF Finder软件推导的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444个核苷酸,且起始密码子ATG及终止密码子TAG分别位于该泛素结合酶基因(CpUBC)cDNA的第245个核苷酸和第686个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CpUBC)与稻瘟菌(Maganaporthe grises)、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crassa)及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在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分别为80.0%、73.2%和64.95;在氨基酸水平上的相似性分别为93.8%、72.2%和66.9%.  相似文献   
6.
iNKT细胞是一类特殊的固有样T淋巴细胞,在感染、肿瘤、自身性免疫疾病和代谢类疾病中都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揭示调控iNKT细胞发育、分化和功能的细胞分子机制,对于阐释iNKT细胞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寻求可能的治疗途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托泊苷诱导蛋白2.4 (Etoposide-induced protein 2.4,Ei24)可调控细胞生长、凋亡和自噬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但其对iNK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的影响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成功构建T细胞中Ei24特异性敲除小鼠.敲除Ei24后,iNK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受到明显抑制,肝脏和脾脏等组织中的iNKT比例和数目明显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Ei24主要影响iNKT1和iNKT17 2个亚群,对iNKT2的调控作用相对较小.当腹腔注射iNKT细胞特异性活化抗原α-GC后,敲除Ei24后iNKT细胞的IFN-γ应答更低,但不影响i NKT细胞的IL-4应答.以上结果表明,Ei24可以调控iNKT细胞的发育与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谷胱甘肽转移酶omega1 (GSTO1)如何调控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s)的功能。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测GSTO1缺陷及GSTO1抑制剂处理的BMDCs表面MHCII分子的表达。将BMDCs与来自OTII小鼠的CD4 T细胞在OVA存在下共培养,并检测IFN-γ的产生。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GSTO1抑制剂处理的BMDCs中MHCII分子的循环和内化。实时定量PCR检测GSTO1抑制剂处理的BMDCs中MHCII分子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GSTO1抑制剂处理的BMDCs中MHCII分子的总蛋白质水平。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GSTO1抑制剂处理后MHCII分子的泛素化水平。结果 GSTO1缺陷或GSTO1抑制剂不影响BMDCs的增殖和凋亡,但会降低细胞膜上抗原递呈分子MHCII分子的表达。GSTO1缺陷或GSTO1抑制剂处理的BMDCs活化CD4 T细胞的能力受损。在GSTO1抑制剂处理的BMDCs中,MHCII分子的循环和内化过程正常。GSTO1抑制剂不影响MHCII分子的转录,但会降低其总蛋白质水平。另外,在GSTO1抑制剂处理的BMDC...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