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三叶草夜蛾Scotogramma trifolii Rottemberg是一种多食性的害虫,其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动态及交配情况尚不清楚。本试验在库尔勒地区连续3年(2013-2015年4-9月)利用智能虫情测报灯监测了三叶草夜蛾的种群动态,并在实验室解剖雌蛾体内精包,评估野外雌蛾的交配情况。研究表明不同年际间相同月份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相同,即每年的4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和7月下旬均会出现三叶草夜蛾的种群高峰期;而相同年际内不同月份三叶草夜蛾的种群数量存在变异。解剖数据表明了三叶草夜蛾交配频率平均达到2.7次/头以上,同一年份内和不同年际间均存在一定比例的未成功交配雌蛾,其成功交配比例在55.56%~97.37%,2013年和2015年的成功交配比率较低,低于60%,而2014年的成功交配率却高于80%。通过本研究初步明确了野外三叶草夜蛾交配特征和种群动态,为绿洲农田三叶草夜蛾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呼吸监护室下呼吸道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自呼吸监护室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中分离37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TEM、SHV、OXA-1群、OXA-10群、PER、VEB、GES、CARB、IMP、VIM、SPM、GIM、DHA和oprD2)。结果37株铜绿假单胞菌中CARB阳性15株(40.5%),oprD2基因缺失33株(89.2%),其余基因均阴性。结论呼吸监护室下呼吸道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CARB基因携带率高,oprD2基因缺失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纳米银敷料、碳纤维敷料和普通敷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为临床创面合理应用敷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抑菌圈法将敷料剪成直径为10mm的圆片,灭菌后贴于接菌的培养皿上,置37℃电热恒温培养箱培养16~24小时,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大小。2)、振荡烧瓶实验称取被剪成10mm×10mm大小的敷料样品0.75g,灭菌后加于含70mL PBS和5mL浓度为1×104cfu/mL菌悬液的250 mL烧瓶,封口固定于振荡器上以300r/h分别振荡2min和1h,各取20μL样液作为振荡前和振荡后,均匀涂于MH培养皿,37℃电热恒温培养箱孵育16~24小时后计数,测定抑菌率。结果:与其他三组敷料相比,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的抑菌圈和抑菌率最大(P〈0.05)。结论: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创面抗感染敷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盆底脱垂修补术后患者口服盐酸坦洛新片同时联合排尿监测、个体化选择拔尿管时间在预防术后尿潴留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2009年10月1日至2011年09月30入住我院的患者中选择126例全盆底修补术或前盆底修补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9例,对照组57例,观察组予以盐酸坦洛新片口服并行个体化拔尿管;对照组予以安慰剂口服并采用传统的术后留置尿管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5.7%,对照组的尿潴留发生率为19.2%,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其残余尿量、平均留置尿管时间亦均明显降低(P<0.05),且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盆底脱垂修补术后口服盐酸坦洛新片并进行排尿训练及个性化拔管对预防术后患者的尿潴留有明显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故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枸杞属(茄科)新类群杂交起源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讨枸杞属新类群的起源及国产枸杞属植物的亲缘关系,该文使用核基因颗粒性结合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I)片段,对国产7个类群的枸杞属植物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分布的枸杞属植物属于旧世界类群并分为4个强烈支持的分支,而新类群的形成与杂交密切相关.此外,初步分析还显示宁夏枸杞有较高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6.
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和链球菌蛋白G(Streptococcal protein G,SpG)是细菌产生的特异结合宿主抗体的细菌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Immunoglobulin(Ig)-binding proteins,IBPs)的代表分子。SpA和SpG均包含由多个序列高度同源的结合结构域重复组成的抗体结合区,各单结构域都具有完全的结合IgG的功能。为研究这些单结构域随机组合能否产生具有新结合特性的组合分子,将SpA的A、B、C、D、E以及SpG的B2、B3共7个单结合结构域随机组合构建成噬菌体展示文库后,应用人IgG1、2、3、4为诱饵分子对该文库进行4轮筛选,获得了SpA天然分子中不存在的单结构域排列组合分子D-C。在筛选过程中,阴性对照噬菌体的逐渐减少、展示两个结构域以上的噬菌体比例不断增多,尤其是D-C组合的选择性富集和其随机连接肽的严格筛选都显示了筛选的有效性和D-C组合的重要性。噬菌体ELISA进一步证实D-C与人IgG四亚类的结合能力远强于天然SpA分子。该研究应用分子进化技术首次获得了一种与人IgG四亚类具有结合优势的新型组合分子D-C,不仅可为IgG纯化、制备、检测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新的候选分子,还为细菌IBP结构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吴莉莉  王海燕  徐岩  王栋 《微生物学通报》2013,40(12):2182-2188
【目的】为认识乳酸菌在中国白酒酿造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 分析、比较了酱香型与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菌群结构及其差异。【方法】运用PCR-DGGE技术分析酱香型与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群的演变规律。并利用传统微生物分离筛选方法进一步确定酱香型白酒发酵中的主要乳酸菌种。【结果】DGGE图谱表明, 白酒发酵过程中的主要乳酸菌种是乳杆菌。但两种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群组成及动态变化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清香型白酒酒醅中Lactobacillus fuchuensis是优势菌种, 而酱香型白酒发酵中检测到多种含量较高的乳酸菌种。利用MRS培养基从酱香型白酒酒醅中共筛选获得5种乳酸菌种。通过两种方法, 确定Lactobacillus homohiochii是酱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含量最高的乳酸菌。【结论】深入研究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组成及分布规律, 对于更好地认识中国白酒酿造中主要的细菌类群——乳酸菌的作用,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9.
我国刺吸电位技术三十年应用及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吸电位技术(Electricalpenetrationgraph,EPG)是研究刺吸式昆虫取食行为的电生理仪器及其配套技术体系。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将刺吸电位技术引入生物学和农业科学领域,主要应用于昆虫与植物的关系、植物抗性机理、昆虫传毒机理、转基因安全性评价、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研究所涉及的昆虫种类包括半翅目的蚜虫、粉虱、叶蝉、飞虱、介虫、木虱和缨翅目的蓟马等。自2007年以来举办了5次全国性的EPG技术培训和研讨会,并对EPG仪器进行了创新设计,实现了EPG仪器的国产化,大部分消耗品(如金丝、银胶等)可以实现国内供应。人工饲料上的EPG记录、指标体系的优化等与EPG相配套的技术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我国主要是应用EPG技术进行各类农林相关刺吸式昆虫的研究,而在欧洲和美国,除农林害虫外,EPG近年来也开始应用于医学昆虫和畜牧昆虫方面的研究。欧美在波形库构建、仪器原理等方面比我们具有优势,我国今后应该加强在EPG仪器自动化和可视化、波形自动识别、指标体系完善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培养能够应用EPG的年轻一代,尝试将EPG应用到医学昆虫领域。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评价新生儿出生后72 h经皮胆红素(TcB)百分位曲线图结合临床相关风险因素,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生的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使用经皮黄疸仪监测其黄疸值,绘制TcB百分位列线图,以新生儿出生后72 h内末次TcB值对应的风险区结合致病风险因素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价值。结果:3818例新生儿出生后72 h后高危区人数为278例(7.28%)。TcB数值在4 h到48 h内上升最快,峰值出现在出生后84 h-120 h,P40、P75及P95峰值分别为193.75 μmol/L,224.75 μmol/L和282.25 μmol/L,其中P95峰值出现最晚。新生儿出生后0-48 h内共计有244例TcB值处于高危险区,其中92例在72 h后仍处高危区,预测灵敏度为29.97%,特异度为95.67%;49-72 h内共计有269例新生儿TcB值处于高危区,其中116例新生儿在72 h后TcB值仍处高危区,灵敏度为36.48%,特异度为95.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关致病危险因素有:胎龄、住院时间、分娩方式、胎膜早破及喂养方式(P<0.05)。72 h内TcB危险区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5(95%CI:0.56-0.93),结合相关风险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5%CI:0.81-1.00),预测价值明显提高。结论:TcB百分位曲线图结合"高危因素"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准确性较高,操作简便,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