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脂肪细胞增强结合蛋白1(AEB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对AEBP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AEBP1在结直肠正常组织、腺瘤和癌组织中的免疫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而且AEBP1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和浸润深度明显相关。基因水平AEBP1的表达在肿瘤组织中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结论:AEB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并且可能是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浸润深度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大手术术后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6月期间我科腹部大手术术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48例患者的临床和真菌学资料。结果 48例真菌感染患者共分离出56株菌株,其中白念珠菌占41.1%,是最主要的致病菌株。患者基础疾病和术后长期、多种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是深部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深部真菌感染是腹部大手术术后的重要并发症,白念珠菌仍然是主要病原菌。对术后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应采取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3.
4.
针对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各个系统的优点,详细论述了这些项目在服务百姓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肠道屏障功能指标、炎性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80例为病例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62例)和重症组(18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肠道屏障功能指标[内毒素(ET)、D-乳酸(D-LA)、二胺氧化酶(DAO)]和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比病例组与对照组、轻症组与重症组上述指标水平差异,并分析上述指标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的ET、D-LA、DAO及WBC、NEU%、CRP、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的ET、D-LA、DAO及WBC、NEU%、CRP、PCT水平均高于轻症组(P<0.05);ACI患者的ET、D-LA、DAO及WBC、NEU%、CRP、PCT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ACI患者肠道屏障功能指标、炎性指标水平异常增高,增高程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早期检测肠道屏障功能指标、炎性指标有助于ACI病情判断,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兔先天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先天性青光眼兔和正常兔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其在眼压、眼球结构、视功能方面的变化。结果 青光眼兔的眼压明显升高,角膜直径变大,前房变深,眼轴变长,房角变宽,眼底视乳头损害明显,视觉诱发电位明显异常。结论 兔先天性青光眼的房水排泄障碍部位可能在小梁,兔眼球壁对高眼压的耐受力弱,在高眼压下容易出现眼球扩张,视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随着各类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以及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大量使用,驱动了各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不断进化,导致了耐药问题日趋严重。耐药基因与耐药细菌的广泛传播与普遍流行严重威胁公共卫生体系并引起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值得注意的是,抗生素的广泛施用不仅造成了动物体内耐药细菌的产生,还提高了对环境中微生物的选择压力,间接推动了耐药基因的发展与进化,使环境微生物成为耐药基因新的储库。因此对耐药细菌的广泛监测与新型耐药基因的提前发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研究价值。但是传统的耐药性调查手段过度依赖对耐药细菌的培养,难以全面的展现固定生态位中微生物耐药性的全貌。而功能宏基因组学技术利用其表型筛选和高通量测序相结合的优势,不依赖于对携带目标基因的特定细菌的培养,因此在发掘新型功能基因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本文综述了功能宏基因组在抗生素耐药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功能宏基因组学方法在检测新型基因研究中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深入开展对抗生素耐药机制的探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现象十分普遍,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的菌株不断出现,给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文中从我国动物源耐药性研究的主要问题、细菌耐药性形成和传播机制以及耐药性防控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耐药性的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细胞法从HIV-1CRF07_BC特异性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和鉴定针对病毒包膜蛋白(Envelope,Env)的人源单克隆中和抗体。将pCH064.2-Env质粒转染293T细胞,以表达Env的活细胞淘洗噬菌体抗体库;利用细胞ELISA方法筛选Env特异性噬菌体阳性克隆,并测定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序列;以Ni+2-NTA层析柱纯化抗体Fab,SDS-PAGE分析抗体纯度;采用基于转染细胞和重组蛋白的ELISA以及流式细胞技术分析抗体的结合活性;以HIV-1假病毒系统评价抗体的中和活性。四轮淘洗使细胞特异性噬菌体得到约650倍的高度富集,细胞ELISA筛选到28个抗HIV Env的阳性克隆,序列分析发现五个具有不同VH和VL序列的抗体Fab(2801、2837、2863、2870和2920)。这些抗体与转染env的293T细胞反应,但不与重组表达的可溶性gp120蛋白反应,说明它们有可能针对依赖于Env复合物的空间构象表位。我们发现2801、2863和2870三个Fab抗体对HIV-1CRF07_BC亚型CH120.6毒株具有较强的中和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2.24μg/mL、0.89μg/mL和3.09μg/mL。其中,2801和2863对B亚型HIV-1毒株SF162具有较强的交叉中和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0.69μg/mL和3.52μg/mL。提示表达于293T细胞表面的HIV-1 Env可以有效富集和筛选噬菌体抗体库,并能成功分离和鉴定依赖于Env空间构象表位的HIV-1中和抗体。因此本研究为探讨HIV-1中和抗体的反应机制和研发艾滋病疫苗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0.
抗菌药在防治人和动物疾病、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其在临床治疗与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2015年6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之后,通过了一项关于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决议,意味着抗击细菌耐药性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