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管作为多数被子植物木质部水分运输的主要通道,了解其结构及功能对研究被子植物水力学特性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导管长度作为导管解剖特征之一,对水分运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概述了导管长度测量及计算的方法,导管长度在种内及种间的分布,导管长度与导管直径的关系,导管长度与导水率的关系及导管长度对建立栓塞脆弱曲线的影响,并对未来导管长度的研究工作重点提出了建议:1)改进灌注物质,使灌注更加充分且更利于观察、提高计算精度、发展活体动态测量技术;2)建立导管在植物不同器官及整体的分布网络以及不同生活型、不同地区的导管长度数据库;3)对导管直径在导管方向的变化,导管长度与其他导管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4)光学测量建立栓塞脆弱曲线技术的兴起,可为解决离心机法建立栓塞脆弱曲线的真实与准确与否的争议提供新的方向。更深入地了解导管长度在植物水力功能中担负的角色,可以为耐旱、抗旱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杜仲愈伤组织中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杜仲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接种量及培养时间、不同来源的愈伤组织及其继代次数对愈伤组织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时接种量在0.35g左右比较合适。愈伤组织的生长曲线大致呈S形,在20d时达到最大值,而总黄酮和绿原酸的含量均在16d时达到最大值。在继代培养中,茎和叶愈伤组织的增长量、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均在第三代达到最大值;下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的增长量、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均在第四代达到最大值;子叶愈伤组织的增长量和总黄酮含量在第五代达到最大值,绿原酸含量于第四代达到最大值。不同来源的愈伤组织中,叶愈伤组织中绿原酸含最最高,下胚轴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以濒危植物羽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种子为材料,通过形态观察、种子吸水规律测定及其种子水浸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探究了羽叶丁香种子的基本休眠机制。通过室内发芽试验探究了不同浸种温度和赤霉素(GA3)浓度对羽叶丁香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并且模拟了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羽叶丁香种子随温度升高吸水速率加快,最终吸水率在96%~121%之间,表明种子吸水性良好,不具有物理休眠特性;种子内部含有水溶性萌发抑制物,具有化学休眠特性,可通过控制浸种时间解除萌发抑制物的限制;30°C是羽叶丁香种子最好的浸种温度,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了86.00%±4.00%和54.00%±8.71%,发芽指数为5.44±0.44;浸种处理后的种子放在15和25°C恒温无光照条件下测试所得的发芽指标最好,发芽起始时间最短,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光照是影响发芽率最显著的生态因子;GA3处理并没有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但高浓度(400~800 mg·L-1)GA3处理能够加快胚的生长速率,缩短萌发持续时间,说明羽叶丁香种子具有部分形态休眠特性。  相似文献   
4.
杜仲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琰  姜在民  唐锐 《植物研究》2006,26(2):182-186
以杜仲优树L33的幼叶为材料,在B5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结果表明:无激素的培养基上不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单独加入2,4-D、NAA和IBA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以0.5 mg·L-1 2,4-D、0.5~1.0 mg·L-1 NAA、1.0 mg·L-1 IBA出愈率最高,达100%,且愈伤组织生长较好;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基上加入细胞分裂素时,KT的加入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生长起抑制作用;1.0 mg·L-1 NAA+0.3~0.5 mg·L-1 BA与1.0 mg·L-1 IBA+0.3~0.5 mg·L-1 BA 的组合可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适合进一步继代培养。  相似文献   
5.
植物学野外实习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学野外实习是植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实习基地建设、创立以植物学实习为主的生物学综合实习,采用多样化的实习教学方式以及改革实习考核内容等4个方面,总结了近几年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改革与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金丝桃属5组9种植物的种子进行了宏观及微观形态学研究,以探讨岐山金丝桃的系统位置。结果显示,种子形态特征在本实验观察的5个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其中金丝桃组种子外形较为细长,种皮纹饰为狭长而规则的矩形网纹;黄海棠组种子稍粗,种皮纹饰为长宽近等的多边形(稀矩形)网纹;元宝草组的元宝草、贯叶连翘组的贯叶连翘以及挺茎遍地金组的云南小连翘种子均较小,元宝草种皮纹饰为负网纹,贯叶连翘种皮纹饰为相邻网纹间有间隙的近圆形网纹,云南小连翘种皮纹饰为复网纹。研究显示,岐山金丝桃的种子形态与黄海棠组最为接近,支持岐山金丝桃归于黄海棠组。  相似文献   
7.
广西大青山南亚热带次生林演替过程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研究了广西大青山南亚热带次生林群落经过26年的自然演替其间的种群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对主要种群类型、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分布格局的测定,分析了演替过程中各种群内部的消长与分布变化趋势,研究发现阳生性优势种由高集群分布变为随机分布,其生态位宽度减小,中生及阴生性树种则由随机分布逐渐变为高集群分布,生态位宽度增大。 树种由32种增加到65种,35种中生及阴生树种为后期侵入种,物种多样性比较丰富;通过对现存种群的种间联结与生态位重叠进行分析,揭示了天然次生演替过程中种间关系的相互适应变化规律。原来阳生性的优势树种,如大叶栎(Castannopsis fleuryi)、大叶山楝(Aphanamixis grandifolia)等,与其它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普遍下降,中生性种群生态位重叠值稍有增加,如柃木(Eurya nitida)、血胶树(Eberhardtia aurata)、广西拟肉豆蔻(Knema guangxiensis)等,中生偏阴生性种群生态位重叠值明显增大,其中一些种,如厚叶琼楠(Beilschmiedia percoriacea)、杨桐(Adinandra millettii)、毛黄肉楠(Actinodaphne pilosa) 等,成为群落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次生群落种群之间的联结程度加强,一些种从零联结变为高度正联结或负联结,正、负联结性均变得更加紧密,高度正联结的种对占较大比例。种间联结与生态位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高度正联结的种群之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也反映出这些种对生境要求的一致性。次生群落由前期阳生性大叶栎群落演替为中后期中生性厚叶琼楠群落,群落接近较稳定的中生性气候顶极阶段。  相似文献   
8.
秦岭金丝桃属植物(藤黄科)分类学修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研究腊叶标本、文献考证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秦岭金丝桃属植物进行了分类学修订.研究认为秦岭有14种金丝桃属植物,其中1种仅见栽培种;编订出野生种分种检索表,给出了每种的学名和异名考证、生境、分布和标本引证,其中无味金丝桃仅见栽培,川鄂金丝桃为秦岭和甘肃省植物分布新记录种,川陕遍地金和云南小连翘为甘肃省植物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产于中国陕西省秦岭山区毛茛科金莲花属一新变型,即长瓣川陕金莲花.该变型与原变型川陕金莲花的主要区别在于花瓣长于雄蕊.  相似文献   
10.
该文报道了秦岭兰科(Orchidaceae)植物分布新记录种——凹唇鸟巢兰(Neottia papilligera Schltr.)。凹唇鸟巢兰原分布区为中国东北、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至远东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在秦岭地区的分布记录使其在中国的分布区向南扩展了约8个纬度,由寒温带、中温带扩展到达了中国暖温带的最南缘。文中并给出了目前秦岭地区已知的8种鸟巢兰属(Neottia Guett.)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