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实验取E15 SD胎鼠的背根神经节,用胰蛋白酶消化分离成单细胞,在NBl培养基中培养,并通过差速贴壁法进行背根神经节神经元(DRGn)的分离纯化,用神经元特异性的烯醇化酶(NSE)鉴定培养的神经元。结果发现DRGn在体外合适条件下可存活3-4周,DRGn纯化培养的纯度达91%左右。DRGn在体外能存活较长时间,可作为神经科学研究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森林垂直带的群落组成特征及其植物地理区系成分,于黄岗山西北坡从低海拔至高海拔设置5个群落带,依次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中山苔藓矮曲林。通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黄岗山垂直带森林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地带性植被特点,以常绿阔叶树和常绿针叶树为主要优势种;种的相似性指数表明,不同植被群落间物种组成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同时也说明黄岗山森林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以热带成分为主,并具有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武夷山是中国东南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检索《中国动物志·鸟纲》和《中国鸟类分布名录》(2版),记录有模式种(亚种)产地为武夷山及其邻近区域的鸟类模式种11种,包括单型种5种,即黑眉柳莺(Phylloscopusricketti)、棕噪鹛(Garrulaxberthemyi)、白喉林鹟(Cyornis brunneatus)、棕腹大仙鹟(Niltavadavidi)和蓝鹀(Emberizasiemsseni),以及指名亚种6种,即白眉山鹧鸪(Arboricolagingicagingica)、黄腹角雉(Tragopancaboticaboti)、白斑尾柳莺(Phylloscopus ogilviegranti ogilviegranti)、短尾鸦雀(Neosuthora davidiana davidiana)、华南斑胸钩嘴鹛(Erythrogenys swinhoeiswinhoei)和红尾噪鹛(Trochalopteronmilneimilnei),另有其他亚种31种。其中,产地记录为"挂墩"和"武夷山"31种(亚种),记录为"邵武"和"光泽"2种(亚种),记录为"福建西北部"和"南平或野猫坑"9种(亚种)。在近80年的武夷山区鸟类调查中,这些鸟类模式种(亚种)记录情况分别为:1938至1963年郑作新等记录28种,2004至2011年程松林等记录40种,而红尾噪鹛(Trochalopteron milnei milnei)和蓝鹀(Emberiza siemsseni)在前述两部分调查中均没有记录。依据程松林等调查记录的40鸟种进一步分析,其中,留鸟26种、夏候鸟10种、冬候鸟3种、旅鸟1种;常见7种、易见19种、少见12种、罕见2种。分析结果表明,模式种(亚种)产地为武夷山及其邻近区域的40种鸟类,作为宝贵的地模标本资源,在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对我国鸟类分类与区系分布、鸟类生物地理学和保护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4年5月至2012年6月,在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岗山)采用野外观察和笼养观察法,对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的食物构成和习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期间共记录到黄腹角雉采食物种78种(类),其中,高等植物39科65属74种,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 、蜘蛛目(Araneae)园蛛科(Araneidae)和蜻蜓目(Odonata)各1种。显示黄腹角雉为植食性、食谱广泛的雉类,采食习性学习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行为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MAN)病人血清对培养的胚胎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及其轴突的影响,直接、动态观察致病因素对轴突的损害程度。我们分离了胚胎大鼠脊髓腹侧组织,制备成细胞悬液在体外进行原代培养,应用抗非磷酸化神经微丝单克隆抗体SMI-32对培养细胞染色鉴定为运动神经元。培养6天时给予25%浓度AMAN病人血清进行干预,血清中检测有致病型空肠弯曲菌(Cj)PennerO:19型脂多糖抗体存在,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组。观察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的变化,并经Guillery Shirra及Webster法进行变性纤维染色。结果表明AMAN病人血清干预9h可引起培养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变性,嗜银性增加并染为棕黑色;干预12h,胞体开始肿胀,核偏移,胞浆内有银颗粒的沉积,最终培养神经元在16h开始死亡。对照组神经元生长无变化。我们认为AMAN病人血清中含有致病成分,可引起运动神经元轴突变性和继发性胞体改变,最终神经元死亡。推测这种损害在无补体和巨噬细胞参与下,抗PennerO:19型Cj脂多糖抗体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4年5月至2012年6月,在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岗山)采用野外观察和笼养观察法,对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的食物构成和习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期间共记录到黄腹角雉采食物种78种(类),其中,高等植物39科65属74种,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蜘蛛目(Araneae)园蛛科(Araneidae)和蜻蜓目(Odonata)各1种.显示黄腹角雉为植食性、食谱广泛的雉类,采食习性学习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行为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江西武夷山黄腹角雉野外采食习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4年以来,在野外目击黄腹角雉采食植物行为24次,经鉴定被采食植物分属11科12属12种。在江西武夷山区,黄腹角雉基本以植物的叶、芽、花瓣、种子为食,采食嗜好具有季节性变化倾向,采食习性的地域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为了观察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MAN)病人血清对培养的胚胎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及其轴突的影响,直接、动态观察致病因素对轴突的损害程度。我们分离了胚胎大鼠脊髓腹侧组织,制备成细胞悬液在体外进行原代培养,应用抗非磷酸化神经微丝单克隆抗体SMI-32对培养细胞染色鉴定为运动神经元。培养6天时给予25%浓度AMAN病人血清进行干预,血清中检测有致病型空肠弯曲菌(Cj)PennerO:19型脂多糖抗体存在,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组。观察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的变化,并经Guillery Shirra及Webster法进行变性纤维染色。结果表明AMAN病人血清干预9h可引起培养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变性,嗜银性增加并染为棕黑色;干预12h,胞体开始肿胀,核偏移,胞浆内有银颗粒的沉积,最终培养神经元在16h开始死亡。对照组神经元生长无变化。我们认为AMAN病人血清中含有致病成分,可引起运动神经元轴突变性和继发性胞体改变,最终神经元死亡。推测这种损害在无补体和巨噬细胞参与下,抗PennerO:19型Cj脂多糖抗体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