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的角度研究森林群落的演替规律,是探究森林群落的退化与恢复过程及相关机制的重要途径,对于指导天然林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2018年,对面积为9.6 hm~2的武夷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样地进行了第2轮调查,并从重要值、物种多度、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死亡率、补员率、种群大小变化率、相对适合度、胸径变异系数等角度分析了乔木层群落动态。结果表明:2018年的乔木个体为48科88属174种,较2013年增加了1种。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上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略有下降。DBH≥1 cm的乔木个体从68336个减少到63897个,共死亡7430个个体,补员2991个个体。群落的年死亡率为2.30%,年补员率为0.96%,种群大小变化率为-1.34%,相对适合度为0.42。群落的平均胸径从5.02(±0.02) cm上升为5.49(±0.03) cm。28个重要值之和由71.92%下降为71.81...  相似文献   
2.
江西永丰发现长肢林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2018年6至8月在江西省永丰县、福建省明溪县和武夷山市开展两栖动物调查时采集到5个蛙类标本,经鉴定为长肢林蛙(Rana longicrus),其隶属无尾目蛙科(Ranidae)蛙属。该种最初仅发现于台湾地区(费梁等2009)。2011年10月,胡诗佳等(2012)在广东省惠东县发现该蛙;2012年3月,杨军校在福建省拍到该蛙照片(中国  相似文献   
3.
2017年和2018年的4月在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一种姬蛙,经形态学比较、16S rRNA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北仑姬蛙(Microhyla beilunensis),是该种的地理新分布。通过测量31只成体(25雌和6雄)的体长、头长、头宽、吻长、鼻间距、眼间距、眼径、前臂及手长、后肢全长和足长10个形态指标,研究该种的两性异形。结果显示,该种具有雌性大于雄性的个体大小两性异形;体长之外的9个局部形态特征均与体长成正相关,去除体长效应后,北仑姬蛙雄蛙前臂及手长显著大于雌蛙,其余形态特征在两性间均无差异;主成分分析(特征值≥1)显示,头长、头宽、吻长、鼻间距、眼间距、眼径、前臂及手长、后肢全长和足长等9个特定体长的形态变量辨析出两个主成分,共解释了原始数据52.5%的变异,头宽和前臂及手长在第一向量上具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且两性形态在第一向量上差异显著,这表明头宽和前臂及手长可用于区分雌雄个体。  相似文献   
4.
2022年10月在浙江省庆元县贤良镇采集到5只林蛙属(Rana)雌性个体,经形态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长肢林蛙(R. longicrus),是浙江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所采集的5只长肢林蛙个体体长40.4 ~ 55.2 mm,头长大于头宽,肩部上方由数个疣粒隐约组成“八”字形黑斑;背侧褶明显,与胯部相连;四肢背面具黑褐色横纹,后肢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超过吻端,形态特征与地模标本基本一致。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蛙与模式产地中国台湾的长肢林蛙序列聚成单系支,且遗传距离小于0.005%。此前记录的长肢林蛙仅分布于我国台湾、广东、福建、江西等地,长肢林蛙在浙江省庆元县的分布为浙江首次记录,这提示该蛙有更广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等多存在内皮细胞损伤病理基础,将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移植到局部缺血组织能够有效促进受损血管修复和新生血管生成,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很有前景的治疗策略。由于缺血组织条件恶劣,如缺血缺氧、营养物质缺乏、高脂环境等,大部分移植的EPCs不能存活。研究者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进行了大量临床试验和研究,探究出多种改善EPCs移植存活率的方法,包括靶向EPCs细胞保护性介质、功能靶向药物(天然化合物、激素等)预处理EPCs、与其他干(祖)细胞或支持细胞联合治疗、生物材料的支架策略以及病毒介导的基因修饰等。现就提高内皮祖细胞移植存活率的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李宏  周宗师  吴延庆  林隆慧  林炽贤 《生态学报》2012,32(23):7255-7263
卵胎生是由卵生繁殖模式通过逐渐增加卵滞留和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的时间进化而来的繁殖模式。有鳞类爬行动物(蜥蜴和蛇)有着较高的繁殖模式多样性,因而是研究卵胎生繁殖模式进化及其适应意义的理想动物模型。至今对于卵胎生进化的选择压力尚无定论,目前有3种关于卵胎生进化的假说受到学者的关注,其中母体操纵假说最受关注但尚未得到充分的检测。研究继1995年母体操纵假说提出之后,以栖息于温带气候环境下的卵生中国石龙子(Eumeces chinensis)为模型动物检测该假说。37条中国石龙子怀卵母体采自浙江丽水市郊。将怀卵母体分置于3个热处理中,其中12条母体提供每日14 h光照时间,13条母体提供10 h光照,其余12条母体没有任何调温机会(体温随室内环境温度而改变)。结果显示:怀卵母体选择体温向下漂移。3种处理下的雌体繁殖特征没有显著差异。长、短调温组下母体产卵时间要早于非调温组母体,但新生卵的胚胎历期没有显著差异。用5种热处理孵化卵,孵化温度分别为:1=室内波动温度孵化;2=27℃;3=24—30℃;4=22—32℃(3和4孵化处理中,孵化箱内的温度每隔1d改变1次,即卵分别在22和24℃孵化24 h,随后在32和30℃孵化24 h,每2d循环1次直至孵出);5=在实验室后院内模拟石龙子野外巢址孵化。结果显示:孵出幼体的体长、腹长和头部大小(头长和头宽)在3个母体热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形态学特征不存在母体热处理间的显著差异;孵化温度以及孵化温度和母体热处理的交互作用对所有的幼体形态学特征均无显著影响。孵化温度以及孵化温度和母体热处理的交互作用对幼体疾跑速和最大持续运动距离无显著影响;但不同的母体热处理显著影响幼体疾跑速和最大持续运动距离。研究结果不仅为"热变异对在一定孵化温度范围内表型无显著变化的物种的幼体表型没有重要的修饰作用"这一假说提供了有力证据,并且支持母体操纵假说的两个主要预测:雌体在孕期通过体温漂变行为提供体内胚胎发育的最适热环境,而由母体调温行为诱导的后代表型的变异将增强后代的适合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