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栉孔扇贝耗氧率和排氨率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1999年 4~ 6月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栉孔扇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栉孔扇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与温度成正比 ,而与体重呈负相关关系 .在实验室温度 (8~ 2 8℃ )条件下 ,栉孔扇贝的耗氧率为 0 .48~ 9.0 9mg·g-1·h-1,排氨率为 0 .0 5~ 1 0 1mg·g-1·h-1.其中耗氧率在 2 3℃时达到最高值 ,2 8℃时开始下降 ,而排氨率则呈持续升高趋势 .栉孔扇贝的日常代谢明显高于标准代谢 ,耗氧率和排氨率平均值分别提高约 35 .8%和 75 .9% .  相似文献   
2.
根据鄂霍茨克公海区狭鳕资源声学评估调查资料,研究了狭鳕分布状况及渔场环境特征,并分析了狭鳕行动分布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8月公海区狭鳕密集群位于55°N以北、水深小于500m的海域,其主要分布水层在150~300m之间;调查期间狭鳕只为索饵群体,主要摄食太平洋磷虾,狭鳕密集区一般也为太平洋磷虾高密度分布区;8月公海区水温跃层大致在0~50m之间,强度为0.25℃  相似文献   
3.
应用天然存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了黄东海生态系统食物网的营养结构, 初步建立了从浮游植物到顶级捕食者的水体食物网连续营养谱, 并结合底栖生物碳同位素资料勾勒出黄东海食物网营养结构图, 与根据1985~1986年主要资源种群生物量绘制的黄海简化食物网和营养结构图基本一致并略有改进. 结果证明, 稳定同位素方法是未来研究从病毒到顶级捕食者完整海洋食物网连续营养谱以及食物网稳定性的一个潜在的有用手段.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孙耀  张波  郭学武  王俊  唐启升 《生态学报》2001,21(2):186-190
在以玉筋鱼为饵料生物和最大摄食水平条件下,采用室内流水式实验,研究了黑鲷能量收支及温度对能量分配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鲷的摄食率、生长率、总代谢率和排泄率均随温度上升而呈减速增长趋势。不同温度条件下黑鲷的能量收支式为  相似文献   
5.
1998年 8月在一个养虾场蓄水池利用网箱进行了小鳞鱼箴维持日粮与转换效率的研究 .小鳞鱼箴生长率(GR)与日粮 (DR)的关系可表示为GR =14 0 .37DR -2 4.0 3 ;食物转换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分别为 13 .96 %和16 .12 % .从生长率和特定生长率计算的小鳞鱼箴维持日粮分别为体重的 17.12 %和 2 0 .39% ,表明从生长率和特定生长率计算维持日粮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当日粮水平低于 3 .30 %时 ,小鳞鱼箴生长表现异常 ,意味着它可能利用了网采浮游动物以外的其它食物源 .  相似文献   
6.
海带养殖在桑沟湾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系统中的生态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现场和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大型经济海藻——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的生长、光合作用和氮营养盐的吸收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1个生长周期内(约200d),海带的湿重与养殖天数呈明显的幂函数(W=1.3886 t~(1.362),R~2=0.9611),海带湿重是长度的幂函数(W=0.0071 L~(2.0882),R~2=0.9392);海带的光合作用放氧速率(O_2mg/h)与湿重(g)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R~2范围为0.950—0.981),直线斜率(反应单位时间单位重量光合作用放氧速率)的变化范围为0.096—0.195(平均0.191),养殖初期单位鲜重的光合放氧能力较弱,后期趋于稳定;不同部位海带藻片对TIN的吸收速率不同,中带部上部(60—110cm)和基部(20—50cm)的吸收速率大于中带部下部(150—200cm)和边缘部,氮饥饿后最初0.5—1h对TIN的吸收速率最高(0.6μmol/g WW),培养24h可去除介质中TIN(初始浓度24.2μmol/L,密度4g/L)的64.2%—97.1%,10℃条件下藻片对营养盐的吸收率和去除率均大于4℃。海带藻片对NO_3-N的吸收速率大于对NH_4-N的吸收速率,24h后对NO_3-N的收速率趋于稳定。结果显示,海带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光合作用产氧和营养盐吸收能力。海带养殖后期,每天可以增加氧气28.8g/m2(光周期按14h计算),收获时海带的平均碳氮含量分别为33.1%和1.8%,以桑沟湾海带养殖产量8.45万t计算,每年可移除2.8万t碳和1538t氮,海带在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系统中具有较高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7.
山东近海魁蚶资源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一种海洋贝类─—魁蚶资源增殖研究的全过程,包括人工育苗、中间培育、底播放流以及增殖生物学等.结果表明,对亲贝采用阴干、流水、升温、精液或漂白液刺激等诱导方法,苗种生产可实现全工厂化;风浪小、饵料丰富的内湾、虾池等是稚贝适宜的中间培育水域.当年稚贝主要生长期为7—11月,略高于成体适温上限的环境更利于生长,但越冬(12—2月)后的稚贝难以渡过26℃以上的高温;选择敌害生物少、海底表面稳定性好的海区是增殖成败的关键.放流苗种的理想规格为2.0—2.5cm,1年后回捕率在50%以上,1.5年后可达壳长5cm以上的商品规格,增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黑鲪的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室内流水模拟实验法测定了黑鲪的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及其温度、摄食水平、体重和饵料生物种类的影响.黑鲪的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增大而减速增长;而特定生长率随温度升高或生态转换效率随温度和摄食水平增大均呈倒U 型变化趋势; 实验条件下的最大和最佳生长温度分别为16 .3 ℃和15 .8 ℃,维持摄食量和最佳摄食量分别为黑鱼君 体重的0 .79 % 和4 .10 % .黑鱼君的特定生长率和生态转换效率却随体重增长均呈减速降低趋势.摄食小型鱼类饵料,有利于加速黑鱼君生长速度,但对其生态转换效率却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Eggers胃含物法测定赤鼻棱鳀的摄食与生态转换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耀  刘勇  张波  唐启升 《生态学报》2003,23(6):1216-1221
应用 Eggers现场胃含物法 ,以卤虫幼体为饵料和在室内流水条件下 ,研究了渤海主要上层鱼类赤鼻棱的摄食和生态转换效率等生态能量学特征。结果表明 :( 1 )赤鼻棱体重与空消化道重量的定量关系可用指数函数 W=1 .1 2 64e5.86 4· ESW加以定量描述 ,其瞬时全消化道内含物量可用公式 St=1 0 0× [SW-( ln W- 0 .1 1 90 ) /5 .8640 ]/W计算得到 ;( 2 )全消化道内含物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 St=1 .7837e- 0 .2 136 t,瞬时排空率为 Rt=0 .2 1 36g WW/( 1 0 0 g· d) ;( 3)按 Eggers公式可求得日摄食量为 Cd=1 2 .32± 8.47g WW/( 1 0 0 g· d)或 32 .88± 1 9.5 9k J/( 1 0 0 g· d) ;( 4 )从赤鼻棱的平均日生长量实测值 ( Gd=0 .64g WW/( 1 0 0 g·d)或 2 .73k J/( 1 0 0 g· d) ) ,可求得其生态转换效率 Eg=5 .2 0 % WW或 8.30 % k J。  相似文献   
10.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高营养层次生物群落功能群及其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2006年6、8和10月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3次调查采集样品的分析,对该水域的高营养层次生物群落的功能群组成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高营养层次生物群落包括鱼食性、蟹食性、虾食性、底栖动物食性、浮游生物食性和广食性6个功能群.由于受海洋环境变化以及鱼类洄游活动的影响,各月份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高营养层次生物群落的组成及营养级都有较大的变化.6月高营养层次以鱼类、毛虾类和蟹类为主,以浮游生物食性功能群为主要功能群,营养级最低,为3.06;8月高营养层次以鱼类为主,虾食性功能群为主要功能群,营养级达到最高,为3.78;10月高营养层次虽仍以鱼类为主,虾蟹类比例增大,功能群以浮游动物食性和底栖动物食性功能群为主,营养级为3.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