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克隆与繁殖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的克隆概念具广泛的含义,将克隆称为无性系、无性繁殖或释为复制等,其意义均是不完整的,所培育的克隆或转基因生物等涉及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单性生殖等繁殖类型;因此,建议把培育具有相同遗传性状个体群的克隆概念依繁殖类型定义为:(1)营养体纯系,或称营养体克隆;(2)孢子生殖纯系,或称孢子克隆;(3)单性生殖纯系,或称单性克隆;(4)核融合纯系,或称核融合克隆。并赞成克隆的基本含义为“纯系”。  相似文献   
2.
对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的典型瘿椒树(Tapiscia sinensis)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群落共有维管植物54科78属104种;(2)群落中植物区系组成以北温带分布为主,泛热带分布次之,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山地群落;(3)对立木层进行重要值分析显示,钩锥(Castanopsis tibetana)、瘿椒树、紫楠(Phoebe sheareri)和拟赤杨(Alniphyllum fortunei)是群落优势种;(4)径级与高度级分析显示,瘿椒树种群处于衰退阶段,但占据了顶层空间,具有竞争优势,整体状态稳定;(5) Raunkiaer频度关系为A>B>D>C>E,符合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的分布规律;(6) α多样性分析显示,群落Simpson多样性指数0.8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3.65,Pielou均匀度0.73。本文调查的官山瘿椒树群落是官山地区少数的几个瘿椒树群落之一,群落多样性较高,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但瘿椒树种群整体处于衰退型,未来宜采用就地或迁地方式开展保护。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仁化县董塘镇及红山镇5个分布有野生白毛茶Camellia sinensis var. pubilimba的生存群落为对象,开展样方调查及群落生态学分析,以期明确野生白毛茶的生长状况及保护对策。结果表明:(1) 5个有野生白毛茶分布的群落,共分布有维管植物177种,隶属于63科119属,其中蕨类植物13科17属21种,被子植物49科101属155种;(2) 白毛茶野生种群分布于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群落演替而成的次生林,群落上层以毛竹、杉木、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罗浮柿Diospyros morrisiana为优势种,灌木层以白毛茶、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绒毛山胡椒Lindera nacusua、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为优势种,草本层以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蔓生莠竹Microstegium fasciculatum、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等占优势;(3) 除次生林外,其余群落中草本层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均匀度均高于乔木层及灌木层,这可能是自然演替进程与人类砍伐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4) 野生白毛茶更适合处于中度干扰的次生林中,较为湿润的阳坡利于其发展;(5) 野生白毛茶数量虽多,共258株,却均为小苗,且生长状况并不理想,需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就地保护、适度干扰,同时加强民众教育保护现有野生资源,扩大野生种群调查范围,兼顾回归实验。  相似文献   
4.
广东新会维管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会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 ,地理位置为北纬 2 2°0 5′4 3″~ 2 2°4 8′2 4″,东经 1 1 2°4 7′0 3″~ 1 1 3°1 5′2 4″,南濒南海 .该地区共有维管植物 1 6 98种 ,隶属于 2 0 9科 81 6属 ,其中蕨类植物 32科 5 4属 82种 ,种子植物 1 78科 76 2属1 6 1 6种 .区系地理学研究表明 :蕨类植物地理成分以热带亚热带分布属居多 ,达 2 6属 ,占蕨类总属数的 4 8.1 3% ,而且是以单种属或少种属占优势 .种子植物地理成分以泛热带、热带亚洲分布占绝对优势 ,全部热带成分已达78.0 9% ;其特征科主要有 :山矾科、冬青科、壳斗科、桑科、金缕梅科、山茶科、樟科、萝摩科、大戟科、蝶形花科、野牡丹科、茜草科等 ;中国特有属杉木属、穗花杉属、石笔木属、四药门花属、马蹄参属、天星藤属、大血藤属、刚毛药花属、台闽苣苔属、酸竹属及广东特有属绣球茜草属、异枝竹属等 .与邻近的香港、惠东古田、鼎湖山和黑石顶的植物区系比较其相似性很高 ,体现出南亚热带地区植物区系成分的过渡性及热带区系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5.
山茶科许多种类既是重要的食用油脂原料,也是重要的工业用油脂以及化妆品或医药原料。通过野外考察、文献查阅以及山茶科种子含油量的实际测定,结果表明:江西省山茶科植物有10属75种;其中含油率在50%以上的有9种,如油茶、浙江红山茶、短柱茶、细叶短柱茶、钝叶短柱茶、糙果茶、全缘红山茶、粗毛石笔木和石笔木;含油率为30%~50%的有13种,含油率为10%~30%的约16种。本文对江西省山茶科含油植物及其生态习性、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并对富油种进行了重点评价,认为油茶、浙江红山茶、粗毛石笔木、全缘红山茶、短柱茶可作为重点开发对象。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伶仃岛位于不拘珠江口伶仃洋的东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自然植被的主要类型有:南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南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红树林、南亚热带竹林、南亚热带常绿灌丛、南亚热带灌草丛、滨海砂生灌草丛等,包括8个植业型、18个群系。人工植被主要有台湾相思林等4个群系,以及果园林4类、作物园4类。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党绿阔叶林;优势植被类型为台湾相思林、马尾松林,两者的建群  相似文献   
7.
报道江西省植物分布新记录3属6种,为袋果草Peracarpa carnosa (Wall.) Hook. f. et Thoms.、日本对叶兰Listera japonica Bl.、齿爪齿唇兰Odontochilus poilanei (Gagnepain) Ormerod、广东齿唇兰Odontochilus guangdongensis S. C. Chen et al.、革叶茶藨子Ribes davidii Franch.和蒲桃叶冬青Ilex syzygiophylla C. J. Tseng ex S. K. Chen et Y. X. Feng,其中袋果草属Peracarpa Hook. f. et Thoms.、齿唇兰属Odontochilus Blume和对叶兰属Listera R. Br.为江西省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花境植物应用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深圳市38个主要花境节点进行调查。统计表明,花境植物共有101科161属185种,对植物种类、应用频率、植物色彩和乡土植物应用等进行分析,针对花境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深圳及周边地区花境植物的选择和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乌冈栎(Quercus phillyraeoides)植物生长于广东仁化县丹霞山的峭壁上,是一种适应于干旱、贫瘠环境的重要种群。针对乌冈栎+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枝穗山矾(Symplocos multipes)+狗骨柴(Diplospora dubia)群落,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高6—7 m,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以乌冈栎、乌饭树占优势,灌木层高3—4 m,主要有枝穗山矾、狗骨柴等;草本层稀疏。(2)群落中有种子植物27科46属53种;群落的种类组成以热带成分主为,占热带性分布属总数的78.05%;(3)群落的主要优势科为壳斗科(31.28%)、杜鹃花科(17.10%)等,建群种、优势种为乌冈栎、乌饭树,重要值分别为87.913和51.241;而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84.00%)。(4)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据DBH起测阶径以上的物种其重要值计算Simpson指数为0.855,Shannon-Winner指数为2.354,种间相遇机率(PIE)为0.85,Pielou均匀度指数中的Jsw为0.741,Jsi为0.892,Alatalo均匀度指数为0.619。(5)频度分析显示A级占优势且A(54.17%)B(12.50%)C(8.33%)D(4.17%)E(20.83%),同Raunkiaer标准频度定律近似。(6)年龄结构图显示群落中两个主要种群均为衰退种群,但结合频度图及相关研究推测其在演替上仍处于相对稳定状况,并已达到亚顶级群落。总体看来,乌冈栎+乌饭树-枝穗山矾+狗骨柴群落是物种多样性、均匀度较高的稳定亚顶级群落,隶属于典型亚热带地带性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中国特有孑遗植物银杉( 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的生存现状,对位于湖南八面山脚盆辽的银杉+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 var. tchekiangensis ( Flous) Cheng et L. K. Fu﹞+甜槠﹝Castanopsis eyrei ( Champ.) Tutch.﹞-猴头杜鹃( Rhododendron simiarum Hance)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特征及种群年龄结构,比较分布在不同区域的6个银杉群落中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及其相似性系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银杉群落的残遗性特征。结果显示:脚盆辽银杉群落共有维管植物66种,包括蕨类植物4种和种子植物62种(裸子植物4种、被子植物58种);该群落乔木层的主要优势种为甜槠、猴头杜鹃、银杉和南方铁杉,重要值分别为13.12%、9.28%、8.86%和7.49%;该群落的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4和3.20, 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和Jsi分别为0.81和0.92,说明该群落物种多样性偏低但物种分布均匀,与中亚热带山地的暖性针阔叶混交林特征一致。从生活型谱看,该群落中各频度百分比由高至低依次为A级、B级、C级、D级、E级,与Raunkiaer标准频度图谱基本一致,表明该群落整体上处于较为稳定的亚顶极状态。从银杉种群年龄结构看,种群中幼龄个体占一定比例,但80~180 a的中龄个体比例偏低;从该群落优势种的径级结构看,甜槠、猴头杜鹃和鹿角杜鹃( Rhododendron latoucheae Franch.)种群为增长型种群,而银杉、南方铁杉和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 ( Dunn) Henry et Thomas﹞种群为衰退型种群。从脚盆辽银杉群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看,温带分布型属占51.06%,略高于热带分布型属(占48.94%),说明该区域属于热带亚热带过渡区;除纬度外,海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分布区类型组成。在处于粤北、粤桂山地和贵州高原3个植物区系亚地区的6个银杉群落中,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的相似性系数为0.35~0.67,群落建群种所在属如铁杉属﹝Tsuga ( Endlicher) Carrière﹞、润楠属( Machilus Nees)、水青冈属( Fagus Linn.)和福建柏属( Fokienia Henry et Thomas)等在各群落间有相似性和共通性,且多为古老成分和孑遗成分,表明现存的银杉群落具有相近的变迁历史,分布地域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山地避难所特征,体现出其演替过程的残遗性和保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银杉群落中适度疏通林窗,降低林下郁闭度,有利于银杉幼树的生长,使银杉种群得到可持续更新和演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